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年菜不知道煮什麼?三步驟就能配出一整桌年菜!

三采文化
更新於 01月17日07:58 • 發布於 12小時前

社群有25萬粉絲、人稱「主婦燈塔」的林姓主婦重出江湖!本為行銷人,斜槓人生意外展開後,陸續出了三本食譜書及一本裝修收納書,成功將許多主婦從家務事的泥沼中拉出,為主婦之路帶來一絲曙光。

時隔多年,第五部作品《林姓主婦的晚餐餐桌提案》將於2/4 (二) 開放預購!在新書中,主婦以「不學起來對不起天地良心」的備戰手則,透過清楚的料理邏輯與配菜公式,讓你只要無腦照著做,就能變出美味、營養兼具的一桌菜!陪伴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爸爸媽媽,讓和孩子一起在家好好吃頓晚餐,不再是件困難的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文:《林姓主婦的晚餐餐桌提案》林姓主婦 著/三采文化

雖然這本書提供了多種菜色的提案,但光給大家魚吃是不夠的,我更遠大的目標是教大家學會釣魚(發釣魚竿),讓大家能隨機應變依照當下的狀況配出一桌菜,找到做菜的隨興與自信。這篇要先幫大家建立起的大觀念,是認識一桌好菜的基本面貌。

你有沒有發現,家人或是一群朋友、同事,若一起在外吃飯,真的很擅長幫大家點菜的人不多。大多數的人是不願意擔起這份重責大任的,因為需要估算點多少主菜才夠、配菜如何搭配才能在口味、份量上與主菜相輔相成,湯要怎麼點才能畫龍點睛做個完美收尾,甚至還要顧及同桌人士的飲食禁忌與喜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家煮飯也是一樣的,對掌廚者來說,滿腦子就是在盤算這些事,而在那神祕的小宇宙裡,確切而言到底在想什麼?有沒有比較邏輯系統性的思維呢?別人我不知道,但我是這樣想的。無論是事先規劃或是隨機應變,我都用一貫的思路邏輯來搭配菜色。這邊分享我的配菜三步驟。

步驟1定出該餐的餐桌主題:從主菜延伸

雖然大抵上我都是做家常菜,但我想我們這一輩年輕人(好意思!?)的飲食偏好,多少都受到日式、西式,甚至韓式影響,而當料理口味有變化空間時,除非你很擅長混搭,不然先幫該餐訂下主軸,會是個更輕鬆的開始,而我通常會以主菜作為起點來發想。

譬如,如果我想要煮馬鈴薯燉肉,那其他的菜我就會盡量往日式去設想,像雞蛋料理,我就不會選菜脯蛋而會選玉子燒或茶碗蒸,搭配的湯品我就不會煮貢丸湯,而會煮味噌湯或海帶芽湯。

如果做義大利麵,蔬菜部分我就不會選燙地瓜葉,而會烤個蔬菜或是煮蔬菜湯,沙拉當然也可以,但小孩比較不愛就是了。同理可證,煮台式/中式料理也一樣,紅燒獅子頭配馬鈴薯起司烘蛋,不是不行,但還是有種說不出來的違和感,對吧?

千萬不要覺得這樣很麻煩,事實上,如果養成「抓住主題再延伸其他菜色」的習慣,你會發現思考方向很快被定義出一個脈絡,絕對比你漫無目的在茫茫大海中,尋找能湊出一桌菜的料理容易有效率多了。

步驟2確認營養是否均衡:四菜一湯各司其職又互補

在弟弟加入餐桌戰局後,我們家的煮飯規格正式晉升到四菜一湯。本書就以我們家目前的規格,來討論要如何配出營養均衡的一桌。

承上,在設想好當餐主題後,接下來我會切入的思考點,就是營養層面的問題了,我想這也是所有父母最在意的關鍵。以我們家的情況來說,四菜一湯我通常會這樣做分配:

主菜①:是餐桌上的主角,通常是最下飯、最有變化、最有飽足感的動物性蛋白質。我們家會配雞、豬、牛等肉類料理。

主菜②:餐桌上的第二主角,補足蛋白質,我們家會配魚、蝦等海鮮料理。小家庭可從主菜①、主菜②擇一。

配菜①:時令蔬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用來補足蔬菜量。

配菜②:基本上會是雞蛋、豆腐、瓜類、菇類、豆類、筍類料理,依照其他菜色的配置,將營養拼圖更完整地補上。

湯:主要是排骨湯、雞湯、海帶芽湯、紫菜湯、味噌湯幾種去做搭配變化,也可作為補足菜色營養的來源。

步驟3確保口味要和諧:下飯菜與清淡菜都要有

決定好餐桌主題跟挑選好營養均衡的食材後,最後就是確保口味要和諧了,這是讓大家能吃得過癮又舒服的一大關鍵。

之所以把口味放在最後一關來討論,是因為變化起來不難,因應餐桌主題跟營養分配的結果來調整作法即可。至於要怎樣讓一桌菜的口味「和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料理大致分為「下飯菜」或「清淡菜」來看待。

想像一群人在餐廳吃飯,每個人負責點一道,小陳點了紅燒肉,小林點了麻婆豆腐,小李點了螞蟻上樹,老王點了酸辣湯,小花飲食比較健康,幫大家點了青菜。大家點完就繼續聊天,沒在管其他人點什麼,等一一上菜,才發現這桌菜吃完大家差點去洗腎,因為每道都太鹹香下飯了,連湯也不給大家喘息的空間。

所以,雖然我一定會在每桌菜配一道下飯菜,而這個任務通常是主菜來扛,但其他的配菜就會搭得清淡些,大家才會吃得「舒服」。舉個例,紅燒肉,就搭個九層塔炒蛋或蝦仁炒蛋,配菜除了蔬菜,也可來道炒絲瓜或脆炒大黃瓜,湯的部分就選擇比較清甜的竹筍或是蘿蔔湯,一桌菜的起承轉合會更流暢有層次,讓人大快朵頤又沒負擔。

如果你偏偏很想吃麻婆豆腐怎麼辦?就反過來推,挑不搶戲的主菜去搭,像是煎魚、烤松阪肉、大黃瓜蒸肉,口味都偏清淡,絕對可以跟下飯的麻婆豆腐互相扶持,照顧好餐桌上的每個人。

總之,一道下飯菜都沒有,就像個清湯掛麵的女團,讓人抓不到重點。每道都下飯,又像整桌馬景濤,存在感強到讓人招架不住。選擇菜色時記得用這個視角檢驗一下,整體口味就一定會更和諧。

最後,給大家一個黃金守則,懶得想那麼多時,記得這個提醒就功德圓滿了。

如果是三菜一湯,那最多一道料理用醬油,其他靠鹽即可,如果是四菜一湯,那就最多兩道有使用醬油的料理。若醬油只是少量上色用,則不在此限。這是我第一本書就寫過的提點,即便到現在,我也會用這個角度檢視自己的菜色搭配,確保口味不會太重或太淡,分享給大家!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林姓主婦的晚餐餐桌提案》/作者 林姓主婦

延伸閱讀:新手必學年菜三選:每道都香到翻掉,大人小孩都愛吃,端上桌保證有面子!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美華
    這樣有“一桌”年菜? 其實一般家庭是為了拜祖先才會煮較多, 如果只是年夜飯, 可以依家庭人數調整。
    23分鐘前
  • 鯊🐠魚
    整體上來說 非常適合 我不挑食 我❤️愛這些菜菜 越普通越好吃😋
    7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