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在快速變革創新的年代,傳統藝術如何保留並傳承呢?台中市政府教育局特別與教育廣播電台合作,邀請豐原區福陽國民小學校長郭國澄及主任詹智傑介紹「思用樂學,創造永續」美學蔓延計畫,並分享學校推動傳統藝術教育的經驗及策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為培養學生對傳統藝術的興趣和熱情,教育局以「美在地、善交流、永實踐、續連結」為發展主軸,推動「思用樂學,創造永續」美學蔓延計畫,且由台中市推動傳統藝術具有相當經驗與特色的學校,包括市立大甲高中、光明國中、北新國中、安和國中、大安國中、萬和國中、爽文國中及豐原區福陽國小、大雅區上楓國小、南區樹德國小、西屯區東海國小、南區信義國小等十二所學校擔任「傳藝領航之星」學校,讓傳統藝術在各階段學校教育蔓延。
福陽國小校長郭國澄分享,「傳藝領航之星」學校於傳統藝術課程加入STEAM元素,透過創新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探詢傳統藝術中的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發展民俗體育、藍染、陶藝、漆藝、國樂、北管、木作、偶戲、布袋戲、剪紙、傳統舞蹈等傳統藝術教學活動,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傳統藝術,激發其創造力和想像力,充實藝術涵養與實作技能。
福陽國小主任詹智傑分享,學校以豐原在地漆藝特色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包含觀看影片、實際操作、小組討論、作品分享等帶領學生製作「環保餐具」,希望學生除能學習漆藝傳統藝術工法,並能引導學生思考環保和減少一次性用品,實踐永續生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