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你排隊買的東西,是你真正需要的嗎?盲目背後是恐懼在作祟

女人迷Womany
更新於 2020年02月20日05:00 • 發布於 2020年02月20日05:00 • 張宇傑諮商心理師
「請給我一份恐懼特效藥」我們到底在排隊買什麼?張宇傑諮商心理師
想信我們心裡有一組敢之危險的按鈕,上面分別寫著一些字眼
全球感染人數、目前死亡人數、延後開學、居家自主健康管理、社區感染、台灣第一起死亡案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新型冠狀病毒把一整排按鈕都按滿了
我們對自身健康的恐慌來到最高點
但到底是哪些因素讓我們這麼恐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未知新玩意
這些現象或專有名詞你原本熟悉嗎?
不,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陌生。
未知會帶來恐懼,讓我們高估它的威脅。
此外,我們習慣將精力集中在新威脅上。
這會大幅提升我們的警覺系統,並尋找任何引發擔憂的原因。
導致我們沉迷於最糟糕的消息和情況上。
2. 爆炸性訊息
媒體及社群網站 24 小時地瘋狂轟炸
訊息普遍性會瘋狂渲染情緒強度
左右我們對事件發生頻率的判斷。
「好像走出門我就會被感染」
恐懼不斷蔓延在每一寸角落
3. 情緒操偶師
你可能看過一些令人不安的畫面
封城、骯髒凌亂的市場、醫院集中營化⋯⋯是不是把你嚇壞了?
如果一個危機看起來特別痛苦或令人不安
我們會提高這危機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機率
這是情緒衝動壓倒了認知判斷能力
4.非自願危機
你知道一年車禍死亡的人數遠高於恐怖攻擊嗎?
但我們對恐怖攻擊的焦慮及預防程度仍遠高於車禍
「車禍這種事情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因為車是我開的,但是遇上恐怖攻擊又不是我能控制的!」
被迫面臨的威脅,會令我們更焦慮,因為我們害怕失控
即便研究發現,如果我們把危險視為可選擇的,危險反而會增加一千倍
但我們仍然相信自己選擇來的危險會比較安全
親愛們,我們真正害怕的不是危機的風險,而是危機的感覺
恐懼沒有特效藥
理解正確資訊、宣洩焦慮不安情緒、適切自我保護、人繼支持連結,才能陪我們走過這一遭
別讓恐懼牽著你的鼻子走
把主控權還給自己吧:)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別讓恐懼吞噬了你

延伸閱讀:

台灣正在被世界看見!身為台灣人好驕傲的四個時刻

台灣正在被世界看見!身為台灣人好驕傲的四個時刻

加入女人迷 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
  • Wesley
    不是恐懼,而是無知,如果你的腦袋夠清醒,思慮夠清晰,用心的觀察,理性的判斷,那你就會知道,為何恐懼,為何不安,因為一切來自於自己的無知!
    2020年02月21日02:11
  • 月月
    有點道理,但能做的防疫盡量做好,不要把自己暴露在風險下
    2020年02月20日10:24
  • Ieo🌾🌍🌦
    耐著性子看完圖文並茂的和諧廢文,只有一個結論: 此媒體也是替共慘黨和諧的溫情小品。
    2020年02月20日06:5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