旅遊

看見摩登時尚 多元交織的服裝風華(台北畫刊113年7月)

臺北旅遊網
更新於 08月01日18:00 • 發布於 08月01日18:00
P14-17 服裝-1@台北市文化局

「台北時裝週」展現當代百花齊放的時尚潮流。從日本時代對現代化的追求,經戒嚴時期到當代表達自我的風格探索,台灣服飾的演進反映了不同時期的審美價值及社會意識的轉變。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助理教授葉立誠以服裝為線索,爬梳台北百年來從「摩登西化」到「時尚文化」的發展樣貌,也引領讀者從服飾的角度認識台北。
斷髮放足改變審美及價値觀
葉立誠指出,台灣服裝樣式的演變,受不同時期政治及政策影響,可概分為日本時代的綏撫時期、同化時期、皇民化時期,以及戰後國民政府時期。而台北作為台灣現代化過程中的政治經濟中心,正適合作為觀察此一演變的歷
史舞台。
日本時代日本人將追求西化的風氣帶入台灣,領台初期1895至1919年為綏撫階段,透過公權力逐步革除台灣女性纏足與男性辮髮等陋習。同時,許多追求進步的地方仕紳也積極響應,例如大稻埕中醫師黃玉階即籌組「台北天然足會」,反對舊時以纏足表現「婀娜多姿」的審美觀,倡議大眾改變不合時宜的觀念。
剪去髮辮後,許多男性戴上西式帽,身上仍著長袍馬褂,形成中西混搭的風格,女性的服裝款式則從寬衣寬袖漸趨窄貼,朝西式的合身剪裁發展。及至1910年代末期,套穿的「西式裙」更取代圍裹的「一片裙」,以中式上衣搭配西式裙成為當時女性的常見穿著。
與現代思潮交織的多元服飾
到了1919至1937年間,日本人對台灣進行「同化政策」,在統一台灣教育學制的同時,也將日本內地學生所穿的西式制服引入台灣,讓台日兩地學生的服裝儀容同步,藉此建立台灣學生的大和民族文化意識。
而在此一時期,由蔣渭水及林獻堂等人提倡的「台灣新文化運動」,推動現代思潮在各領域發酵。「台灣知識分子一方面背負被日本同化的壓力,一方面受到全球現代思潮的衝擊,促使他們產生文化自覺,並思考如何走出台灣自己的路。」葉立誠說,當時西服被視為進步的象徵,所以民眾更容易接受西式服裝,但同時仍有人以著中式服飾作為抵抗日化的方式。
因此1930年代的台北街頭,有如多元文化的伸展台。當時年輕男性普遍身著西裝或立領款式的日式西化上衣,但也有部分男性仍選擇中式或中西混搭服飾。女性除了換上時髦的洋裝,也追隨從上海傳入的流行風潮,穿上合身的新式旗袍。而在材質方面,日本的印花棉布逐漸取代絲綢及刺繡圖案,展現有別以往的風格。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910年代後期家庭的合照。婦女上身穿中式服、下著西式裙,男士穿著及髮型皆為西式。(圖/葉立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941年受皇民化運動影響,女性穿「婦女改良服」,男士則是穿著「國民服」。(圖/葉立誠)
解開權力限制走向身體自由
1937至1945年台灣進入戰時體制,日本人推動「皇民化運動」,從語言、信仰及服裝等方面培養國民意識,除了鼓勵台灣人換穿和服,也要求改良中式服裝以擺脫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因此規定男性穿軍服形態的「國民服」,女性則是短上衣搭配燈籠褲的「婦女改良服」。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社會民生百廢待興,政府也向大眾宣導黜奢崇儉,穿著以樸素實用的布衣布鞋為主。到了1950至1960年代,台灣服裝西化的速度更快,一件式洋裝或短裙等女裝款式變得流行。及至1970年代初期,喇叭褲、寬大衣領襯衫、迷你裙及露背裝等服裝已蔚為潮流,但民眾的服裝儀容仍受政府規範,例如男性留嬉皮長髮、女生穿迷你裙走在街頭,都可能因「妨礙善良風化」遭到取締。
直到1987年解嚴後,台灣逐步迎來自由解放的時代,此後越來越多服裝設計師自創品牌,並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葉立誠說,「隨著台灣民主化,我們對服裝的態度更加尊重個人的差異,也越來越多元開放。」
推動服飾產業的時代因素
除了回顧台灣服飾風格的演變,葉立誠也分享服裝產業的發展歷程。1950年代紡織業被政府列為重點產業,並得到美援支持,同時民間也配合投入,迎來台灣盛極一時的紡織業榮景,當時洋裁縫紉更是年輕女性最嚮往的工作。葉立誠點出,「經濟起飛是帶動流行發展的條件,民眾也對穿著打扮更有熱情,因此1950年代可視為台灣服飾走向流行的開端。」
1960年代則是服飾產業發展的關鍵期,葉立誠指出,第一屆「中國小姐」選拔引起大眾對審美的關注、電視台成立帶動流行的傳遞、實踐家專首創服裝設計科(今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培育人才等,都讓台灣服飾發展更進一步,而帶動服飾消費的商場也在市場需求下應運而生。
葉立誠分享,1961年中華商場落成,為當時最具指標性的大型賣場,提供布料、成衣及服裝訂製服務,滿足市井小民對平價流行服飾的需求。1965年「第一百貨公司」(位於今中華路與漢口街口)開幕,以更氣派的購物空間吸引人潮。這兩大商場的出現,推進了流行服飾產業的發展,雖然今日都已不復存在,但西門町及中華路周邊繁榮至今,仍是台北年輕世代流行文化的聚集地。

大稻埕遊客中心提供換裝體驗服務,遊客可在此換穿旗袍。(攝影/翁睿坤)
隨時代變化的產業聚落
在1960年代紡織及成衣業的榮景中,萬華大理街的服飾商圈也逐步形成。起初業者利用成衣外銷剩餘的布料,製成物美價廉的服飾販售,在大受歡迎後發展出囊括設計、打版、生產及銷售的全方位產業模式。
隨後在松山火車站周邊興起的五分埔商圈,同樣以成衣加工的模式崛起,約於1980年代店家改從中國大陸、香港、韓國等地進口年輕流行服飾,吸引攤商業者來此大量採購,使五分埔成為台灣重要的成衣批發市場。
而大稻埕永樂市場從日本時代至今,一直是台灣的布業中心。葉立誠分享,永樂市場販售豐富多樣的布料,也提供訂製服務,周邊還有供應拉鍊及鈕釦等配件的店家,不但是一般民眾及時尚設計師採購服裝材料的首選,也成為布業歷史與當代時尚交織的重要場域。
從時尙伸展台到城市街頭
站在台灣服飾產業的前端,台北市於2018年開始舉辦「台北時裝週」,建立與國際時尚接軌的平台。葉立誠認為,台北時裝週對於掌握最新時尚脈動、行銷服裝產業品牌有很大助益,更期待以此作為培育人才的起點,讓年輕設計師有發揮創意的舞台。
如今服飾不只是當季時尚,更是表達自我形象、展現個人風格及身分認同的方式,也反映出當代台北的自由與多元。
【文・游如伶 攝影・翁睿坤 圖・葉立誠、台北市文化局】
【文・游如伶 攝影・翁睿坤 圖・葉立誠、台北市文化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