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沒錢就是沒有安全感嗎?貧困引發的不安會讓你影響判斷力嗎?

Money錢雜誌
更新於 2024年06月27日01:23 • 發布於 2024年06月27日01:23 • 陳海賢

【我們想讓你知道】

貧窮不僅是缺少物質,更是一種心理狀態。當我們處於匱乏的環境時,大腦會被稀缺資源的壓力所佔據,進而影響判斷力、耐心和自控能力,此外,社會文化也對貧窮產生影響,使人們害怕被貼上「窮人」的標籤。解決的方法之一是,即使我們無法在經濟上找到出路,我們可以先從心理上尋找解決方案,透過練習改變心理模式,體會生活中的一些豐盛,並減少貧窮所帶來的壓力,通過自我覺察和改變心理模式,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貧窮的挑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文/陳海賢《重新找回自己》

moneybook062702yuchen.jpeg

一位網友的真實案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位網友小時候家裡很窮,少年時代,父母又相繼過世。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上大學時,他的學費要靠親戚和剛 上班的哥哥接濟,生活費則要靠自己做家教、寫文章賺,生活非常困頓。因為貧窮,他放棄了當導演的夢想,早早開始工作,努力賺錢。

為了千元跳槽:短視近利的代價

為了能賺更多的錢,他變得短視,不停地在各個網路公司之 間跳來跳去。他說:「那時候,只要別人給的薪水比現在的高, 不管是高 1,000 元高還是 3,000 元,我都會毫不遲疑地跳槽。我面對的,往往不是耐得住耐不住貧窮的問題,而是多 1,000 元總比少 1,000 元要好得多的問題。」.

因為頻繁跳槽,他失去了好幾次真正擺脫貧窮的機會。這些機會只需要他放棄掙扎,安心等待就可以得到。他待過的好幾家公司,要麼上市,要麼被收購,如果當時繼續待著,他也很可能 因為期權而身家千萬甚至上億,但他等不了。多年以後,他總結說:「如果把我走過的這 40 年比作一場戰爭,那我就是一支一 直糧草不足的軍隊,做不了正規軍,只能做胸無大志、不想明天的流寇了。」

這位網友無疑非常努力、上進,在他的圈子裡也很厲害。可就是這樣的人,在年輕時也沒能擺脫貧窮的影響,這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貧困帶來的隱形枷鎖,你是否也一樣?

貧窮是怎麼帶來匱乏的?匱乏大部分是從「不安」開始的, 這種「不安」變成了內心裡最深刻的印記。

如果說人的大腦有一個關於匱乏的報警器,早期的匱乏會讓這個報警器變得敏感,而當下、將來或想像中的匱乏又會變成觸 發警報的信號,讓大腦處於一片慌亂之中。大腦興師動眾地組織救火,卻常常發現自己只是在應付一個冒火的垃圾桶。久而久之, 大腦裡的這支消防隊就會極度疲憊,人也很難沉下心來專心做事,謀劃未來。

匱乏會俘獲我們的注意力。一個常年吃飽飯的人,偶爾餓一頓,可以心安理得地把餓一頓當作減肥。而一個常年挨餓的人, 會因為挨餓而恐懼。這種恐懼會讓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找尋食物上。同樣,一個窮人,也會只想著掙錢,不顧其他。

行為經濟學家森迪爾.穆蘭納珊和埃爾達.夏菲爾在《匱乏經濟學》中指出,長期的資源匱乏會導致大腦的注意力被稀缺資源俘獲。當注意力被太多稀缺資源占據後,人會失去理智決策所需要的認知資源,他們把這種認知資源叫作「頻寬」,「頻寬」的缺乏會導致人們過度關注當前利益而無法考慮長遠利益。

一個窮人為了滿足當前的生活,不得不精打細算,沒有任何 「頻寬」來考慮投資和發展事宜,而一個過度忙碌的人,為了趕截止日期,也不得不被那些最緊急的任務拖累,沒有時間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所以,匱乏並不只是一種客觀狀態,也是一種心理模式。這種心理模式的核心是,太想脫離匱乏的情境,導致人們對匱乏的資源過度焦慮,這讓人們失去了做更理智、更長遠的規劃的能力——這本來能夠更有效地解決匱乏問題。

這像是一個悖論:要解決匱乏問題,我們要先放下匱乏,去感受某種程度的豐盛。可是我們身處的匱乏塑造了我們匱乏的心理模式,讓我們無法去體驗豐盛。 匱乏的心理模式還有社會文化的基礎。要知道,窮遠不只意 味著物質上匱乏,更意味著社會階級低。我們害怕貼上貧窮的標 籤,不僅是因為物質的匱乏,更主要的是擔心因此被看作社會底層、失敗者,沒有希望,被人看不起,這會加劇認知「頻寬」的 匱乏。

打破貧窮心態:從內心開始

怎麼破解這樣的矛盾呢?既然匱乏是一種心理模式,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在經濟上給自己找出路,我們至少可以先從心理上 給自己找出路。

我在佛學院教心理學的時候,上課的學僧大都是一些出家人。 他們沒有很多錢,也沒有「錢越多人越有價值」的想法。因此, 物質匱乏很少讓他們產生困擾——既然有飯吃、有地方睡,還要求什麼呢?

他們的辦法,是通過破除「占有」的觀點,來消減「窮」或 「富」的分別。同時,打坐的練習能讓他們透過對當下的覺察, 來增加感官的豐富性,體會當下的豐盛。 雖然我們很少有這樣的環境和機會去做禪修,但我們也可以透過練習體會局部的豐盛,來消除貧窮所帶來的匱乏感。感恩練 習,就可以理解為一種禪修。

這種刻意練習,透過不斷提醒和感知我們的擁有,來改變我們頭腦的匱乏模式,再深入扎根到某些事上,獲得一點突破, 再獲得一點突破。

本文摘自《重新找回自己》,作者:陳海賢、出版社:金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Angela;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