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120年後終得見 倫敦特展呈現莫內對霧都的愛戀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2024年10月15日05:25 • 發布於 2024年10月14日16:00 • 新聞編輯採訪
法國印象派藝術大師莫內的泰晤士河系列作品,國會大廈是主題之一,在1904年巴黎展覽大獲成功後,莫內計劃次年在倫敦開展,這幅畫即是為倫敦展特別再畫的作品,可惜最後未能如願,120年後才終於在倫敦展示。(圖:黃貞貞 攝)

法國印象派重要靈魂人物莫內(Claude Monet)生前曾四度造訪倫敦,十分鍾愛泰晤士河的獨特風光,尤其熱愛變化萬千的景色,他以彩筆記錄霧都的系列畫作,1904年在巴黎展出造成轟動,國際買家爭相收藏,120年後這批極為珍貴的畫作首次在倫敦合體展出,實現莫內生前未完成的夢想。

有豐富印象派畫作收藏,位在倫敦市中心的科陶爾美術館(The Courtauld Gallery)費時四年籌備,推出「莫內與倫敦:泰晤士河景色」(Monet and London: Views of The Thames)特展,史無前例,集結21幅,來自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瑞士、丹麥、愛爾蘭、加拿大,以及私人收藏,展示藝術大師眼中充滿無敵魅力的泰晤士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RTI

1898年到1901年間莫內造訪倫敦,他特別喜愛冬季的英倫,1899年11月起每次到倫敦都下榻位於泰晤士河畔的五星級飯店Savoy頂樓,就此展開他的泰晤士河系列,飯店特別為莫內安排可以作畫的工作室,從這裡他可以居高俯視泰晤士河,盡享無死角的迷人美景。

19世紀倫敦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泰晤士河是英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河上交通繁忙,冬季低溫潮濕,除了濃霧還有工廠排放的廢氣,不利健康的重工業霧霾卻造就了莫內迷戀的變化多端雲霧與河面影像畫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RTI

1900年莫內寫信給家人提到,「每一天,我發現倫敦有更美的景色值得我把它畫下來」,「不得不說,倫敦的天氣真是特別,你無法想像這二個月來我看到的不可思議景色,令我目不轉睛看著泰晤士河」。

1901年莫內在信中告訴妻子愛麗絲(Alice),「泰晤士河就像是純金,美到令人心醉,我必須追隨著陽光作畫,捕捉在河面上的倒影」,「你無法想像這是一個多麼忙碌的一天,許多美好的事發生,但都不超過5分鐘,足以令人瘋狂,沒有任何國家比英國更讓畫家神往了」。

莫內從Savoy飯店的工作室向外眺望,向東可以看到查寧十字橋(Charing Cross Bridge),向西則是滑鐵盧橋(Waterloo Bridge),在泰晤士河系列作品,除了這二座橋樑,另一個主題是聞名全球的英國代表性建築國會大廈(House of Parliament),莫內經常在下午時分將畫架移到在國會對面,新建不久的聖湯姆斯醫院內私人陽台作畫。

為了捕捉理想的畫面,莫內在不同的時間點,長時間觀察光影變化,正當他屬意的畫面出現,準備好彩筆作畫,雲霧飄繞,來得急去得也快,又出現不同的畫面,莫內必須隨即換另一張畫布,重新佈局,就這樣前後畫了80多張,但直到返回法國的工作室才完成畫作。

RTI

1904年莫內在巴黎舉辦泰晤士河系列展覽,精選37件作品,大受好評,其中24件被收購,莫內原本希望1905年能將泰晤士河系列全部集結在倫敦展出,並特別從工作室裡將倫敦帶回的初稿再補畫,最後因為收藏者及機構散佈各國,無法集結展覽需要的數量而未能如願。

泰晤士河系列被評為莫內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創作系列之一,也是以泰晤士河為主題被藝壇評為最完整也最精彩的系列,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這次科陶爾美術館展示的21件作品,其中18件曾於1904年的巴黎特展展出,館方非常用心呈現三個主題的系列作品,讓參觀者透過藝術大師的視角,看到倫敦不同層次的美感,視覺效果令人震撼與感動。

「莫內與倫敦:泰晤士河景色」特展推出後備受好評,許多門票已被搶購一空,館方破例安排開放部份夜間場,展覽將一直進行到2025年1月19日。

作者》黃貞貞 資深媒體人,現居英國劍橋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