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時尚

連假之後還有連假!2025 春季強打藝文展覽總整理,把過年來不及逛的展繼續看完

GQ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Leon Kuo

農曆新年才剛結束,春天的尾韻仍在風中飄散,接下來仍有一些連假來臨,以下盤點幾個近期最值得關注的藝文展覽,不妨趁著即將到來的連續假期空檔,好好走訪一些過年來不及去的精彩藝文活動,持續陶冶身心。

如果城市,是座樂園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441巷3號|展期至3/30(3/3公休)

由知名設計文創團隊「驚喜製造」隆重呈現,標榜「50%展覽+30%互動+20%參與」的設計理念,創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互動體驗展覽,重新發現過去所熟悉的城市巷弄街景,換個角度,城市也可以變成一座樂園。狹帶著超高人氣與回饋,展覽特別延長至3/30。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展期至05/11

今(2025)年是台灣著名畫家陳澄波誕辰130周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特別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策展,透過現場展出珍貴的八件原件畫作,來與臺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一場跨越時空與媒材的藝術對話,試圖傳達並呈現台灣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

展覽透過陳澄波原作如〈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玉山積雪〉等油畫畫作進行破題,結合館藏的動植物標本,討論洋流(黑潮)、季風(西南氣流、霧林帶)、氣候區(北回歸線、亞熱帶)等的獨特氣候現象,看見島嶼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從而闡述這塊土地上因這些現象匯集而擁有的一切,同時看見人文藝術與自然之美的必然共鳴。

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期至5/11

德國著名觀念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首次在台舉行個展,1964年生於慕尼黑的德曼以大型的攝影及影像作品著稱,其創作多取材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報導圖片與影片,藝術家先以紙材模型鉅細靡遺地重建現場,最後透過鏡頭的角度與構圖,試圖複製這段歷史場景以回溯所謂的真相,連結觀者的歷史與記憶。

本展覽歷經三年的規劃,由知名獨立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Douglas Fogle)所策劃,一次集結藝術家近七十件大型攝影作品、壁紙裝置以及兩部動態影像,完整呈現德曼紙雕攝影與真實世界之間互為表裡的對位關係,同時,用一種另類的方式記錄著時代。

Animage雜誌和吉卜力展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期至4/6

1978年創刊的《Animage》是日本史上第一本商業動漫雜誌,堪稱是近代日本動漫文化的重要推手,亦是連結創作者與讀者影迷的重要平台。就歷史定位來說,《Animage》更促成了高畑勲與宮崎駿兩位動畫大師的相遇,更是《風之谷》、《天空之城》等經典作品誕生的關鍵。

本次展覽等於將兩大產業龍頭《Animage》與吉卜力工作室的前世今生串連在一起,透過珍貴的雜誌內容與創作資料,帶領觀眾回到動畫作品與雜誌媒體共榮的黃金時代,探索日本經典動畫作品的誕生過程。

除了一窺《Animage》、高畑勲和宮崎駿之間的故事,展覽也深入解析鈴木敏夫如何在幕後扮演關鍵推手、讓《風之谷》票房長紅的精彩歷史脈絡。

除了吉卜力工作室,在1970年代末期,《Animage》也全力支持如《機動戰士鋼彈》、《魔法小天使》等熱門電視動畫,這些經典動畫的珍貴手稿、插圖原畫與歷史海報資料也在現場展出,包含鋼彈模型的微縮擬真場景。

田中達也特展-大師眼中的微型組合

中正紀念堂1展廳|展期至4/6

Instagram累積近四百萬粉絲追蹤的超人氣微型藝術家田中達也,現正於中正紀念堂1展廳推出全新微型展,現場展出近一百六十組展新作品,涵蓋近五十件立體模型,充分展現其獨到有趣的世界觀。

本展依舊以藝術家最擅長的日常靈感為出發,內容橫跨HOME(家)、FORM(形狀)、COLOR(顏色)、SCALE(比例)、MOTION(動態變化)、LIFE(生命力)、WORLD(世界觀)等主題,將天馬行空的想像化為現實,拼湊源源不絕的創意,分別從「生活、形態、色彩、大小差異、動作」等各種新視角看待熟悉的事物,包含讓巧克力變成書房、讓美味的麵包變成通勤公車、用小小釘書針建造摩天高樓、讓防疫口罩變身夏日迷你游泳池⋯⋯人氣繪本《壽司買衣服》(白泉社出版)的新角色也將驚喜出場。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北師美術館|展期至5/4

位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北師美術館」於本周末特別推出籌備已久年度展覽:「草間彌生的 『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透過現場多達70件原地重現的藝術作品,邀請各路藝術愛好者一同閱覽這位當代藝界一代宗師近半世紀的生涯榮光。

背光—郭東榮、陳銀輝、詹浮雲

嘉義市立美術館|展期自2/28至6/8

本展集結一口氣集結了郭東榮、陳銀輝與詹浮雲三位嘉義出身的畫家,他們均出生於1930年代,並受前輩畫家的啟蒙,皆以油畫創作開創獨特的藝術風貌。

本展旨在閱讀他們的創作,理解他們如何回應時代的挑戰,包含以現代藝術觀點革新繪畫,解構形象的限制,探索抽象的表現形式,顏料層次堆疊間捕捉光等等。與此同時,他們亦經歷過大時代的變動與所壟罩的陰影,如殖民的歷史、戰爭的摧殘,以及社會的變化動盪,這些時代所投射在畫作中的陰闇背景,成為他們藝術實踐的條件,並激盪出迷人璀璨的光彩。

SUNDAY:臺灣當代移工藝術 SUNDAY: Contemporary Art on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台南市美術館|展期至04/13

根據2024年9月底勞動部的統計,台灣移工人口數已突破80萬人次。自90年代開放移工政策至今,移工群族早已是台灣當前產業運轉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而這些離鄉背井的移工,也將他們人生最青春輝煌的時刻,留在這座島嶼。

本展覽以當代藝術詮釋移工議題,邀請來自不同背景的移工及國內外藝術家,以「漂移之味」、「逃逸之方」、「艷陽下南風吹」三個子題,經由生命經驗的觀察、獨白與轉譯、交流與合作等創造過程,揭示移工最真實的生活面貌,同時對大眾倡議,關注移工作為勞動力之外的生命軌跡。

100%言論自由:鄭南榕和自由時代

高雄市立博物館|展期至4/20

台灣民主發展歷程經過了無數的社會運動,從黨禁、報禁,到出版品、歌曲、戲劇等都曾受到政府審查、限制甚至制裁。其中,鄭南榕先生為爭取言論自由,勇敢的壯烈犧牲的事件,更是值得大眾深入了解。本展覽由高博館與鄭南榕基金會合作,以南北串連方式策劃這場人物歷史特展,共同紀念這一位台灣民主運動先驅的同時,也邀請民眾走進鄭南榕的生命故事,一同思考人權與自由民主的價值。

落山風藝術季:在海邊的人

屏東海口港/看海美術館|展期至3/2

每年冬季在台灣最南端屏東舉行的「落山風藝術季」已是當地最重要的藝文活動與象徵。2024年度活動以「在海邊的人」為主題,將藝術的種子深植於這片與風、海共生的海岸線,規劃出五大展區,呈現五種風情,從沙灘到老屋、從美術館到藝術旅店,處處洋溢著藝術與生活的交融。

本次藝術季共邀請來自台灣、日本、印尼、美國共19組藝術團隊、推出26組作品,從海口港、看海美術館到海口村落,邀請遊客透過各種藝術形式,一窺台灣南方自然之美。

馬上成為GQ LINE好友,每週好物話題一次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4
  • 喝茶找小蕾賴🆔Was573
    介紹女友給你
    1天前
  • 高質量外約🆔56tk
    看我名字我妹超多
    1天前
  • 💥私密地帶🆔ghu335🌸
    看我名字來找我約會
    1天前
  • 外送🍵不踩雷🆔529tw
    介紹女友給你
    1天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