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富野古道不只是一條健行步道,而是一條承載了特富野部落傳統價值與精神的路徑,象徵了鄒族祖先的與森林共生的智慧。出身特富野社,斜槓專業牧蜂人、森林療癒師及阿里山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的Mo’o Kautuana,從古道與林下經濟的角度,分享了古老部落重拾傳統價值的故事。
文字/林蔚靜
攝影/吳昭晨
阿里山特富野古道是嘉義備受歡迎的健行步道之一,路徑全長6.32公里,海拔高度約在1700至2300公尺,雙向進出,兩端登山口分別位於台18線96.5K處的「自忠」與前往特富野部落的聯絡道。
從自忠端出發,古道前半段的3.6公里改建自阿里山林場東埔線支線「水山線」,沿途盡是景致高闊的中高海拔紅檜、柳杉林及運材鐵道遺構;行經遺有巨大紅檜樹頭的平台後,開始一路曲折陡下,林相轉為針闊葉混合原生林。此段下坡路改建自阿里山鄒族「特富野社」(Tfuya)的舊社路。
對大多數人來說,特富野古道或許只是一條健行步道,但對特富野社的鄒族人來說,這條山徑處處可見祖先遺留下的活動痕跡。研究文史的部落發展協會總幹事Yapasyongu yulunana(湯文賢)解釋,這一條社路的完整路線會再往北續行,接向東埔鄒族三大社之一的「久美社」(Mahavun),除了是對外聯絡道路,沿途也有分屬不同氏族的獵場,他們的祖先日常在這片山林捕獵鳥獸、採集藥草、家屋建材或製作辟邪簽條用的祭儀植物山芙蓉。
說自己是「靠山吃山」的特富野人,他們的足跡走過的山與森林,不但與生活緊密相依,也是承載了部落記憶、傳統文化與精神的重要場域。
找回與森林共生的傳統
特富野社是阿里山鄒族二大社之一,與達邦社(Tapang)同為歷史最悠久的鄒族部落。傳說在遠古時代發生大洪水,待水退去後,哈莫天神(Hamo)帶領鄒族祖先自聖山「Pattonkan」(玉山)下山,第一腳踏平了特富野,第二腳踏出了達邦,讓鄒族人在兩地安居生息。
特富野社所在地的地下水源豐沛,居民多以耕種小米、採集野菜和狩獵維生,採「夠用就好」的生產模式,是世代遵循著祖先傳承下來的生活智慧。
「我們最重視與自然的『平衡』。」阿里山原住民農林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Mo’o Kautuana(汪志敏)說:「早期還不是市場經濟的時候,我們祖先利用土地的方式很自然,山林資源的取用也非常節制,絕不會有一點浪費。」
然而二戰後開啟的大伐木時代,卻破壞了這樣的平衡關係,特富野人為謀生加入林場工作。隨著林業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生態保育風潮興起,1992年台灣林業政策全面翻轉,決定禁伐天然林,林木產業沒落,特富野人也頓失生計。幸而阿里山地區是高經濟作物的盛產區,特富野人大多轉為務農。今日的特富野社以盛產愛玉、咖啡、茶、轎篙筍與高冷蔬菜知名。
翻轉傳統林業的「林下經濟」
2017年台灣林業政策再度翻轉,林務局喊出「國產材元年」,希望重啟台灣林業並活化林地的生產價值;2019年並推出「林下經濟」政策,開放國有林業用地經營許可的森林副產物,像是林下養蜂、種植段木香菇、金線連、台灣原生山茶等。林務局造林生產組技正李建霖解釋,因為當時國有林地多存在違規、超限利用的情形,林務局希望訂下國有林地經營的標準,以「山林永續」為目標,發展不影響生態環境的多元永續的森林產業。
特富野所在山區多屬國有林地,也第一時間響應成立「阿里山原住民農林業生產合作社」作為林下經濟的發展平台,由嘉義林管處依部落需求規劃產銷輔導並提供補助。嘉義林管處將特富野作為林下經濟示範區,除了致力提升森林副產品的品質與產量,也以特富野生產的森林蜜、金線連研發精釀啤酒、養生茶包及滷包等更多樣化的新產品。
而特富野的林下經濟物產,其優勢在於特富野優異的風土條件。
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笑說:「因為特富野位於曾文溪上游山區,森林生態保育做得好,水質與土壤乾淨無污染。」為與平地栽種的農產品區隔,林務局還委由嘉義林管處創立了一個林下經濟品牌「林下良品」,同時導入產銷履歷驗證標章制度,希望藉由林下經濟的產業化經營,重建山村部落的自主生產力,期待更多部落青年返鄉加入。
特富野的林下經濟潛力品項「森林蜜」,即俗稱的百花蜜,推出以來備受消費者好評。森林蜜的風味受森林蜜源植物的花期影響,因為不同季節開的花朵不同,風味上有不同表現,與主流的龍眼蜜非常不同。嘉義林管處甚至特別研發了一款森林蜜精釀啤酒,即將在林下良品推出。
林下經濟的前景看好,但與森林共生的生產模式對特富野人來說,這並非是什麼新概念。生產合作社主席Mo’o笑說,阿里山幾百年來一直是特富野人的生活場域,祖先在森林從事的生產活動其實就是林下經濟。對他們來說,再次被提倡的「林下經濟」概念,除了要重新應用森林的生產功能,更重要的是找回部落的傳統價值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