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根據研究機構 Gartner IT.N 的分析,2025 年可能成為轉折點,許多汽車工廠將因產能過剩、高昂成本和價格壓力被迫關閉或出售。與此同時,中國電動車品牌憑藉技術優勢迅速崛起,全球汽車市場迎來一場「新與舊」的博弈。
歐洲與北美:高成本成為壓力鍋
長期以來,歐洲和北美的汽車產業以其高效率與技術實力著稱,但如今高成本卻成為沉重的包袱。Gartner 副總裁分析師 Pedro Pacheco 把當前的產業狀態比作「壓力鍋」,隨著產能過剩與市場需求的結構性變化,車商不得不面臨難以回避的選擇:縮減規模,甚至關閉工廠。
而更大的壓力來自政策。歐盟計劃在 2025 年推出更嚴苛的碳排放標準,這對車商的運營成本無疑是雪上加霜。即使是像德國這樣的汽車製造大國,也無法完全逃避高成本帶來的挑戰。對於傳統汽車品牌來說,這一壓力正越來越難以承受。
相關文章:電動車|歐盟史上最嚴格的碳排新規,高額罰款恐飆破150億歐元!👆
中國電動車:技術與市場的雙重優勢
在歐美市場苦於高成本和政策限制時,中國電動車品牌卻迅速壯大,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力量。中國在電池技術、電動化系統和軟體開發上的領先優勢,讓他們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Gartner 預測,中國品牌很可能採取兩條路徑來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一是直接收購歐美的汽車工廠,用來繞過貿易壁壘;二是在摩洛哥、土耳其等低成本地區建設新廠,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這些策略不僅讓中國品牌更接近歐美市場,還能提升全球電動車市場的佔有率,對歐美傳統車商形成直接的威脅。
相關文章:電動車|2024 全球電動車銷量突破 1700 萬輛:中國、歐洲、美國市場未來增長趨勢解析👆
政策的兩面性:壓力還是推力?
政策既是推動電動車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可能成為傳統車商難以逾越的障礙。德國汽車供應商 Bosch 的 CEO Stefan Hartung 曾公開呼籲,歐盟應避免對未能達到排放標準的企業實施過於嚴厲的罰款,否則會進一步削弱歐洲汽車產業的競爭力。
此外,法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 Luc Chatel 更直言不諱地指出,歐洲要在 2030 年和 2035 年實現既定的電動車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警告說,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內燃機汽車的銷量可能會被強行壓低,甚至出現「數字上的繁榮」,這無疑給產業轉型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電動車的未來:增長與合作的機遇
儘管挑戰重重,電動車市場的增長潛力仍然明顯。Gartner 預計,到 2025 年,全球電動車(包括巴士、貨車與重型卡車)的出貨量將增長 17%。到 2030 年,超過一半的車型都將是電動車。
然而,對於傳統車商來說,電動化並不僅僅是產品的改變,更是整個運營模式的轉型。他們可能需要購買新興電動車品牌的技術或軟體,設立專注於數位化的研發中心,甚至與科技公司聯手成立合資企業。這些合作模式不僅能分攤成本,也能幫助他們快速進入新的市場。
🔔加碼優惠🔔財務比率分析開課了!
想用跟法人一樣的角度來分析公司,學習與專業投資者一樣的領先思維
懂得利用財務比率將成為你一大武器
千萬好評、備受推崇的大會計師 蔡淑惠老師 親自教授,內容絕對實用!
加碼1、優分析資深研究員 30分鐘 實戰演練教學
加碼2、送🌐網通 或 🤖機器人 產業報告,請私訊客服選擇
直播課介紹、購買https://uanalyze.pse.is/6wnxan
實體課介紹、購買https://uanalyze.pse.is/6wnx2k
私訊選擇網通 或 機器人,客服https://lin.ee/FKhgc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