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50歲算「老」嗎?中年教我的事:學著一個人,把老存在心中放

幸福熟齡
更新於 2021年01月22日09:53 • 發布於 2021年01月22日05:57

大人的孩子氣

圖片 達志 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練習變老」不是要你開始畫老妝,或是拄著拐杖出門,而是更坦然接受自己的年齡,甚至設想三年後或是五年後自己的狀態,開始預習。於是,我開始會把「老了」這句話掛在嘴邊,可是一方面卻要更注意身體、保持好心情,對事物仍保持好奇心,心態上還像「少女」,就會看起來年輕。

對於一個剛過五十不久的人,我知道自己不能稱之為「老」,有人說這時是「初老」;但最近又被指正:六十歲才是初老,無論如何,妳說老都太早。

確實,醫學發達之後,特別醫美盛行,人的壽命變長,而且許多人看起來不老。以前說是「老妖精」,現在滿街是不老妖精。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書店裡也出現一大堆談老年的書(包括網站也是)。有人說我們這些「五年級」到底多焦慮?但另一種說法我認為更準確,因為這一群人有錢。

我們在台灣經濟起飛最蓬勃的八○年代末、九○年代初進入職場,腦子裡還留著父母那一代勤奮節儉的觀念,活到如今手上多少存了些錢。

滿手的錢該怎麼辦?拿去抗老(打玻尿酸外加拉皮?)或是練習變老?於是五十後的族群開始兵分兩路,有人拚命「永保青春」,還要再創高峰。這種積極的態度確實會讓一些人充滿活力,但對我而言,總覺得不對勁,至少太累了。

而且青春怎麼保?時間畢竟是一支向前飛去的箭,無法倒轉。有些人不服老,或許仍想在死前爬聖母峰,人生追求活到最後一刻才從懸崖掉落的壯烈感。

可是步入中年後,我卻明顯感覺到體力變差了,記性更是糟,只有智慧比年輕時好。想一想,與其拚命「永保青春」,我寧可學習接受變老的事實。

練習變老的訣竅:把「老了」掛在嘴邊

「練習變老」不是要你開始畫老妝,或是拄著拐杖出門,而是更坦然接受自己的年齡,甚至設想三年後或是五年後自己的狀態,開始預習。

於是,我開始會把「老了」這句話掛在嘴邊,可是一方面卻要更注意身體、保持好心情,對事物仍保持好奇心,心態上還像「少女」,就會看起來年輕。甚至我也不反對愛美的人可以做一點醫美。

同時減緩老化,又接受老去,把「已老」的態度存在心中,再來抗老,說起來是有點「奸詐」的事。

總之知道自己是五十歲,可是活著或是看起來像四十,如此一來,當別人稱讚你看起來年輕時,你會感到很愉快,隨時光日益老去,早有心理準備,又沒有不服老的執著與焦慮。

要習慣變老,有一件事是應該提早練習的,那就是要學習獨處。

網路上盛行一張「國際孤獨指數表」,一個人逛超市、吃飯、看電影,這些都在榜上。可是我從前就喜歡自己一個人做這些事啊。

第十級是「一個人去做手術」,偏巧兩年前我也經歷過了,老實說,也沒那麼糟,我還帶了好幾本小說去讀呢。網路社群發達,要真的孤獨並不容易。但人來人往之時,我往往更渴望獨處。

人一旦漸漸變老,齒搖髮禿,喜歡跟你在一起的人會慢慢變少,除非智者,我們很少看到一群人圍著一個老人。

但智者往往喜歡獨處,或需要時間獨處。

年輕時,我們或許正在找尋伴侶、追求友誼,花了許多時間聚會、建立人際關係。可是年紀漸長之後,你通常不再這樣尋尋覓覓,我已經清楚自己喜歡怎樣的人,而且因為活著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你根本就不想花費這麼多時間交朋友。

隨緣、清淡,這幾年我越來越奉行這樣的人際關係哲學。但也不必放棄認識新朋友,因為新朋友能開拓視野,讓人保持心態年輕。

培養能夠「獨處」的嗜好:試試閱讀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養成獨處的習慣,我建議閱讀是一個好方法。喜歡讀書的人自然會喜歡獨處,因為你總是會想著家裡還有那麼多書還沒看,快點回到書房或是躺在床上讀書吧。

有人說,如果年輕時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老了也不會愛讀書,不過我自己卻是在前中年時才開始大量閱讀的。書的世界無限寬廣,不需要太多體力,只需要老花眼鏡,非常適合老年人。

如果你很確信自己不喜歡閱讀,那麼就培養一件需要獨處的嗜好。手作、園藝,賞鳥,應該都不錯。既可以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呼朋引伴。

我年輕時從事公關業,是必須大量接觸人的行業,彼時我也活潑愛玩,難免會跑KTV或夜店,當家庭主婦時很不適應,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幾年前出來開書店時,接觸不少年輕人,一開始我也不服老,還約了我以前的麻吉想和年輕人一起去夜店。

我的麻吉因為始終在職場,所以早見識過了。她告訴我:「沒什麼好玩的啊!裡面的煙好大,燻得我都流目油了。」其實這種感覺根本不必練習,等到你體力衰退,繁華看透,更喜歡安靜時,自然可以體會。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10大排毒水果!農委會證實:去亞硝酸鹽、降低致癌風險最有力
花半輩子種田才正要蓋房,老公卻走了 她獨居27年,慢慢摸索出「獨老」的快樂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