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大的孩子常喝的成長配方可能不是「奶粉」,這說法應該會讓許多家長嚇一跳。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調查台灣市售廿一款成長配方發現,其中高達七成沒有標示乳粉含量,品名也看不到「奶粉」二字。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依政府規定,乳粉含量超過五成才可稱為「調製乳粉」,廠商未標「奶粉」二字,代表一整罐成長配方裡,乳粉含量可能不到一半。
非奶粉乳粉 品名藏陷阱
營養師建議,乳粉含量低的飲品,父母若以為是「牛奶」而讓孩子飲用,那就誤會大了。
住在台北石牌的蔡爸爸每天早晚都會讓三歲的女兒喝成長配方。聽聞成長配方可能不是「牛奶」,他趕緊回家查看罐上標示才發現,家中購買的成長配方,成分最多的是乳糖,第二高才是脫脂奶粉,而且整罐翻來看去,找不到乳粉含量的標示。
大部分家長和蔡爸爸一樣,為了補充更多元的營養素,在一歲大時會讓孩子改喝成長配方,因為相信廣告上的宣稱,喝了可以讓孩子「學習力三級跳」、「成長好出色」。大半家長以為一歲寶寶銜接的「成長配方」就是更營養的奶粉,卻不知許多「成長配方」的乳粉比率不到一半,按法規不能算是「乳品」。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依政府規定,乳粉含量百分之百就可標示「奶粉」;乳粉含量超過五成才可稱為「調製奶粉」,如果成分中含有高價的乳粉,廠商當然會主動標示。許多市售幼兒飲品無法在名稱上使用「奶粉」或「乳粉」。她反問:「當它不算奶粉時,那到底是什麼?」業者聰明地創造出「成長配方」一詞,父母也不知這其中差別,大半都以為是升級版的奶粉。
添麥芽糊精 喝的是熱量
許惠玉表示,許多家長可能以為給孩子喝的是牛奶,事實上乳含量很少,「孩子就像在吃維他命加熱量」,這會產生排擠作用,影響孩子應該有的正常飲食。
營養師吳芃彧說,市售的草莓牛奶、「富維他牛奶」至少有五成生乳,再添加其他香料、糖等成分。她指出,按國家標準,這種產品被歸類為「調味奶」;所以,部分「成長配方」乳含量不到五成,那就連調味奶都算不上了。
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乳品加工專家陳明汝說,通常廠商會添加「麥芽糊精」來替代乳粉含量。麥芽糊精是用玉米、樹薯澱粉水解而成,屬於碳水化合物,添加後可以讓產品的體積膨脹、不易結塊,而且價格「只有一般奶粉的三分之一」。陳明汝指出,通常在奶粉中添加百分之十至二十,是業界常態;但麥芽糊精添加過多會增加多餘的熱量,且稀釋奶粉的營養,孩子喝太多沒有好處。
一次搞懂成長配方的秘密:https://reurl.cc/e9ALaK
Jenny 廠商用一堆專業狗屁術語在欺騙家長 政府都不用管管的嗎! 你家沒小孩啊!
2021年04月08日04:36
JUSTIN.K 既然發現問題,就趕快修法制定相關法規,別讓黑心商人大賺人民血汗錢!!!
2021年04月08日04:36
📱瑋⌚️ 不意外呀!以前在飲料工廠待過的都知道,麥芽糊精與高果糖糖漿、奶精香精。是調配要素
2021年04月08日04:37
wayne 台灣其實已經管制很嚴格了,一歲前的配方奶是不得廣告,所以幾個國際廠牌奶粉會分一到三號,台灣嬰幼兒奶粉廣告是從三號開始才會出現;二號就表示有些國家從六個月後就可以開始廣告了。
至於奶粉要不要「升級」,如果父母有多看幾位掛有小兒科醫師的說法,最好的其實就是一號一直喝就對了,因為六個月內的配方奶,是必須要完全符合WHO規範的各營養素含量,而且要常常被查驗的,因此一號也是各廠牌中最貴的。
一歲後小孩就可以直接喝鮮奶,所以配方奶一直喝,除了顯示廣告的效果外,就是父母沒有思考過該如何讓小孩銜接正常食品。
2021年04月08日05:38
陳靜瑜 我們真的知道平常買來吃的再製食品(非原形食物),如餅乾、糖果...到底吃了什麼嗎?
國民健康不良也要以國安危機視之。
2021年04月08日04:4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