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林宏文專欄】董事會將在美國召開? 從董監組成及公司治理 談台灣的台積電到世界的台積電

Knowing
發布於 2024年11月25日01:40 • 專欄作家林宏文

上周,國發會主委、同時身兼台積電董事的劉鏡清在立法院表示,他已收到明年2月10日赴美參加台積電董事會的通知,也代表台積電成立37年來,明年第一季將首度移師美國召開董事會。

這個消息引起不少討論,不論從董事組成、公司治理,或是從跨國營運來說,都有不少值得討論的議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首先,公司董事會要在什麼地方召開,只要董事們都方便,而且遵守董事會召開原則,地點原本就沒有太特別的限制,明年台積電董事會若移師美國召開,配合美國廠要量產,讓董事們可以順便到美國廠參觀了解一下,其實是一項不錯的安排。

講到這裡,就可以談一下,對台積電來說,地緣政治顯然是當下最具挑戰性的議題,也是明年1月20日川普總統上台後,台積電需要好好因應的衝擊。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明年在美國召開董事會,對台積電就有另一層意義。川普總統即將上任,或許到美國召開董事會,再辦一場新廠量產典禮,並且把川普總統邀請來,也是不錯的選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事實上,先前有新聞傳出,台積電美國新廠預計在12月6日舉辦開工典禮,但當時就覺得似乎不是一個好安排。因為,到底屆時要邀請現任總統拜登來?還是邀請未來的總統川普來?

有新聞甚至說,會把兩位前後任總統都邀來。這樣的判斷有點奇怪,兩人原本是王不見王,一起邀請來不會很尷尬嗎?如果真的想要通通討好,結果很可能是兩個都得罪了。

因此,最好的時間安排,當然還是在川普總統明年初上任後,找個適當時機舉辦新廠開工典禮,然後請川普總統出席,也讓這位堅持製造業回歸美國的新總統驗收一下,把台積電投資美國的面子做給他。這種政治智慧,我相信台積電一定有。 

至於董事會於明年2月10日在美國召開,尤其是在美國亞歷桑那廠召開,我相信也有重要象徵意義,同時也有類似效果,把台積電重視美國投資的想法,不只傳達給聯邦政府,也給一直支持台積電的地方州政府。

關於台積電的董事會,有不少人把關注焦點,放在台積電的董事組成上,尤其是外籍董事超過本國籍董事的人數,這也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台積電今年選出來的10位董事成員,其中有7位為獨立董事,3位為一般董事,至於具中華民國籍者有4位,外籍有6位,其中美籍有5位,英國籍有1位。

特別是大家最重視的7位獨董,除了林全先生是本國籍外,另外六位都是外籍,其中5位是美國籍,1位是英國籍。

4位本國籍的董事與獨董分別為魏哲家(董事長暨總裁)、曾繁城(台積電榮譽副董事長)、劉鏡清(國發會主委)、林全(獨董,前行政院院長、東洋董座)。

另外5位美國籍獨立董事,分別為麥克·史賓林特、摩西·蓋弗瑞洛夫、拉斐爾·萊夫、烏蘇拉·伯恩斯(女)、琳恩·埃爾森漢斯(女),至於英國籍獨立董事則有彼得·邦菲爵士。

因此,有人說,為何台積電要找那麼多外籍董事?尤其是那麼多外籍獨董,決策時是考量美國利益?還是台灣利益?

這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尖銳的兩個問題,也很值得認真討論。因為不只是台積電,台灣很多電子產業,很可能未來都要面對類似的議題。

首先,台積電目前73%的股東都是外國投資人,而且台積電不只在台灣掛牌上市,也是美國紐約證交所掛牌的企業,如今市值更居全球半導體第二位,也是全球股票市值排名前十名的企業。

因此,不論是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地位,或是在股票投資及交易層面來看,台積電都已經不只是台灣的台積電,更是世界的台積電了。因此,董事會的成員,當然也要跟著更加國際化,這是非常自然且合理的安排。

從國際股東佔73%的組成來說,台積電外國股東本來就比本土高很多,與很多國際大型企業一樣,台積電必須讓這些外資法人股東相信,公司是真正的國際型企業,會邀請具備國際經驗與地位,而且值得信賴的董事加入,如此才能維持很好的公司治理,不會亂搞奇奇怪怪的事。這些外籍獨董,就具備這樣的功能。

其次,有這麼高比例的外籍董事,在重要決策上,會是以誰的利益來思考?尤其是高比例的美國籍獨董,會不會因此以美國利益優先,台灣利益就不被考慮進去了?

這是目前有些評論關心的重點,也是台灣一直以來都會出現的質疑聲音,尤其是不斷強調台積電被迫去美國建廠,而且規模與技術層次都比原先計畫加快很多。對於這個疑慮,我覺得可以從更大層面的結構來思考。

事實上,企業任何一個決策,從來不會是只考量一個面向而已,就像很多人會說,台積電赴美投資,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是被迫的,但這樣的說法只是一部分原因,並沒有看到全貌。

目前台積電的現況是,由於在先進製程技術一支獨秀,產能不夠,但需求很大,只在台灣投資,絕對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原本就需要到海外設廠,即使沒有其他國家的要求,台積電也必需做這種規劃。

此外,台積電也不可能把所有產能都放在台灣,台灣資源有限,人才土地都不夠,雞蛋全部放在台灣,也有很大風險,例如地震、缺水甚至戰爭風險,還有台灣電力供應及綠電都不足。台積電本來就有需要去海外設廠,才能分散風險,這麼大的公司,不可能不做這些規畫。

更重要的是,我也常說,台積電目前要面對的挑戰,已不只是英特爾或三星這種產業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川普總統上任後,會祭出那些關稅或制裁政策,這些對台積電營運具有更舉足輕重的影響,必需好好因應。

因此,綜合這些因素,當然都是台積電必需好好思考的戰略。台積電很會做半導體,但現在的挑戰都不只來自產業面,更需要有政治智慧的考量,不管是台積電董事會的組成,或是海外投資,甚至董事會召開地點等,這些都需要納入思考。

其實,台灣已有愈來愈多公司都很像台積電,很多電子公司的外資持股都超過一半,另外在海外設廠、跨國際經營上,也愈來愈國際化,因此,董事會的組成也必需更加國際化。

就像昨天晚上,台灣擊敗日本,取得世界棒球十二強賽的冠軍,台灣棒球與半導體,都已站上世界舞台,當所有人都在注意著你的時候,我們必須調整心態,我們已不再是台灣的棒球,台灣的台積電,而是世界的棒球,世界的台積電,這是台灣躍上國際舞台後,大家應該有的思考與責任。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