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康復之家門鈴,對講機那一頭的聲音說「請直接上樓」,記者輕輕一推門就打開,記者心想「大門居然沒上鎖?!」
負責人楊佩珊說,住在康復之家的住民們都能自由進出,雖然每天按表操課規律生活、活動,但住民們擁有大多數的生活自主權,與護理師、職能治療師之間也都直接叫對方名字,而不是刻板的主任、老師等等。
「坦白說,這樣會衍生許多麻煩,因為每個人公私之間的界線都不同,就需要自己去拿捏。」這樣的堅持,是希望住民不要以病人看待自己,在康復之家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後,有一天能從這裡展翅高飛。
康復之家負責人楊佩珊。
楊佩珊說,7年前與老公決定創設康復之家,自己同時也意外懷孕,所以當時就以孕育2個寶貝的心情找尋地點。「一開始開車到處繞,後來越找愈遠,突然覺得不對,我們應該要找一個生活機能方便的地方,才能訓練住民的生活能力。」
於是楊佩珊跟老公開始徒步尋找,終於找到這處3至6樓的公寓,附近有便利商店、公車站牌、火車站、三處公園,醫院也在附近,方便住民回診。楊佩珊帶著記者從3樓參觀到6樓,分別是公共空間、女生與男生樓層,以及6樓的洗衣間與戶外露臺,一切彷彿學生宿舍般井井有條,只是住的人卻有不同於學生的人生故事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患者回歸社會,需要各方資源協助。
什麼是康復之家?
當思覺失調症患者病況穩定,經過醫療團隊評估、並持有重大傷病卡,轉介至康復之家增加獨立生活復健、增加自我照顧及社區生活適應的能,對疾病的認識提升自我健康管理,協助發揮工作潛能使其回歸社群生活,各專業協助治療等皆有健保給付,額外生活所需費用如伙食費、日常用品則依各地方衛生局規定收取費用,大約7000~9000元不等,各地區皆不相同。
康復之家負責人楊佩珊說,病情較穩定的患者除了可以自己找工作之外,康復之家也會幫忙媒合工作;其他患者則能夠參加內部的工作隊,例如丁丁就是負責經營開心小店,對外販售一些住民自製物品如卡片,藉此逐漸提升工作能力。
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
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
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