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心臟病患的主要死因-急性心肌梗塞,近年來逐漸年輕化,常見風險因素除了抽菸、高血壓之外,飲食習慣不佳也是一大原因。
每逢寒流來襲,送急診的心肌梗塞案例便會增多;心肌梗塞可以透過飲食提早預防,但究竟吃什麼食物能預防心臟血管阻塞?有哪些心肌梗塞飲食禁忌要特別注意?《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
2成心肌梗塞無徵兆!預防心肌梗塞的飲食重點
心肌梗塞患者主要的症狀為包含胸悶、盜汗、心悸、打嗝、噁心、嘔吐、虛弱及眩暈等,但也有約15~20%患者未出現以上症狀,卻突然呼吸困難、心臟衰竭,甚至猝死,其中又以老年族群及罹患糖尿病的年長患者最為常見。因此,心臟病患或心臟病高風險者,都應及早改善日常飲食,才能防範於未然。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研究顯示,若每天食用蔬果3次以上,與每日不到1次相比,不僅有助降低中風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還能減少約27%~42%的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塞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可見足量的蔬果攝取,是心血管保健不可或缺的一環。以下列出5種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食物。
預防心臟血管阻塞!5大「護心」食物一次看
- 番茄
蕃茄含有榖胱甘肽,可維護細胞正常代謝,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還能促進皮膚、內臟色素減退或消炎,增強胃酸(胃酸過多者可少吃)、預防心肌梗塞或其他心血管疾病、抗衰老,並有效降低老人斑生成;番茄富含的茄紅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劑,也有助降低癌症與心臟疾病的風險。
- 黑木耳
黑木耳成分中的滑嫩膠質,除了口感極佳之外,其含多種抗凝血物質,有助減低血小板凝結,降低血液黏稠度;此外,木耳所含的酸性多醣體,也是降血壓、膽固醇和體脂肪的好食材。
- 甜椒
甜椒具有增強抵抗力、刺激腦細胞新陳代謝之功能;食用甜椒能使身體發熱出汗,分解體脂肪消耗熱量,並可刺激口腔唾液腺及胃液幫助消化;此外,甜椒裡所含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也有助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動脈粥狀硬化。
- 茄子
茄子內含維生素P,主要由檸檬素(Citrin)、芸香醇(Rutin)、檸檬黃素(Hesperidin)、黃酮素(Flavones)和黃烷醇(Flavonals)所構成,能夠增強毛細血管和調整吸收能力。
另外,維生素P還可幫助維生素C的吸收,兩者有助共同維持結締組織健康,並預防瘀傷、出血及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
- 鷹嘴豆
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每100克鷹嘴豆約有19.4克蛋白質,並含有人體9種必需胺基酸,是素食者攝取蛋白質的優質來源。除此之外,鷹嘴豆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可有效延長飽足感,有利須抑制食慾的減肥者。
不僅如此,鷹嘴豆還含有豐富維生素C、K、B群和礦物質,能夠幫助維持血壓,降低罹患心血管風險。
心肌梗塞6大飲食禁忌要小心!
若曾發生心肌梗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絕對不可或缺,包括從事規律運動、戒菸、按時服藥等;此外,做好日常飲食控制也相當重要,以下提供6個心肌梗塞患者必知的飲食禁忌:
- 小心熱量攝取過多:由於食物消化、吸收及代謝都有賴大量血液維持機轉,採行低熱量飲食可以減少心臟負荷,待病情好轉後,再逐漸增加飲食攝取量。
- 避免過度飲食:一餐吃下大量食物,容易提高心臟負擔,建議採少量多餐,並設定每日飲食的總份量,以維持身體健康。
- 避免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曾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應盡量少吃肥肉、雞皮、豬皮、鴨皮、油炸食物、動物內臟、有殼海鮮(蝦、蟹、牡蠣)及蛋黃等食物,以免攝取過多飽和脂肪與膽固醇,提高血管堵塞風險。
- 注意鈉攝取量:建議每人每日鈉攝取量以2,400毫克(約6公克食鹽)為限,含鈉量高的食品,如鹽漬食品、速食、加工食品、臘肉、醬油、各式醬料等,皆應盡量減少攝取,降低高血壓風險。
- 少喝含有高劑量咖啡因的飲料:由於咖啡因會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血壓暫時性升高,因此正處心肌梗塞急性期或高血壓者,若於喝咖啡後出現不適,應避免或減少攝取含咖啡因之飲品;一般人每日飲用1~2杯咖啡(總咖啡因<300毫克)並不會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
- 避免攝取甜食:少吃汽水、果汁、糕餅、糖果、巧克力及其他高糖食物,以避免體內血脂增加,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k 右腳兩腳趾走路會麻痛,去部屏神經外科看診,沒想到會被開到沒命!一年內自費上百萬開了三次刀五次射頻止痛手術裝了止滑脫彈夾及脊椎支架!術後腰背臀腿腳骨頭時刻都極度酸麻痛冰冷,身心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止痛藥吃到腎臟都壞了!一生勞碌,沒想才六十就要跟妻女永別,不想拖累她們但又捨不得!
01月05日12:14
蔡岳宏 95%以上的高血壓是罹患原因不明的原發性高血壓,可能與遺傳、環境、飲食有關。另有小於5%高血壓是患有內分泌、腎病或血管疾病等引起的續發性高血壓。
個人也有高血壓,但沒有任何不舒服,目前我的血壓控制在醫師給建議之標準:130~140,回診在醫院裡量又飆高
傷口不易癒合、疾病、癌症等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注意症狀,早做篩檢;就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怕患者的忽視拖延及輕信偏方而延誤病情,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01月05日10:15
.Aaron_Kuo_嘉.投. 提高自身免疫力, 健康, 智慧 最重要~
分享_提早10年退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S0vHvLEI
01月05日06: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