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消失58年 高雄美濃竹頭背「神龍遊庄」再現

客家電視
更新於 02月13日08:44 • 發布於 02月13日04:25 • 曾宏智 高雄美濃

高雄美濃竹頭背,消失近一甲子的神龍遊庄活動,昨天(12日)在正月半重現,長達39公尺,以客家藍染為設計的神龍,一出現就讓人驚豔,原本整日有雨的天氣,也在晚間出發前變小,讓神龍順利遊庄。

「跟我們的龍珠一起前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滿客家風的藍染神龍,一出現就吸引眾人的眼光。

「再拜。」

在擎龍團隊的舞動下,這條長39公尺的神龍,更是活靈活現,讓人鼓掌叫好,對於可以看到,消失近一甲子的神龍遊庄,地方民眾都很感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民眾 黃明珍:「它(神龍)是採用我們美濃特色藍染,藍染去那個做的那個、那個嘛,龍的那個身嘛,以我們美濃來講的話就覺得還,我們就覺得好像,還滿光榮的那種感覺。」

廣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曾光榮:「我今年73歲了,想起60年前、至今再重現,內心的感受很深,感動到會掉眼淚,大家鄉親也很高興,有這樣的節目出現這樣。」

根據地方的調查,民國42年到56年,是竹頭背有擎龍的年代,後來因為環境變化中斷了58年,一直到今年,才再出現神龍與王爺廟,慈聖宮、善化堂、石母宮,四大宮廟一起遊庄的畫面。

竹頭背擎龍發起人 鍾達榮:「鄉下地方沒有什麼生氣,這個龍重新做好之後,整個庄頭非常熱鬧,相信正月十五有很多出外的遊子,會回來參加這個活動這樣子。」

高雄市客委會主委 楊瑞霞:「消失了58年以後的神龍,我們今天神龍,要跟著那個四大宮廟的神轎,一起來遊庄,這個神龍還是我們在地居民,一起來共同製作的,擎龍隊是我們由不同國家的人,共同組成我們的國際擎龍隊。」

跟著神龍喚醒童年,跟著神轎認識家鄉,沿路擺設的香案,與不絕於耳的鞭炮聲,讓整個竹頭背光明輝煌,彷彿再過了一次新年,這個中斷近一甲子,由地方主動發起的神龍遊庄,不只成為在地新的記憶,也相約明年再會。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