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台東深度遊 玩農村體驗 手製創意紀念品

野旅行
更新於 11月27日02:41 • 發布於 11月20日15:03

後山台東有豐富的山海風光,但在風景之外,從農村到港濱,藏著諸多結合人文風土的農遊體驗,不論是手製特色藝品,或是完成一道有地方風味的點心,都能在行旅之中療癒身心,同時發掘在地風采。

成功/體驗天堂來的果實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成功鎮農會從將近十年前開始,便透過技術轉移,開始推廣栽植木鱉果。這種因種子形狀如鱉而得名的作物,在成熟後種子外面那一層假種皮,含有豐富營養素,包括茄紅素、維生素 B5、膳食纖維、礦物質及β-胡蘿蔔素等,被喻為「天堂來的果實」。而農會為推廣農遊體驗,開發出「木鱉果牛軋糖DIY」,讓旅人手製點心,感受獨特風味。

牛軋糖怎麼做?體驗教室已備妥打成汁的木鱉果,以及棉花糖等素材,一齊放入平底鍋後,加熱攪拌,便逐漸濃稠,成為牛軋糖的內餡。將餡料撈起,以兩片餅乾夾起,便是一份現做的牛軋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成功鎮也栽植咖啡,因而也有別開生面的「擂咖啡」。其手法與擂茶相近,只不過擂的是咖啡豆,以木杵將咖啡豆搗成粉末狀後,便可製成掛耳包,也是一項有趣的體驗。

在農會旁有成農花田餐坊,即使只是路過,都值得在此停歇,好好吃上一份有在地風味的簡餐,從鬼頭刀魚乾滷肉飯到鬼頭刀魚排咖哩、從木鱉果海鮮燉飯到避風塘白蝦飯,地方特產盡在其中,火鍋類也有木鱉果番茄鍋或牛奶鍋等選擇,皆是平時難得一試的風味。

鹿野/手製田野三角飯糰

花東縱谷產好米,池上、關山、鹿野等地皆有優質米。在鹿野的大原地區,有一處返鄉青年創設的「山下生活-北鹿野基地」,雖然栽植的是關山米,並創有品牌「南島秧滿田」,卻也將位於鹿野的碾米廠,設為農創基地,讓訪客來此學習米之學問,不僅親見碾米過程,還有咕嚕咕嚕砂鍋飯、田野三角飯糰等各種寓教於樂的食米教育。

比如在「山下生活」捏飯糰,會從炊飯開始,一邊聆聽教學授課,一邊等待熱騰騰的米飯炊熟。親手製作飯糰時,則手法多、風味也多,海苔、紫蘇、味噌等等皆是原料,也能持噴槍做出烤飯糰。不論是做好後當場現嘗,或是包成三角飯糰、在離開台東的回程上享用,入口的既是米香,也是屬於台東的鄉土滋味。

卑南/組一盆多肉植物

位於卑南鄉的高頂山休閒農業區,總佔地約300公頃,涵蓋賓朗村頂岩灣、後湖、美農高台、三塊厝等傳統農村聚落,迄今仍保有農家風情。而近年在不少青農返鄉之後,不僅開發出釋迦氣泡飲、百香芒果鳳梨氣泡飲或果醋、果乾、冰棒等特色產品,也推出不少有趣的農遊體驗,而製作多肉植物盆栽,正是其中之一。

要完成自己的盆栽,有好幾個步驟,首先會拿到盆子,現場備有彩筆與整組顏料,可各隨己意,天馬行空手繪自己想要的圖案。

完成彩繪後,旋即用短棍、鐵絲做出提把,然後便可在多肉植物園區裡,挑選自己中意的植物,可以4株小型植物拼組而成,或單選一株較大的多肉植物。選好之後,持鏟在盆內覆土、栽下植物,最後在上層鋪上碎石妝點,盆栽就此大功告成,過程療癒,也是東遊的紀念品。

台東/富岡港濱敲樹皮

台東市富岡漁港不僅是前進綠島、蘭嶼的要津,海鮮豐富之外,在地人文亦有諸多可以探索之處,比如富岡街在地方上老中青三代協力合作之下,不僅將許多閒置空間活化,亦開發諸多特色體驗,若是來這裡敲一次樹皮,可說保證難忘。

敲樹皮之體驗,來自於相傳昔時長輩會將樹皮搓成衣服來穿,如今旅人來參加由富岡社區發展協會安排的敲樹皮體驗,不必自己去砍樹,現場早備妥一段段的構樹樹幹,參加者人人手上拿個錘子,在地上奮力敲樹幹,直至樹皮漸鬆,便可將木芯整個敲下,只留下樹皮,此時離大功告成還相差得遠,必須將敲下的樹皮擱在地上,一敲再敲,直至樹皮變軟並延展開來,才可拿來包覆塑膠杯、加上細繩與彩燈,成為一盞難得一見的樹皮燈。

在台東縣可玩的農遊體驗,當然還遠不止如此,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東分署為推動農村再生、推廣農村旅遊,持續輔導農業生產者、返鄉青年、特色店家開發出結合農業與休閒的特色之旅,進而藉此認識食物、農業、土地乃至環境,嘗試這些農村行旅,就好似看見另一種台東。

DATA

成功鎮農會

山下生活

高頂山休閒農業區

富岡社區發展協會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