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法國的「兩輪投票制」適合台灣嗎?

換日線
更新於 07月23日11:18 • 發布於 07月11日05:26 • Mark Lin/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
法國的「兩輪投票制」適合台灣嗎?

在英國大選「變天」,工黨大勝、保守黨交出 14 年執政權之後,備受矚目的法國國民議會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果也趨明朗:左派聯盟(新人民陣線)將成為議會中最大團體,總統馬克宏為首的中間派排居次,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派「國民聯盟」(RN)雖在首輪投票聲勢浩大,整體得票率領先各黨;但左派、中間派卻在第二輪投票中攜手合作,將之硬生生擠到第三。

馬克宏這次為了阻止極右派勢力不斷擴大,解散國民議會進行重選,算是賭贏了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際主流媒體輿論,普遍認為馬克宏「賭贏了」。即便馬克宏所屬的中間派「復興黨」(RE)失去大量國會席次,但左派、中間派與極右派等三大主要政黨聯盟都沒有取得絕對多數需要的 289 席,同時右派聯盟被擠至第三,故至少可避免「左右共治」的僵局。

但我們也必須注意,被各界視為法國、甚至歐洲各國「極右派」勢力領頭羊之一的國民聯盟,也在本次大選中獲得史上新高的票數;同時法國左派政黨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最多席次,馬克宏未來恐怕也必須接受來自左派聯盟內「喋喋不休」的新總理。

馬克宏究竟在賭什麼?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法國極右派的國民聯盟,在先前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勝、執政黨則慘敗,讓馬克宏深陷領導危機,於是他於 6 月中宣布解散法國國會進行重選,被各界視為一場政治豪賭。

馬克宏 6 月中宣布解散法國國會進行重選。圖/Victor Velter@Shutterstock

馬克宏「賭」的是什麼?答案是歐洲議會選舉採比例代表制(PR)、多數法國選民也對歐洲議會事務興趣缺缺,其選舉結果無法與法國國內大選,尤其是「兩輪投票制」的特色相提並論──因此馬克宏認為,趁此時機以法國雙首長制下的總統職權解散國會重選,最佳結果將可喚起法國中間選民對「極右派崛起」的危機意識,讓執政黨挽回快速流失的支持度;次佳結果則是和偏左翼的政黨合作,利用兩輪投票制的特性,至少也能讓勒龐的聲勢無以為繼,避免政府中出現一個右派總理,造成「左右共治」的僵局。

事實上,以這次的選舉結果觀察,確實接近馬克宏的「次佳」預期:在首輪投票中,極右派的國民聯盟仍獲得高達 33% 的選票;新人民陣線獲得 28.5% 的選票;執政黨復興黨及其中間派聯盟則僅獲得 22% 的選票。

但神奇的是,法國「兩輪投票制」(two-ballot vote)的制度特性,卻時常產生第一輪的領先者,卻於第二輪落敗的狀況──原因正在不同政黨會選擇於此時結盟,阻止某陣營當選。

直言之,法國國民議會和總統選舉均採行的「單一選區兩輪投票制」,不同於台灣的相對多數決設計,參選人必須在第一輪得票超過半數方能當選;倘若該選區沒有任何參選者得票過半,則僅有得票超過 12.5% 的參選人,才有資格參與第二輪投票。過首輪的參選者當然也可以選擇退出,透過選舉結盟以集中選票促成其他參選者當選──而這正是馬克宏這次「聯左制右」的關鍵所在,眼見第一輪投票執政黨得票仍低迷,馬克宏立時選擇與左派政黨聯盟合作,依據首輪得票結果相互於選區中「禮讓」,最終成功將國民聯盟由首輪投票中的領先者,擠到屈居國會第三大黨。

國民聯盟是如何崛起的?去激進化及選舉務實化

接著,我們來看看光譜另一端,被國際主流媒體稱為「極右派」領頭羊之一的法國國民聯盟,在近年來是如何快速擴張勢力的。

法國國民聯盟前身「法國統一民族陣線」創始人尚馬里.勒龐。圖/GERARD BOTTINO@Shutterstock

國民聯盟的前身,為 1972 年成立的「法國統一民族陣線」(簡稱:民族陣線),其黨綱主張「回歸傳統社會價值」(反對墮胎及同性戀)、「保持法國外交自主性」(脫離歐盟和其他國際組織)、「強調法國優先、保護貿易」(增加關稅、反對歐元)、「強化法國治安」(公投恢復死刑)、「降低外來治安風險」(禁止移民及難民進入法國)等。

同時,民族陣線自草創時期,即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甚至有法西斯傾向,善用各種抗爭企圖解構法國第五共和的一切政治建制。民族陣線不僅與其他法國政黨格格不入,被戲稱是「反對政黨的政黨」,選舉時過於激進的手段和立場,有時還被法國警方列為恐怖組織,其「極右派」的標籤亦由此而來。

而民族陣線的創始人──尚馬里.勒龐(Jean-Marie Le Pen),除 1981 年未取得足夠連署之外,更是自 1974 年開始便不斷地衝擊法國總統大選與國民議會選情──每當他闖進第二輪選舉時,法國乃至於全歐洲的主流輿論,就會掀起一波譴責巨浪。不過,民族陣線在法國政壇,始終仍居於邊陲的地位,實力並不足以威脅中間派和左派的大黨。

直到 2011 年,尚馬里將黨魁位子交給女兒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後,正所謂「虎父無犬女」,瑪琳上任之際就將父親開除黨籍,理由是尚馬里「具有新納粹、反猶太」的政治立場。

接著,瑪琳將民族陣線傳統上高度反建制的動員模式,轉而透過參與選舉等常規性活動進行「體制內改革」。2018 年民族陣線透過黨員投票方式,更名為去激進化的「國民聯盟」,並透過電視辯論、集會演講和走訪民間造勢等方式,聲稱自己如今才是「法國國民真正的代言人」,吸引右派、甚至部分中間偏右的選民支持。聲勢也因此逐年水漲船高。

當然,法國其他主要政黨仍批評國民聯盟的極右派色彩只是「換湯不換藥」,本質上仍只會破壞不會建設。國際主流媒體的口徑也大致如此。

但持平而論,從近年的多次選舉結果觀察,當前的國民聯盟已絕非「吳下阿蒙」,它們不再是組織體系不健全、缺乏選舉經驗和政治綱領不成熟的體制外政黨。

如今國民陣線不僅時常衝擊法國國內政局,在政黨外交層面,瑪琳更強調國民聯盟應「強化與歐洲地區右翼政黨的合作」,並透過組建聯盟的方式,擺脫彼此在國內身陷的政治孤立。國民聯盟頓時成為歐洲各右翼民粹政黨積極效仿的對象,甚至頗有百年前極左勢力「共產國際」的雛形。

法國國民聯盟現任黨魁瑪琳.勒龐。圖/Frederic Legrand - COMEO@Shutterstock

客觀來說,極右派民粹政黨在廣大的歐洲政治圈已是不容小覷的勢力。當這些極右政黨開啟「去激進化」及「選舉務實化」的改革方針,衝擊本就脆弱的政治平衡,社會往往會因移民等問題撕裂得更為嚴重,甚至讓正個歐洲的政治風氣逐漸走向保守、排外傾向。

假設性問題:若台灣也採「兩輪投票制」?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次馬克宏「豪賭成功」的關鍵之一:兩輪投票制。

近期因為所謂「國會改革」的諸多爭議,兩輪投票制也再次被搬上檯面討論,如有人亦提出台灣應該修憲,將總統大選改採「兩輪投票制絕對多數決」的方式進行等等。

在這裡,我們先看看台灣的憲改歷史:在上世紀 90 年代,台灣開啟轟轟烈烈的憲政改革與民主化浪潮,但學習對象既非美國總統制、也不是英國的內閣制,而是更接近法國的(類)「雙首長制」──然而當中最關鍵的總統與國會議員選舉制度卻又與法國不同,採「一輪投票相對多數決」。故有不少政治學者會將台灣現行的政治制度,戲稱為「四不像」。

接著,我們看看「兩輪投票制」的利弊:兩輪投票制多半被認為「可以強化當選者的正當性」,如前法國總統戴高樂在上世紀 60 年代推動修憲、改革總統選制時,就強調唯有這樣的制度(兩輪投票絕對多數決),才能讓勝選者擁有過半的民意基礎與執政正當性。

而大家或許不知道,根據學者研究,事實上現今全球多數的「總統制民主國家」,在選舉上也是採用兩輪投票:美國「選舉人票」的特殊制度姑且不談,包括法國、芬蘭、奧地利、葡萄牙、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巴西、智利等等國家,均是採用兩輪投票的方式選出總統;反觀採用一輪投票相對多數決者,僅有韓國、菲律賓、墨西哥、巴拉圭及台灣等。

當然,學界也向來不乏批評兩輪投票制的論述,主要弊病有三:首先,加重選務工作上的行政壓力與財政負荷;其次,二輪投票前「跨黨協商」的黑暗面就是「政治分贓」;第三,兩輪投票不過是「加工製造出來的民意」,選民在二輪投票時並不會投給自己「最認同」的參選人,而是防止「最討厭」的參選者當選。

「兩輪投票制」適合台灣嗎?筆者沒有答案,歡迎各位讀者共同思辯討論。不過這個議題倒是讓筆者回想起當年在大學的「比較政治」課程上,一段有趣的插曲。

那天教授上課到一半,突然問修課同學們:「2000 年那次總統大選,台灣若採取兩輪投票制,覺得陳水扁會贏的舉手?」「認為宋楚瑜會贏的舉手?」然後教授納悶地說:「都不覺得連戰會贏嗎?連老師以前是我們的系主任耶!」

文末這個真實故事純粹博君一笑,沒有特別的政治立場。不過它也帶出一個頗為有趣的「假設性問題」:若台灣當年便採取「兩輪投票絕對多數決」的方式直選總統,歷屆的總統當選人還會相同嗎?台灣的政黨政治發展,或許也會和今日有所不同。

【延伸閱讀】

●奧客哪都有,但為什麼法國服務業完全沒在怕?
●人人平等的投票,很可能並不是最好的民主制度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9
  • 陳浩爾
    當然適合 這樣就不會有少數總統的問題。
    07月11日13:03
  • 小楊
    都是娛樂民主 三輪四輪又如何
    07月11日12:08
  • tigerhung
    想要/有利可圖就適合 不想要就像無厘頭反核一樣啦!
    07月11日11:16
  • 林宗賢
    台灣才幾隻貓?智障?
    07月11日10:57
  • 郭元瑞
    適合,因為台灣也很像法國🇹🇼🇨🇵
    07月11日06:2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