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台灣新創出海怎麼做?8位國際創投解析日韓到東南亞的市場關鍵

創業小聚
更新於 09月06日02:42 • 發布於 09月06日03:07 • 曾令懷

攤開地圖,台灣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北有日本與韓國,南臨東南亞11國,對新創來說都是可以思考的國際市場,也是近幾年熱門的選擇。

不過各個市場的政策、文化與環境各不相同,台灣新創該如何選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StartSphere Taipei「國際科技投資趨勢分享暨新創展演」論壇上,匯聚來自日韓與東南亞等地的8個投資機構、媒體及數位科技新創,分享第一手的市場觀察與創投觀點。

在StartSphere「國際科技投資趨勢分享暨新創展演」論壇上,匯聚來自日韓與東南亞等地的8個投資機構、媒體及數位科技新創,分享第一手的市場觀察與創投觀點。 曾令懷攝影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StartSphere「國際科技投資趨勢分享暨新創展演」論壇上,匯聚來自日韓與東南亞等地的8個投資機構、媒體及數位科技新創,分享第一手的市場觀察與創投觀點。 曾令懷攝影

在StartSphere「國際科技投資趨勢分享暨新創展演」論壇上,匯聚來自日韓與東南亞等地的8個投資機構、媒體及數位科技新創,分享第一手的市場觀察與創投觀點。 曾令懷攝影

不同市場,適合不同的商業模式

在選擇市場時,商業模式要根據產品特性、當地市場需求及消費者行為來決定。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市場,也許要部署不同的商業模式。

印尼創投Northstar Group經理Carlson Lau指出,選擇市場時需考量產品的適應性。假設你賣的是iPhone這類高價值產品,人口少的新加坡反而比印尼更具潛力,因為新加坡消費能力較高;在社群軟體領域,台灣則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台灣消費者非常願意嘗試新產品,例如Threads的爆紅,「只不過對台灣本土的社群新創來說,競爭就會更激烈。」

泰國科技展會主辦方Techsauce創辦人Oraunch Lerdsuwankij則對泰國市場持不同意見。對於B2C新創而言,泰國僅7,000萬的人口並不夠大,相對來說可能更適合B2B業務的進入,不過B2B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更長。

Oraunch Lerdsuwankij也強調了信任感的重要性,例如台灣新創Gogolook成功進軍泰國的關鍵,就是與當地教育機構和政府合作,並利用數據進行策略調整,是很好的案例。

Gogolook取得市場信任,是進軍泰國關鍵。

韓國企業創投Z Venture Capital Corporation合夥人James Lim則從人口結構角度切入,韓國、日本和台灣有著人口結構,收入水準接近,年齡中位數都在40歲以上,這些因素使得B2C新創在這些市場擴展時,將更有機會快速站穩腳步。

從農業到AI都有,日韓、東南亞各國看好的賽道並不相同

具體來說,各國現在又偏好哪些產業發展呢?

Carlson Lau提到,印尼市場廣大且人口分布廣泛,這使得一些具有規模效應的產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例如Northstar Group投資的Greenfields Dairy在印尼提供長期保存的鮮乳服務,這樣的市場規模讓企業可以穩定成長,又或者水產養殖市場也是印尼的重要產業。

韓國科技媒體The Pickool創辦人Phillip Lee表示,韓國政府在支持AI發展方面也積極推動政策,在2027年以前將投入70億美元用於AI發展,顯示出韓國市場對於技術創新的重視。而在AI時代,數據處理是跨國業務必要的服務,因此是相對容易進入不同市場的服務。

新加坡創投Monk's Hill Ventures投資經理Kim Hock Tan則提到,新加坡去年吸引了60億美元的新創投資,其中15億集中於深科技(deep Tech)領域,這反應出深科技正在成為新加坡的一個趨勢,而台灣素來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完全可以考慮到新加坡發展。

新加坡現在積極投入深科技(deep tech)發展。

進軍國際該如何備戰?人才是必備、政策資源可以多利用

不過各個市場差異極大,最大的出海挑戰就是語言隔閡。

菲律賓創投Gentree Fund協理Jeremy Young指出,國際化團隊是進軍國際市場的關鍵。以韓國新創Coupang為例,儘管是一家韓國公司,其團隊中包含大量歐美人士,這顯示出其國際化的決心。然而,招募國際人才的重點是提升品牌曝光度,「畢竟沒有人才會願意為來路不明的企業工作,進入國際市場前的品牌宣傳和市場定位至關重要。」

國際化的團隊是Coupang進軍海外的重要基石。

日本創投Headline Asia負責人Brian Yen也同意市場先行的概念。Brian Yen表示,創業者不一定要在本國市場取得成績才能擴展到海外,有些企業可以選擇以海外市場作為第一站,並利用政府提供的稅賦優惠、補助和創業簽證等支持,逐步克服政策上的障礙。

越南創投ThinkZone創辦人Do Bui則建議,台灣新創如果要去越南發展,可以參與台越相關的合作計畫,以擴展當地人脈和市場了解,這樣有助於企業在異國市場中建立立足點。

延伸閱讀

日、韓、東南亞創投喜歡的題目都不一樣,在地創投親自分析新創出海關鍵策略
初到日本怎麼活?台灣新創第一手分享:找到屬於日本的關鍵字
台灣新創進韓國難在哪?凱鈿、KKday親揭市場戰況:跟上韓國的快節奏
悠由數據、恰口科研搶吃印尼農業商機,台灣新創南向輸出技術的眉角是什麼?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