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親人離世,家人卻為小錢爭吵...一個真實人生體悟:要突破僵局,理財規畫得趁早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2024年11月26日01:00 • 畢德歐夫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夜深了,兩寶進房很快就睡著了,這種天氣總是特別好睡,又是一個寧靜的夜晚,可以去書房敲打鍵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現代人說早熟好像真的很早熟,各種資訊都接觸比較早,但說晚熟也好像很晚熟,常常看到一堆人似乎沒有任何的規畫能力,彷彿就像個沒長大的孩子。

以前小時候最親的人是阿嬤(外婆),在祂離世的時候,印象特別深刻,而且當年應該是72歲還71歲離開的,以現在的觀點來看,算是有點早走了。

阿嬤跟母親都是很傳統的台灣人,從小都跟我告誡路邊有人辦喪事絕對不能看,摀著耳朵快步離開就對了,要不然會被「煞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科不科學見人見智,但至少對一個小孩來說,比較不會太衝擊。於是當接到爸爸電話,得知等等會看到阿嬤遺體,心情是一片空白,很快趕往阿嬤家,阿嬤過世了,從醫院剛送完家中,明明前兩天還跟阿嬤講過電話,所以覺得這一切很不真實,匆匆忙忙抵達阿嬤家的時候,看到祂靜靜躺著,還真的哭不出來,震驚成分比較大,後來隔了好幾天後才感受到那股悲傷。

那時候國中剛畢業不久,大概已經有想過以後身為長子會面臨的問題,那就是父母親也會老去,而且當他們70歲或75歲時,醫療費用或看護費用肯定也需要一大筆錢,那見過母親那邊的手足為了這些費用吵來吵去,或者是誰比較盡心、誰又出了多少力?

喪葬補助費哪個人先領走了也不說一聲等等,各種雜事,或許在那時早已清楚明白一個道理——「窮人家真的會為了那幾千元、幾萬元在吵」,不想要吵這種金額,就要突破那個僵局,絕對不能繼續複製這樣的悲劇。

從此有人說我腦筋很像老人,為什麼一點都不像年輕人、學生,20歲不到就開始學大人玩股票,當我還在肯德基打工領1小時70元或80元時,一些較為年長1歲、2歲的同事大哥大姐問:「你班排這麼密,是為了要買摩托車嗎?」

我笑著回:「連駕照都還沒去考,買什麼摩托車,這些錢要投資股票,我要買很多股票。」

接著速食店的同事們直笑我是個怪人,「股票是什麼?那要幹嘛的?」

記得當時有努力試著解釋,但大家都不感興趣,他們都趁著休息時間去打電動了,那年代還沒有智慧型手機。

那時候默默推算著,如果母親70歲,父親就是72歲,我大概44歲~45歲,而且應該會結婚生小孩(那時候還不懂不婚不生原來是未來流行趨勢)那豈不是兩頭夾攻?一個月賺3萬元、4萬元哪可能夠?

家中沒有太多積蓄,母子倆還算是常溝通,有關家中財務狀況,我還不到20歲就很清楚,於是在城鄉差距以及家族沒有富人思維的情況下,「至少」還有一個認知是正確的,那就是「一個月沒有5萬元、6萬元是不可能養家的。」

要過上更好的生活,肯定要以這基礎再往上些,因此發揮了父母教導的本事——勤儉持家,能省則省,能賺就賺,同時間打3份工這讓我曾有些驕傲。

也許有些人看在眼裡不以為然,那是能賺多少錢?確實如此,我完全認同,但當時賺那每小時70元、80元或者100元這種錢,是一種畢生難忘的經驗,而且更懂得彎腰,了解各行各業的辛苦之處,也許這輩子再也不可能賺那一小時幾十元的錢,畢竟明年1月1日起的基本工資,時薪就已經190元起跳。

那時候的閱歷,的確有形塑對於未來的想像,看著那些大老闆們、來海鮮餐廳的那些客人們,看著路邊走來走去的每個行人、看著來店裡買個炸雞就跩翻天的客人、打了無數通電話,做市調時練就的膽識等…。

其實年輕人花點時間打打工,並不是壞事,有很多事情是書本上學不到的,這點我跟太座都滿有共識的。從經濟的效益上來說,的確有可能會覺得用青春賺那幾千幾萬要幹嘛。但說不上來,這就是人生的一塊塊拼圖,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全部都拼起來。

從小到大聽父親講了好多年,台灣不景氣好久好久,如果不具備財商認知,還真的會以為台灣不景氣超過30年了,事實上不是這樣,這些都是有客觀的數據佐證。

在10多歲的時候就扛起責任,了解未來要做的規畫,邊走邊修正,並且一步步實現,這值得慶幸,至少知道40幾歲時會成為三明治一族,盡早把財務的規畫都做完善,也比預期的早了很多年達標,到現在我還是很感謝當年那個充滿稚氣的孩子,可以在阿嬤離開的時候,就有所領悟,在20多歲時就把每一分錢用在刀口上,甚至說服太座一起搭捷運、騎機車、坐UBER,用理性方式柔性說服,把買車養車的錢都拿去買股票、買房子、買黃金、繳保險費、養孩子等…,經過十多年後,這些成果也豐碩了起來。

要讓未來的自己,感謝今日努力的你

常跟讀者傳達一個觀念:「要讓5年後的自己感謝5年前的自己有做些什麼。」

我們每個人現在的一切處境,都不是昨天做了什麼而導致,也不是上星期做了什麼,而是更多年以前的因,才產生了現在的果。

投資理財需要時間規畫,這不是很困難的道理,而投資的母錢,要麼就是「靠家裡」,要不然就是「靠自己」,再不然就是「靠婚姻」,合法管道就這3樣,沒了,就這樣。

那個母錢一定要弄出來,要不然「本小利大利不大」,一切都是白談,年輕人跟人家吵一堆大道理,講贏還會沾沾自喜,殊不知到了一個年紀後,原來已經在這社會上落了隊而不自知,
出社會後應該要有一些成長了。

每當聽到《阿嬤的話》這首歌,總會很快掉下淚水,以前會覺得講這種話的人根本是唬爛,原來這是真實會發生的,一次又一次。

阿嬤現在過得好嗎?我過很好,希望祢都有看到,很希望下輩子再做祢的孫子。我能扛起全部人,看到了嗎?

週日夜晚隨筆,分享給專欄讀者們,祝每一位讀者都順心,闔家平安。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存1400萬才能退休?25歲、30歲…年紀輕輕本金小,靠投資提早退休機率高嗎?
再不追夢就來不及了?人到中年辭職追夢好嗎?離開職場前,5件事得先想透徹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著有:《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