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超脫閒聊培養良好對話技巧,和對方進行更有意義地連結

哈佛商業評論
更新於 2023年11月03日02:10 • 發布於 2023年11月03日02:08 • HBR好讀

克服生活中的種種障礙需要心理韌性(resilience),但什麼能激發人的韌性?答案是活力——作為幸福核心的一種充滿生氣和幹勁的積極感。康乃爾醫學院權威醫師薩曼莎.博德曼(Samantha Boardman)從科學研究和臨床經驗出發,說明該如何培養良好對話的技巧,與他人進行有意義地連結,及創造更美好生活的日常策略。

我從小被教導有三個話題絕不能在晚餐時討論:政治、金錢和宗教。如今,這些話題或許是餐桌上最常見的話題,能夠加深你對另一個人或一個想法的理解的高品質談話會更令人滿足,更有意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經常從事開拓思維、擴展靈魂的對話的人,比不這麼做的人更快樂。正如一名研究員說的,「我真想實驗性地補『開』幾帖實質性對話的藥方給病人。」

閒聊和實際性對話有什麼區別?答案很簡單——實質性對話涉及大量的信息交流。你對另一個人有了更多了解,或者發現一些超越芝麻小事的信息。閒聊結束後,我們毫無收穫。

約有半數美國人(53%)表示他們有滿意的人際互動,例如每天和朋友愉快聊天。幸運的是,擁有良好對話的技巧是可以培養的。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提問題

談論自己是多數人最喜歡的話題。一項研究顯示,人們在談話中有2/3時間是在談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信仰。實驗中有許多人甚至願意放棄金錢,以便能盡情聊自己的事。腦部掃描顯示,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能激發大腦中和愉悅、獎賞相關的區域。簡單地說,談論me、myself和I這神聖的三位一體感覺真的很棒。但如果你想和某人產生連結,不妨多問些問題。

提問題的人比很少問或根本不問的人更受歡迎。提問題的人也較有可能得到第二次約會的邀約,而且在工作面試中表現出色。人們不發問有很多原因。有些人不確定該問什麼。有些人擔心自己的問題很怪,或者會讓別人不舒服。有些人就只是因為太關注自己。遇見新朋友時,專注於自己往往成為一種預設。人會努力推銷自己,而且一有機會就把談話題拉回他們最喜歡的話題。我們會不會太拼命表現了呢?研究人員發現,求職者參加面試時,「把話題轉向自己,自吹自擂或主導談話,往往會降低好感度。」我們都知道有些人問我們假期的事只是為了要我們問他們的假期。

帶著求知的意圖而提問,而不光是想著接下來要說什麼,可以提高對話品質。話雖如此,問太多問題或光聽不說也會讓人反感。最好的聽眾是那些間歇地提出一些能促進洞察、反映理解的問題的人。你來我往是必要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有趣人們和想法的世界,別讓一己之私妨礙了我們和他人交流或學習的機會。

為了防止陷入對話自戀(conversational narcissism),性格實驗室(Character Lab)創辦人安琪拉.達克沃斯建議採用她所說的「你寧可(would you rather)?」問法,來啟動一場引人入勝的討論。一個例子是,「你寧可當幸運兒還是聰明人?」或者,「你寧可大家認真對待你,還是覺得你很有趣?」(如果問我的話,我喜歡既聰明又有趣。)

「家庭晚餐計畫」網站是更多發人深省的問題的來源,例如,「如果你被困在荒島上,你會帶哪三本書?」還有「你不能沒有的一樣東西是什麼?」或者列出你自己的清單。如果你實在不知該說什麼,就問談話對象,他或她最想被問的問題是什麼。

不必急著表現

也許你會忍不住想用自己的某個不凡的際遇來吸引別人,例如你遇見布萊德.彼特的時候,但要尋找共同點。(是啊,既然你提到了,我的確見過布萊德一次。)

「以一般話題為基礎的對話總是非常熱絡,而基於特殊話題的對話往往很快就結束。對話是一種我們共同構建,以便它在我們的共同點上發展起來的東西。一旦偏離這腳本,如果最終落得一個人自言自語也不必感到訝異。」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格斯.庫尼(Gus Cooney)作出結論。

我有一位大學生年齡的病人,他剛在春假期間和家人到哥斯達黎加旅行回來。他去衝浪,玩森林吊索,在野外看到鸚鵡。回來後,他以為朋友們會想聽他的精彩假期,看所有的照片。他們確實想…有限度地。看了幾張照片後,他們的目光變得呆滯了。聽了幾個故事後,他們失去了興趣。

「我又不是邀他們過來看我的旅行記錄片,他們起碼可以表現出一點好奇吧,」他解釋說。除了小受傷,他還覺得自己被排除在一些話題之外,像是他們在他旅行期間去過的脫口秀劇場、看過的電影等。

就像蚊子叮咬引起周邊皮膚發炎一樣,被排除的感覺會迅速膨脹為更强烈的排拒感。我的病人離開了朋友圈,而這只讓他感覺更糟。幾週後,朋友們邀他去一家夜店。令他吃驚的是,他玩得很開心,一切似乎回復了正常。他們說說笑笑,產生了連結。他很高興知道他們生活中發生的事,他們對他所做的事也很好奇。在接下來的門診中,這位患者告訴我他有個叔叔,在家族中是出了名的饒舌大王。我的病人了解到,度假回來後,「我表現得和他一模一樣,而我朋友也只是做了當我聽我叔叔敘述他那些精彩經歷時所做的事—出神。他是一片好意,只是想跟人分享,但我就是狀況外。」

既然我們渴望被接納、擁有同志情誼和歸屬感,那麼就堅守讓每個人都感覺受到歡迎的對話——不單為了朋友,也為了你自己。

多聽

在我兒時的家,有句老話非常盛行:「小孩要多聽少說(children should be seen and not heard)」。我姊姊和我都非常善於傾聽,以致我們的父母和他們的朋友常會忘了我們也在場。還記得當我問母親「昨晚妳說X太太跟那位網球手有染,到底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說她經常打網球?」的時候,她的吃驚表情。

有時候傾聽是與人連結、表達關心的最好方式。正如諺語說的,為了了解而傾聽,而不是為了答腔。如果你聽到有人透露了一些個人信息,你回說「我完全了解你的感受」,然後開始冗長的獨白,那麼你就處於對話自戀的狀態。分享不必然是關心。

幾年前,我曾收治一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五十多歲女子,她相信有一隻虎斑貓住在她肚子裡。她對這隻貓沒有意見——她說泰貝莎是個友善的好同伴,不過希望她別老是走來走去。這名女子在住院部,因為當她所在的照護機構的其他病人取笑她並稱呼她「貓女士」時,她變得有些好鬥。以前我遇過不少有著奇怪錯覺的病人——有個男人相信他被外星人綁架了,他的紅色血被外星人換成了他們的萊姆綠色血,還有一個人堅信他直立的時候就像比薩斜塔一樣向左傾——但這次特別不尋常。雖然她似乎健康狀況良好,神經系統檢查也沒發現病灶,這位女子抱怨頭痛得厲害,而她所在照護機構的醫生擔心她的精神症狀正在惡化。我安排了電腦斷層掃描(CAT)來排除腦瘤可能性。當我把這計畫告訴她,她平時的面無表情突然變得情感豐富。我第一次看到她微笑,眼裡充滿淚水。「謝謝妳聽我說話,」她平靜地說。我很快發現,她以為我安排了給貓(cat)掃描。重點是:她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我們都希望被傾聽、理解。

找個聰明的另一半

心理學家、智力研究者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認為,提高智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和比自己聰明的人結婚。他把大腦想像成一塊肌肉——你用得愈多,它就愈強壯。在我知道的一些最穩固的夫妻關係中,雙方都會堅持另一方比較聰明。說到鍛鍊腦力,還有什麼方法比擁有一個能讓你投入激勵性對話、鼓舞你擴展心智並開拓想像力的另一半更棒?

溝通誰去接孩子、電信技師什麼時候來安裝電纜是必要的,但參與心靈拓展的對話可以增强活力。

強韌心態

書名/強韌心態(Everyday Vitality)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2022年11月28日
作者/薩曼莎.博德曼 Samantha Boardman
作者簡介/哈佛大學學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應用正向心理學碩士、威爾康乃爾醫學院醫學博士、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精神科臨床講師兼主治醫師。她是positiveprescription.com網站創始人,該網站致力於結合傳統醫學、精神病學與正向心理學,進行提升生活、增強心理韌性所需的調整和改變。她曾擔任NBC《Today》新聞節目嘉賓,並長期為《赫芬頓郵報》、《今日心理學》撰稿,文章多見於《紐約》雜誌、《Refinery29》雜誌、《Goop》、《華爾街日報》和《美麗佳人》等知名媒體。
譯者/王瑞徽

加入哈佛商業評論LINE好友,隨時接收管理新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