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開電視,每個時段都會有「喝咖啡配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嗎?」的廣告熱播,沒錯!台灣的胃食道逆流病人真的成長超快,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台灣胃食道逆流的病患從108年的48.7萬人、109年的49.1萬,至112年達57.3萬人,也就是5年內成長近9萬人。醫師的胃食道逆流藥物一直開,病情控制卻很差,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建議,最好從情緒管理治療做起。
藝人也受害 「火燒心」也燒聲
胃食道逆流有多嚴重?咖啡歌后葉璦菱曾在記者會說她受胃食道逆流所苦20年;「不老女神」徐若瑄也曾在臉書發文「不敢喝咖啡、吃甜食了」,自曝深受「火燒心」胃食道逆流所苦,乾咳1個多月,害怕沒辦法再唱歌,趕快用藥、搭配不碰咖啡、酒、油炸物才改善;本土戲劇一哥43歲藝人Gino(蔡東威)也說自己有嚴重胃食道逆流,並因此發生「巴瑞特氏食道症」,醫師警告恐變食道癌,叫他每年都要做腸胃鏡檢查。
楊聰財表示,胃食道逆流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長期飽受其困擾的患者,不僅身體飽受折磨,情緒也可能隨之受到影響。通常患者以看胃腸科醫師、服用調控胃酸的藥物為主,但卻往往會一再復發。原因是胃食道逆流完整的治療需要從生理、心理和環境三個面向著手,綜合性的治療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不易復發。
壓力和自律神經功能密切相關
楊聰財指出,自律神經系統負責調節身體的無意識功能,如心跳、呼吸和消化。壓力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特別是交感神經系統的過度活躍,進而增加胃酸分泌,引發或加重胃食道逆流。此外,自律神經系統失調也可能影響食管的蠕動功能和消化功能,使胃酸更容易逆流至食道。
壓力增加胃酸分泌 影響食道括約肌功能
楊聰財說,壓力也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當胃內酸度增加時,更容易出現胃酸逆流的情況。此外,壓力還可能影響下食道括約肌的功能,使其放鬆或收縮不當,導致胃酸逆流到食道。在壓力下,人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可能發生改變,例如吃得更快、攝取更多高脂肪或高酸性食物,這些都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情緒障礙與胃食道逆流相互影響
楊聰財解釋,胃食道逆流會引起胸部不適、火燒心等症狀,這些不適感會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進而影響情緒和心理狀態。長期的身體不適也可能導致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問題,而睡眠不足或質量差也會顯著影響情緒穩定性。
此外,長期與慢性病作鬥爭可能增加心理壓力,患者可能因為疾病的持續存在而感到絕望或無助。
從生理、心理和環境三個面向治療
楊聰財建議,治療胃食道逆流需要從生理、心理和環境三個面向著手:
1.生理面向:
飲食調整
避免辛辣、高脂肪等可能引發或加重症狀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在睡前進食。
生活習慣改變
保持適當體重,避免吸菸,抬高床頭。
藥物治療
使用抗酸劑、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幫浦抑制劑等藥物。
手術治療
在藥物治療無效或併發症嚴重時考慮。
2.心理面向:
壓力管理
運用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定期運動以減少壓力。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可針對焦慮和壓力的管理,有效改善症狀。
3.環境面向:
居住環境調整
避免長時間彎腰或提重物,保持工作環境中的姿勢舒適。
飲食環境
保持安靜、放鬆的用餐環境,減少用餐時的壓力。
楊聰財提醒,如果初期使用藥物和飲食控制的方式,都無法讓胃食道逆流狀況改善,建議要尋求精神科醫師,透過三個面向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胃食道逆流,改善生活質量。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 圖片來源/TVBS(趙世平攝).翻攝自葉璦菱臉書.徐若瑄臉書
◎ 諮詢專家/楊聰財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