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中國推「粽子國際標準」 形狀、口味到英文拼音都要管

新頭殼
更新於 2020年06月25日13:09 • 發布於 2020年06月25日12:36 • 新頭殼newtalk |謝佩玲 綜合報導
吃粽子是許多華人慶端午的常見活動。   圖:新頭殼資料照

新頭殼newtalk

粽子可謂端午節的標配,正當台灣在討論南部粽以及北部粽哪一個比較好吃之際,中國政府已默默推動「粽子國際標準」,原訂將在今年7月召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大會後實施,但因疫情影響而延後,負責此標準的廠商更透露,連粽子的英文翻譯也要統一為中文粽子的拼音「Zongzi」,而非「Rice Dumpling」。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據中國官媒《中新網》報導,在2019年召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亞洲協調委員會第21屆會議上,中國提出的「速凍餃子」、「粽子」兩項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國際標準提案通過了立項審查。中國商業聯合會代表中國提出這兩項標準。相關標準是在中國國家衛健委和中國農業農村部指導下,由該會組織相關企業和專家認真研討起草。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張麗君表示,這兩項提案原計劃在今年7月召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大會上走相關程序,但由於疫情,導致大會延後,大會召開之後標準項目就會開始實施。

張麗君說,「我們提出立項後,亞洲各國都表示歡迎,包括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老撾、越南等,都希望參與制定標準的過程。」並強調標準的制定有利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強中國優秀食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張麗君認為,中國推動粽子國際標準立項主要有幾個考慮:第一是方便國際貿易,促進中國食品的出口和貿易;第二中國傳統的美味,有理由讓全世界都嘗到;同時,世界各國也有類似粽子的產品,雖然名稱不一致,但都有共性,因此有必要做成國際標準。如果沒有國際標準,中國食品出口就沒有編號,話語權、定價也會受影響。

張麗君指出,粽子國際標準大致會包括基本操作工藝、感官的指標以及食品添加劑的指標和國際健康指標等,都要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食品安全指標相結合。她還透露,制定標準時會考慮各國口味、形狀等,但會以中國的口味為基礎,兼收並蓄吸收其他國家的口味,促進中國傳統美味加大貿易和流通。

張麗君認為,這些國際標準,對中國民眾影響不大,因為已有國家標準,已經規範了粽子的成分、營養價值和流通等。

主導起草粽子國際標準的五芳齋集團董事、五芳齋實業公司副總經理徐煒表示,1996年起,五芳齋產品就出口日本,後來陸續遠銷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但他們發現,世界對中國粽子的理解並不一致。東南亞各國類似粽子的食品也有很多,但還未形成品牌。制定國際標準,可以幫助各國對粽子在食品安全等方面形成統一的認知規範,推動國際粽子產業共同進步。

徐煒還透露,對粽子的英文翻譯,各國專家也進行了長時間的探討,後來專家們一致認為,中國粽子的歷史悠久,產業也做成了規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比較大,所以粽子的英文翻譯,最終採用了中文粽子的拼音Zongzi。並強調他們覺得很自豪,認為這是一種民族自信和品牌自信

延伸閱讀:

別再戰南北粽了!李問:你們試過「馬祖粽」嗎?

中國「買通」非英語系國家記者 干涉國際輿論增加影響力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07
  • 管中國幹嘛? 他們要怎樣是他們自己的事, 台灣不能干涉其它國家內政吧!
    2020年06月26日07:05
  • 圖利某廠商就是這樣,還特別立法。什麼共產,呸
    2020年06月26日02:47
  • Howard.C ฮาวเวิร์ด
    哎喲想賺別人錢就說嘛 直譯發音有夠難聽
    2020年06月26日02:33
  • 眼弟
    可以建議中國各式各樣的小吃家常便飯全部都管制好了 統一的標準 中國政府果然有病(無藥可救了
    2020年06月26日02:30
  • John Liu 劉承睿
    思想限制、最後養一堆沒創造力死腦筋
    2020年06月26日02: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