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吃蛋能補腦!加州大學研究:每周吃4顆雞蛋 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力

健康2.0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近年來,許多人開始關注飲食與健康的關係,尤其是食物對大腦功能的影響。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分析890名男女的健康數據,發現每周吃2至4顆雞蛋的女性,其短期及長期記憶衰退幅度較低;而吃較多雞蛋的男性,在認知表現上也更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這項研究結果為雞蛋對大腦健康的好處提供了支持,但烹調方式更是關鍵。

雞蛋含豐富營養有助延緩認知退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研究人員認為,儘管雞蛋含有較高的膽固醇,但其並未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有助於長期維持認知功能。實際上,雞蛋是一種低脂、高蛋白且營養豐富的食物,能幫助降低體內膽固醇,進而可能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

雞蛋富含大腦神經元所需營養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在論文中也指出,雞蛋富含蛋白質、胺基酸與膽固醇,這些成分可能對保護大腦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雞蛋還含有類胡蘿蔔素,該成分與認知表現的提升有關,並富含膽鹼,這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的前驅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飽和脂肪、糖、鹽才是動脈斑塊元凶

黃軒指出,過去我們都會避免攝取高膽固醇的動物性食品,如雞蛋、奶油與黃油,因為這些食品被認為會提高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最新的證據顯示,真正導致動脈斑塊累積的主要因素,是飽和脂肪、糖以及鈉(鹽),而非膳食中的膽固醇。許多高膽固醇食物同時也富含飽和脂肪,但雞蛋與貝類則是例外,尤其明顯取決於它們的烹調方式,就是不要煎蛋、不要加太多的油和鹽。

每周最多可吃7顆雞蛋不增心臟病風險

大多數健康人每周最多可以吃7顆雞蛋,而不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一些研究發現,這種程度的雞蛋攝取,甚至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腦中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也發現,每周吃至少12顆雞蛋,持續3個月,也不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

雞蛋助預防眼睛黃斑病變

另一個研究指出,雞蛋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有助於預防眼睛黃斑病變。然而,關於雞蛋營養價值的相關問題仍有待解答。黃軒表示,這些最新的研究結果為雞蛋對大腦健康的好處提供了支持,但仍然需進一步證明,高膽固醇食物並不一定對身體或大腦是有害的。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米粉、冬粉哪個健康?專家分析優缺點:控糖、減重吃它好

一學就會的降血糖茶飲!20道「控糖茶」這杯修復胰島細胞 多汗要喝烏梅茶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