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變老》書籍簡介
只要你年過30,細胞就能看到老化的跡象。但只要閱讀這本書,你就能知道老化原來涵蓋的範圍這麼廣、與單純的年紀又有多大的差異。就算是年僅38歲的成年人,生理年齡的上下波動幅度就可能高達20年。《拒絕變老》是你送給父母和自己的人生禮物。 ☆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決選書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圖書
感覺多年輕,你就是多年輕
總是有病人、同事與朋友,一次又一次提到他們有多討厭變老。40歲、50歲的人說,變老聽起來就很糟糕,所以他們盡量連想都不去想。但目前這個領域的科學不但涵蓋廣泛,進展還非常迅速。想當初我還是個年輕醫師的時候,沒什麼人在談老化科學,但在過去20年間,這門科學卻呈現爆炸式成長,並充分證明,在人生跑到這「最後一圈」(我的一位病人就是這麼稱呼它)的時候,其實可以成為我們一輩子最輕鬆、最有價值、也最讓人享受的時期──特別是如果早就做好準備!
而準備工作之一,就是要瞭解老化有什麼決定因素、我們有什麼能做的,而且可得抓緊時機。你是不是也有某天忽然覺得奇怪,現代人的壽命為什麼愈來愈長?今天出生的女嬰,比起去年出生的姊姊,平均能多活3個月。人在西元1800年的預期壽命是40歲;而過了200年,數字就翻了超過一倍,現代人的預期壽命已經來到85歲以上。我剛開始當醫師的時候,醫院裡要見到百歲以上的人瑞病人,並不容易,會是個大家都想來瞧瞧的大新聞。但如今已經不那麼罕見。
我第一次被臨床老化現象深深吸引,是還在當年輕實習醫師的時候,從此就很想瞭解人究竟為什麼會老化,也不斷深入研究。不論過去或現在,我持續接觸病人、聆聽他們的人生故事,一方面從中得到各種答案解方,另一方面也引出一個再清楚不過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就是看起來十分抗老、又有些人就是一副早衰的模樣?
圖片來源:Pexels
藍色寶地有長壽祕訣
所謂的藍色寶地,就藏著許多有助於回答這些問題的祕密,分別位於全球五個地點:義大利薩丁尼亞島;日本沖繩;美國加州的洛馬林達;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希臘的伊卡利亞島。五個地點都位於海濱,是全球百歲人瑞比例最高的地區。藍色寶地的人不但活得更久,還活得更健美強壯;他們的老年患病率也較低,更有可能在百歲之後還過著健康、行動自如的生活。
本書就是以研究藍色寶地所獲得的知識為基礎,分享讓人老得優雅又健康的最新科學。藍色寶地成功長壽的基礎在於幾件有趣的事:人生有目標;保持好奇心;生活豐富多變,有歡笑和友誼相伴;有歸屬感,與親友的聯繫密切又牢固,會一起吃飯、品酒等等。
自從發現了藍色寶地、也瞭解有哪些因素使得這些地區的人健康長壽之後,已有諸多研究試著解開謎團,瞭解為什麼這些因素會影響老化、背後有哪些生物學的道理,讓藍色寶地的人們活得如此長壽又健康。像是「每天都有目標」這種事,到底為什麼就會影響人類的生物機制,讓細胞減緩老化?人類又為什麼會演化成這個樣子,需要有目標才能生存?而知道了這一點之後,又該怎樣確保我們天天都過得有目標?這些就是本書後續會探討的其中幾個問題。
本書能讓人一覽關於老化最新、最先進的知識,根據的正是我身為這個領域臨床醫師暨研究人員所累積的豐富經驗。本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背後濃縮了全球最全面、也最先進的一項多面向研究(本人為計畫主持人),並搭配我超過三十五年的老化醫學臨床經驗,以及這些年來蒐集到的精采病人經歷。
我十分榮幸能夠創立並主持一項研究老化的開創性研究,追蹤了將近九千名50歲以上的成年參與者。自2009年以來,這項愛爾蘭高齡長期追蹤調查(TILDA)已經發表超過四百篇研究論文。TILDA涵蓋了生活的各種面向,包括性活動、食物、身體與大腦的健康、遺傳學、童年經歷、期望、友誼、財務等等,勾勒出一幅複雜的情景,解釋人類究竟為何、又是如何老化。老化絕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結合了多種因素,而且許多都是人力能夠操控。
以TILDA和其他類似的相關研究為依據,我很仔細確保了本書內容嚴謹,言必有據,絕無「假新聞」。我也盡力釐清各項資訊背後的證據是否扎實,只要仍屬於猜測的資訊,便不會列入。我之所以如此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美國的一位好友最近向我推薦,說有一本暢銷著作真是「太棒了」,談的主題就是健康與幸福感。好友的推薦出於一片真誠,覺得我能從那部書籍得到一點「啟發」。我開始讀,卻實在讀不下去,因為作者有太多話雖然講得煞有其事,但根據的只是假設、而不是證據。這位博學多聞的好友竟然如此容易上當,實在叫我嚇了一跳。
用全面觀點看待老化與健康
我想寫這本書還有另一個原因。我擔任臨床醫師與研究人員的這些年,發現病人的期望與好奇心有了正面的轉變。現代人能得到的資訊更豐富,也就更會參與診斷與治療,無論病人或醫療人員,都緩慢但堅定的朝著共同決策的方向前進,也更瞭解應該用一種全面的觀點來看待老化與健康。醫界也逐漸將「生活品質」與各種影響整體幸福感的因素,納入與病人的討論之中。醫學專業不再是傳統的臨床孤島,而開始學著探索還有哪些更廣泛的生活經驗,會影響疾病與年齡相關的進程。
在我當醫師的早期,醫學比較像是說教:醫師會直接「告訴你該怎麼辦」。而現在有這樣的文化轉變,部分原因就在於更瞭解所謂良好的治療效果背後有哪些因素,包括生活方式、人際關係與態度。
我還清楚記得早期受訓的一次經驗。那天早上一樣是依慣例的大型巡房,有一位資深臨床醫師、一位護理師、三位住院醫師、兩位醫學生,都在一間開闊的16床病房裡,圍著一位病人的床位──這對任何病人來說都夠嚇人的。那位資深臨床醫師站在床頭,背對著那位中風病人,指手畫腳、眉飛色舞的說這位病人左側(手臂和腿)已經癱瘓,復原的可能性不高,並且照她受傷的程度看來,智力應該也會受到影響,而這一切都是他一看了腦部掃描就知道的事。資深臨床醫師還說,這位病人以後不可能獨立生活了,很可能得住進照護機構。
但那位病人居然就坐了起來,大罵他實在太沒禮貌:「我就在你眼前,你說什麼話我聽得一清二楚,所以要說話就請你對著我說。昨天我的左手和左手臂都能動了,我還在護理師協助下,走了四步。我們家人很多,也很幫忙,我要回家,而且他們已經在幫忙改建房子。我是個成功的藝術家,告訴你,我一定會重回繪畫生涯!」
她那份精神與活力,讓我簡直想為她歡呼鼓掌——我現在一想到那場景,還是喜上心頭。如今我們已經很習慣讓病人參與照護流程,民眾也很容易在網際網路瞭解相關資訊。此外,醫療從業人員也受到更完整的溝通訓練,在病人提出選項、提供完整資訊的時候,能夠更深入去瞭解這個人,瞭解他們在意什麼、為何在意、有何期許,以及又是怎樣的人生經歷塑造了他們現在的樣子與所下的決定,最後再由醫病雙方共同做出決策。
有愈來愈多病人都想知道自己生病或失調的背後原因,想知道那些問題背後的生物科學因素,再根據這些資訊來做出判斷。所以我在這本書裡,除了會提到與老化相關的臨床疾病,也會搭配討論這些改變背後的生物學原理。
80%的老化是可掌控的
我從來不問病人到底幾歲,而是用一般的體檢與病史來判斷對方的生理年齡,做為後續決策參考。就算一樣是83歲,兩個病人也不會完全相同:有可能一個能跑馬拉松,另一個則是住在照護機構、身體虛弱。在臨床治療上,病人會有極大的個別差異,而且也絕不只跟年齡這個數字有關。童年的經歷與環境,都會影響中年到晚年的生理狀況。
事實上,生物很早就會開始老化;只要你年過30歲,細胞就能看到老化的跡象。但只要閱讀本書,你就能知道生物的老化原來涵蓋的範圍這麼廣、與單純的年紀又有多大的差異。生物年齡(生理年齡)能以人體內部的「生物鐘」來測量。一項研究顯示,就算是年僅38歲的成年人,生物鐘年齡的上下波動幅度就可能高達20年。因此,年紀絕不只是個單純的數字,真正重要的是人體生理心理的變化。
好消息是,大多數改變生物鐘的因素都能夠人為調整或改進──人體的老化生物學,有80%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本書末列出了幾項我們在TILDA使用的測驗,也提供了在不同年齡(與性別)預期正常的結果,可供讀者自我測試,瞭解自己在各種已知影響老化速度的指標當中,究竟表現如何。
本書探討與詳細介紹的,正是人類幾個世紀以來,對青春與長生的追尋。我已經等不及要和各位分享扎實的科學證據,讓各位相信:你覺得自己有多年輕,你就有多年輕!面對這人生的「最後一圈」,還是有許多事情可以讓人過得更快樂,並且確保這輩子都能滿足、好奇、幸福滿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