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長榮貨輪卡蘇伊士運河?從短期事件看波動賺價差!

CMoney
發布於 2021年04月29日02:04 • CMoney官方

長榮海運的「長賜輪」卡在蘇伊士運河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因為它影響的不只是航運大堵塞,更連帶掀起全世界經濟、貿易的蝴蝶效應,據說每多卡一個小時就損失超過新台幣114億元。

3月23日,從高雄出發的長賜輪,進入蘇伊士運河時因為被突如其來的強風侵襲,導致船身偏離航道、意外撞到底部擱淺。長賜輪是世界最大的貨櫃船,可想而知它卡在世上最忙碌的航道會造成什麼慘況,多天以來累積堵塞了三百多條船隻。雖然「長賜輪」在2021年3月29日已經脫困成功,但後續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仍然不容小覷。不過長榮股價卻在消息出來之後只有稍微下跌,後來漲幅還超過3%,這到底是為什麼咧?這次的事情來龍去脈是什麼,投資人又該怎麼看待這種事件型的股價波動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事件對長榮 (2603) 股價、世界油價、運輸供需的影響

首先要談談大排長榮事件對長榮股價、世界油價,還有運輸供需的影響。蘇伊士運河是直接往返歐洲和亞洲的航線,讓船舶不用另外繞過非洲,節省了很多成本,而且平均每天有51.5艘船通過,相當於全球貨運貿易量的12%。

這次被堵住貨輪中載有不少國家的日常用品、糧食、動物,還有20艘的油輪,油輪就是裝載油品的貨船。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因為市場擔心運河阻塞會延遲石油的運輸,所以在3月24日,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了4%。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長期處於內戰的敘利亞,這次因為大排長榮事件缺乏石油的供給,在國內實施燃料配給。除了油價之外,堵塞的河運交通也影響了民生消費,木漿業者就警告供應鏈可能會面臨中斷、再次發生「衛生紙之亂」的情況。

大排長榮的事件導致市場估應鏈暫時停擺,為大家帶來不少困擾,那麼長榮 (2603) 的股價走勢又反映出什麼呢?當天消息一出,大家開始擔心長榮海運會賠償貿易中斷的巨額損失,於是股價下跌了一些。但是釐清原因後,發現其實長榮只是租借貨輪給日本正榮汽船公司,並不存在賠償責任,長榮也發布聲明表示卡船不會對營運有任何影響,股價因此回升。甚至有專家認為,這反而會是個進場的好機會。但究竟是為什麼呢?

事件對其餘競爭航運股股價的影響

大型貨輪困在蘇伊士運河,害得全世界的運輸癱瘓,貿易損失慘重,但對於本來就因為新冠疫情而景氣大開的貨運業來說,市場的狀態是供不應求的、航運價格越高,航運個股獲利也就越多。而且當運費一直上漲,油價卻又居高不下的時候,通貨膨脹的情形就有可能會更嚴重。

但是隨著現在各國疫苗開始大規模接種、疫情慢慢穩定之後,離全世界經濟重啟也不遠了。到時候肯定也會帶動航空旅遊、觀光和電商成長,這次大排長榮的事件只是更強化全球對於運輸業的重視程度,相關運輸業的股價表現在未來是非常有展望的。

 

面對短期事件,投資人如何判斷投資機會?

以緯創過往印度暴動的事件為例

如果遇到像是長榮海運這樣的突發短期事件,投資人應該要用什麼心態去判斷投資的機會呢?這就不得不提到2020年緯創在印度的暴動。

2020年12月台灣的代工大廠、也是蘋果供應鏈一環的緯創,在印度的工廠因為薪資問題引發暴動,廠區設備被大量破壞,歷經三個月時間修復,近期才終於復工。而事實上,這座是緯創在印度的新廠,2020年才開始量產iPhone,目前產量有限,因此停工對營收影響也有限。雖然暴動事件期間導致股價下滑,但根據調查,暴動的原因與緯創無關,而是人力仲介的外包商和勞工間的糾紛。這樣的短期事件和長榮海運卡船相似,他們公司本身都是屬於體質穩健、競爭力又強的好公司,都只是因為短期事件影響股價,但公司的營運本質是不變的 。

也就是說,在事件發生期間雖然會影響投資人心理恐慌造成股價下跌,但在事件結束之後,股價通常就會回升回來。背後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公司為了要繼續生存下去,他一定會想盡辦法了結突發的短期事件,盡量維持公司的正常營運。緯創在印度的勞工發生暴動,緯創會盡可能的遏止暴動。長榮的船卡在運河上,長榮也會竭盡所能的解決問題。

想從事件中獲利

就需要危機入市的心態

所以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全盤考量、分析事件背後的原因和未來發展後再做出決定。如果想要從這種事件型的股價波動中獲利,就可以用「危機入市」的心態,在股價落入便宜價的時候進場,然後在事件結束,股價回升後賣出。你就有從價差中獲利的機會。

大排長榮的事件算是順利的解決了,希望藉由這次事件的介紹可以讓投資人知道,未來在面對這種突發短期事件的時候要如何做出反應。

突發事件是有可能對公司股價造成影響的,投資人可試著從短期的股價波動中獲利,但並不是每個事件背後的原因、因素都是一樣的,也不是每次的短期事件都是有利可圖的,必須視為個別單一事件去做判斷,當事件發生時可以把它當作一個練習思考的機會,然後持續關注事件與股價的變化,不要輕易聽信小道消息,儘量以官方公布的正確資訊為準,並且保持謹慎的態度做出投資的決定,才不會被當韭菜割!

 

關於生活理財,你可以學更多:

 

本文為CMoney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shutterstock / 撰文者:William;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理財不難懂,我們講得hen簡單!加入「理財hen好懂」粉專,每天瀏覽 5 分鐘,學習理財輕輕鬆鬆!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