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英國媒體四星盛讚!王榆鈞音樂劇場《明 Dawn to Dawn》年末登場 邀萬芳擔任嘉賓以「毛豆殼」奏樂

Blow 吹音樂
更新於 12月06日20:10 • 發布於 12月06日06:24 • 阿哼

從倫敦一片盛讚聲中,將作品帶回臺灣。音樂藝術家王榆鈞將於 12/27-29 一連三天,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上演 2024 年末最值得期待的「音樂劇場」作品——《明 Dawn to Dawn》

《明 Dawn to Dawn》作品靈感來自德國導演郭貝爾的《史迪夫特的事物》,王榆鈞以音樂聲響與劇場互滲,多重器樂演奏及深刻的表演能量,在倫敦演出期間曾獲得英國藝術媒體《The Reviews Hub》四星評價。臺灣演出版本除集結陣容堅強的主創團隊,加上歌手萬芳擔任嘉賓,邀請觀眾在訊息嘈雜的年末,一同進入靜謐專注,足以重啟思維的劇場空間。

昨(5)日在「FENKO鳳嬌催化室」的記者會現場,王榆鈞特別演出了其中一小段。她先是彈奏從家裡搬來的老鋼琴,又穿上由白色薄纖紙織造的大布,化身一顆石頭投影幕,接著又開展肢體穿上身,如魂魄遊走空間裡。聲音堅定地傳達著《明 Dawn to Dawn》裡,用音樂及聲響模糊所有物件定義、因為「不明」而得以更「明」的世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今年發行台語專輯《靜寂寂》,並以《夜盲》入圍金鐘戲劇配樂獎,王榆鈞的創作領域橫跨獨立音樂、影視配樂及當代藝術領域。

她說近幾年的跨界經驗多了,發現音樂是少數可以跟不同領域對話的特殊媒材,無形卻存在,得以突破任何邊界。從 2021 年起,陸續與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特展、陳芯宜《無法離開的人》VR 作品、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等合作,碰觸到歷史議題、族群議題;那些她不曾參與,卻試圖用音樂回應的時代與事件,皆成為《明 Dawn to Dawn》的概念養分。

面對自己的文化認同,外部世界的動盪與不確定,《明 Dawn to Dawn》以象徵日月輪替的每一天,融合實驗的日常聲響、意識流般地帶觀眾走向未抵之境,沉浸式的劇場空間裡,所有你聽見看見的一切都是創作元素。她說:「我希望在這個作品裡面,我們真的能實驗出跨越領域的邊界,空間可以是服裝,也可以是投影布,這個作品並不難也不遠,很接地、很開放,觀眾可以依著自己的體會去解讀,在這 90 分鐘內和我一起經歷。」

在《靜寂寂》專輯中,王榆鈞曾邀請萬芳合作〈盼望〉一曲,這次也將在《明 Dawn to Dawn》擔任特別嘉賓。萬芳表示,兩人的合作始於 2015 年〈一半〉的編曲製作,至今已經要認識十年了,她常常找榆鈞吃飯,被榆鈞形容成「身邊最大的大天使」。

萬芳回憶,有一回她找王榆鈞去阿根廷玩,發現她一直黏在沙發上做《訪客》的配樂,非常專注。一路上看她和不同藝術形式合作,心得匯聚成這次的《明 Dawn to Dawn》,堅信它無法被定義,卻一定能讓你有所收穫。「我在 2017 年做《萬芳的房間劇場》時,也曾溫柔地對世界提出質問,那次連三天演出時有朋友說在他在現場『連呼吸都不敢』。我想告訴大家,看《明 Dawn to Dawn》時請盡情地呼吸,空空的來,不用設想,你一定會有所收穫的離開那個空間。」

王榆鈞透露在演出現場,她和萬芳將以「毛豆殼」來演奏一台無法演奏的老鋼琴。她分享,自己吃素二十年了,常常發明獨門菜色,有時也變成創作靈感,比如泡鷹嘴豆時發現會有聲音就想趕快錄下來。鷹嘴豆吃膩後,她發現毛豆烤過以後很好吃,而且毛豆殼的質感與重量感,觸琴會迸發獨特聲響,成為《明 Dawn to Dawn》裡的演奏亮點。據說現場還會下起一場「毛豆殼雨」。

《明 Dawn to Dawn》探討在定義越發不明的時代裡,如何訴說自己的語言與共生。演出因此和公益合作,部分酬勞將捐給「南島魯瑪社」的〈整個部落都是我們的教室〉計畫,支持屏東霧台山上的母語教室。

曾經到訪南島魯瑪社的萬芳回憶,那趟旅程讓她發現自己小時候所認識的教育,其實可以有不一樣的樣子。在那裡,阿公阿嬤都可以是老師,小朋友數糯米丸就是數學課,一位三歲小朋友可以抱著一鍋菜走,一個孩子可以花一小時只想著如何把石板劈成兩半。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四歲的小女孩抱著碗在樹上吃愛玉,萬芳問她怎麼學回爬樹,小女孩指著樹另一頭的哥哥說「我們互相幫助」——這句話讓她非常感動,表示母語教室現在需要編列新課本的預算,抱著「我們互相幫助」的心,我們現在就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

《明 Dawn to Dawn》將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接連於 12/27 (五) 19:30、12/28 (六) 14:30、12/28 (六) 19:30、12/29 (日) 14:30 演出,詳細購票資訊可參見官方網站

The post 英國媒體四星盛讚!王榆鈞音樂劇場《明 Dawn to Dawn》年末登場 邀萬芳擔任嘉賓以「毛豆殼」奏樂 appeared first on Blow 吹音樂.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