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國內首例跨縣市遠距心肝超音波醫療服務即將啟動

民生頭條
更新於 2023年09月16日09:02 • 發布於 2023年09月16日06:51 • 編輯中心
▲數位發展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16日與工研院、馬偕紀念醫院共同舉辦5G專網遠距遙控心腹超音波診療成果發表會。圖中貴賓左起為仁寶奔騰共同創辦人蘇淑津、仁寶電腦總監莊弘毅、國衛院管理師陳胤愷、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黃維中、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數位長張傳育、數位部產業署主任秘書黃雅萍、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洪大川、衛福部醫事司簡任技正李中月、數位部產業署副組長陳慧慧、宏達電資深經理林宗緣。(圖/工研院提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為加速5G專頻專網在智慧醫療領域落地,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支持下,工研院與馬偕紀念醫院16日發表5G專網遠距心腹超音波擬真診療,都會區醫師可透過網路連結偏鄉醫療據點的5G專網,遠端操控超音波機械手臂,為病患進行肋間部位掃描。在5G低延遲、高頻寬、廣連接的加持下,國內首例跨縣市遠距操作心臟、肝臟超音波診療服務系統誕生,為遠距醫療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主任秘書黃雅萍表示,根據2022年原民會十大疾病死亡率調查報告,偏鄉民眾罹患肝病的死亡率較全國平均值高出3.4倍、心臟病接近2倍,顯示偏鄉居民需要更多的醫療服務。去年在數位部的支持下,工研院與國內業者合作發展5G低延遲感測與安全控制,協助馬偕紀念醫院的醫師遠端為尖石鄉民眾進行腹部超音波遠距診療,將醫療服務向前推進一個新的里程碑。今年技術更突破困難,延伸到骨頭較多的肋間部位,讓心臟專科醫師能透過擬真設備察覺有無異狀、更接近臨床經驗,加上超音波探頭角度及高度的優化,亦能降低患者肋間壓迫的不適感,受檢民眾滿意度高達九成,讓偏鄉民眾感到安心。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數位長張傳育表示,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普遍不足,接受專科就醫的往返車程至少要花費三小時以上。為此,工研院攜手馬偕醫院,與國內業者共同合作開發5G專網遠距超音波擬真診療,結合「探頭接觸面力道回饋」、「多角度輔助貼合技術」、「AI輔助多視角患部3D重建」等技術,讓醫生遠端操作更有手感及臨場感,也更能專注在病況判謮而非機械操作,且可提升偏鄉民眾檢查機會及動機,縮短等待時間,早發現早治療,未來還能搭配既有的偏鄉巡檢,提供更頻繁且及時的服務。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5G專網遠距遙控心腹超音波診療服務落地偏鄉,醫師可遠端連線操作心臟、肝臟超音波檢查,即時為民眾診療,未來將實施於更多個偏鄉據點,服務到更多偏鄉民眾,落實醫療平權。(圖/工研院提供)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洪大川表示,醫院配合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 簡稱IDS計畫),長期在新竹尖石偏鄉醫療不遺餘力,樂見政策帶動偏鄉5G專網之建構,繼落實腹部超音波遠端遙控偏鄉診療後,這次與工研院的合作更進一步突破,完成全國首例跨縣巿5G專網心臟、肝臟專科肋間遙控檢查應用,未來將實施於更多個偏鄉據點,服務到更多偏鄉民眾,落實醫療平權。

為弭平數位落差,引進都市資源,讓偏鄉與都市能夠有一樣的水準,數位部帶動電信業者加速、加量建置偏鄉地區5G基地台網路,預計5年內將使大部分的偏鄉人口密集區都可以有5G信號涵蓋,不但保障偏鄉居民的通信權益,縮短城鄉數位落差,也在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的全球趨勢挑戰下,得以落實遠距醫療為政府建設「數位國家、智慧島嶼」之政策目標。

工研院積極擘劃「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期望帶動產業從技術創新走向價值創新,在物聯網、工業4.0、大數據、AI人工智慧等科技的輔助下,建構「健康樂活」應用領域,提升台灣各地醫療量能,讓醫療照護普及於民。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