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漁筌」、或者其他老器物的工藝,可以和精品空間有關?和各行各業,都有可能產生不同的火花,融合出全新的存在狀態? 那些我們研究的手工器物、很棒的老方法,即使到現代,仍充滿可能性,還有極大魅力,仍充滿價值。 —范承宗
西班牙頂級皮革精品LOEWE在工藝上的著墨一向深刻,在藝術的收藏品味上,更有其獨特氛圍。其中CASA LOEWE系列店以「收藏家的私人空間」作為設計理念,而不僅僅看做零售空間,集時裝、藝術品、不同材質的工藝作品於一室,是CASA LOEWE系列店的最大特色,這一次更找來台灣藝術家范承宗合作。
日前進駐高雄義享時尚廣場,是LOEWE 在南亞太地區第一家獲得LEED(環境和能源設計領導力)的專門店,符合永續設計標準,包括空氣品質、使用的建材(需經過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木材和竹子),在這個標準下,每砍一棵樹,就要再種回一棵樹,反諸於環境。
在隱密諾大的寬敞空間中,不僅有著女、男裝、皮件、配飾,也有完整香氛系列,同時點綴著創意總監Johnathan Anderson親選的藝術、工藝和設計作品。
一般來說,CASA LOEWE具有坪數上的限制,而高雄義享時尚廣場的這間CAZA LOEWE Concept承襲概念,同時反映品牌因地制宜、在地化的理念,在空間設計規劃上,特別與台灣藝術家范承宗合作,以手工編織方法融合傳統工藝創作大型竹製藝術品。
范承宗聊台灣工藝的當代價值
這次與LOEWE合作的大型裝置,范承宗選用的是台灣傳統工藝的「魚筌(傳統捕魚的竹簍) 」,常見於他近年來的作品中,以三個月時間,用11個大魚筌圓柱組合出西班牙歐洲古代神墊圓柱印象的大型陳列裝置。
就創作者而言,就你的觀察,當代國際共通的語言是什麼?
**范承宗 **:新科技越先進,手工這件事情就越稀有,從食物到各種工程、物件,非人不可的工作,會越來越被重視,越來越有價值,這是一個全世界共通的趨勢。尤其是相較於生活中使用的物件,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手工藝技術,它們是更早被取代消失的,價值會更水漲船高。
有些手工會沒落,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工匠把手工拿去跟大量生產競爭,就等於是選了一個超弱勢的地方去比,它們不應該在同一水平上競爭,如果比的是「每一個都不一樣、價值感,美感、藝術性」,手工幾乎不可能輸。如果你看世界各地訴求工藝的品牌或藝術家,也從來沒有再談CP值或效率這件事。
如何結合魚筌的概念與LOEWE內的陳列空間?
范承宗 :每次做的魚筌裝置都不一樣,就像傳統的魚筌,形狀都是根據要補捉的獵物以及環境,才演變出那樣的造型。所以我們在當代美術館的入口、漁光島的魚筌就會長成不同型式。
這次若將店視為一條河流,獵物等於包包們在魚筌中,也有豐收的概念。至於為什麼是11 座大圓柱,因為LOEWE來自西班牙,能直接聯想到一個個巨大柱子的建築形式與輪廓。很
多人有問到作品的承載力,其實竹子裡面有很細的金屬骨架,從外部可能看不出來,結構的地方主要靠金屬支撐,板子裡面也有藏一些。
你過去的創作皆回歸「人」作為思考主軸,你如何思考這次所對應的使用者?
范承宗 :以往都是人進入到作品所形塑的空間中,而這次LOEWE的店本身已經是一個空間,因此在作品上可以挑戰更纖細,甚至更脆弱,不用考慮小孩衝撞、推擠,甚至爬到上面等意想不到的破壞方式,這一次的條件很穩定也非常安全。
你常以「竹」為主要材料,這個素材對你來說能傳達怎樣的訊息?
范承宗 :我的作品都從挖掘舊的手工藝物件而來,工藝有很多領域、層級,也有老師傅花五個月雕一尊神像,但吸引我的都是從生活而來,那些無名的常民器物,製作都很聰明、簡單、零巧,絕不是很辛苦用勞力、用蠻力去拼。竹子很輕盈,自帶氣質和美感,它不是日本、不是歐美,而是屬於台灣的美感,他有一種西方不容易接觸到的獨特陌生魅力。
選擇「竹」作為主要素材,是否考慮就地取材的永續優勢性?
范承宗 :雖然可以的話盡量使用台灣的材料,但其實我們都不是先選擇材料,而是選擇一件舊器物。我的作品有半數是竹子做的,因為老器物文化,有非常大量是以竹子做為材料。
因為題目的關係,我們的作品常會被視為較親土地、親環境,因為我們崇拜、學習的舊器物,本身一直都包含這種價值,都是從大自然裡取材,都是手工製作,壞掉之後都可以修,因為當時他們甚至沒有「不環保」這個選項,因此在我們學習文化的過程,就順便自帶這樣的取向與價值觀。
國際品牌在找什麼?
范承宗 :地方特有的物件、獨立發生的事件、放諸四海皆準的美感,大家本來就都在找深刻,強調手工藝、強調環境友善的風格元素。
我們跟各品牌的合作核心都是如此:你有沒有想過「漁筌」、或者其他器物的工藝,可以和精品品牌的 空間有關,和各行各業,都有可能產生不同的火花和新融合的全新存在狀態。那些我們研究的手工器物、很棒的老方法,即使到現代,仍充滿可能性,還有極大魅力,仍充滿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