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心血管專家也不敢吃! 含油量爆炸的「8道菜」大公開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2019年08月02日11:09 • 發布於 2019年08月02日04:36 • 編輯中心 / 綜合報導

不良的日常飲食習慣,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風險,根據《脈脈養生》微信報導,公開隱藏「含油量爆表」危機的 8 道料理,連心血管專家也不吃。

1、醬燒茄子:茄子疏鬆多孔,因此可能吸滿料理用的油。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地三鮮:這道菜由馬鈴薯、茄子、青椒炸過再炒,炸過自然含油量不低。

3、乾煸四季豆:一般將四季豆是炸過才炒。除了高油,如果炸時內部沒熟透,還可能有健康疑慮。

4、炸蓮藕:蓮藕雖然養生,但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油炸後更蘊含高油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中式菜色很多先炸後炒的料理,但往往會「吸油」。(示意圖/取自 Pixabay )

5、水煮魚、水煮肉:菜名聽起來清淡,但吃過的人都知道上面漂浮著一層油,夾起時油會全附在魚或肉上吃下肚。

6、干鍋:此菜餚的特色為「麻辣鮮香」,因此食材都會經「過油」程序,再加上會持續反覆加熱,油脂容易被食材吸收。

7、毛血旺:重慶菜中的經典,當中所有食材都用油來煮。

8、鍋包肉:豬肉片要經過醃、炸、炒等程序,烹調全程吸了不少油。(編輯:林奐妤)

▲長期食用過量不好的油脂,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示意圖/取自 Pixabay )

------------------------------------------------------------------

【本日推薦新聞影音】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02
  • 𝑹𝒚𝒂𝒏 𝑪𝒉𝒂𝒏𝒈
    看那些菜名就知道是大陸的菜,報這些幹嘛
    2019年08月02日10:38
  • Ross
    抄大陸新聞還可以領薪水嗎?
    2019年08月02日10:57
  • 這些...好像在一般餐館都少吃到,平民窮苦百姓不用太擔心~
    2019年08月02日06:20
  • 賴冠呈
    這幾乎是中式料理🇨🇳 在台灣台式餐廳都沒看過,別擔心🇹🇼
    2019年08月02日10:59
  • nana
    哇!一道水煮魚就可以豪飲了說⋯
    2019年08月02日10:5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