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理論篇
古云:「女子無才便是德」,於是以前的女性被鼓勵在家相夫教子,最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甚至視纏足為美;男性則被要求做到「男兒有淚不輕彈」、「大丈夫膝下有黃金」等,在在揭示傳統社會對於兩性的框架與期待。
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林欣儀表示,社會上對於男女性的特質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譬如一般覺得男生應該要粗曠、富冒險精神、剛強、膽子大,女生則被要求漂亮、纖細、溫柔、敏感,也因此若女孩兒玩得髒兮兮,往往會換來家長一頓責罵:「女孩子家怎麼像個野丫頭一樣!」,男孩子則玩瘋甚至泥巴濺滿身也不要緊。
舉止娘娘腔or男人婆=同性戀?
因此,一旦孩子的行為表現不符傳統對於性別的期待,有些家長可能就會衍生這類的擔憂─「我的兒子個性溫吞,從小就愛洋娃娃、愛打扮、愛粉紅色…!有沒有可能是Gay?」、「我家女兒個性凶巴巴、愛打人,表現像個男人婆,將來會不會嫁不出去?」
林欣儀心理師表示,其實像上述的情形,多半屬於孩子的「性別氣質」較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緣故,並不能就將其和「同性戀」畫上等號!同性戀指的是在「性傾向」上喜歡同性者、對同性有生理上的性衝動。在釐清兩者的不同前,有必要先搞懂「性別屬性圖」,性別屬性包含4個部份,包括:
(1)生理性別:即生下來就決定好的性徵,是無法改變的,除非做變性手術。
(2)性別認同:指自身認不認同自己的性別。譬如有少數男性雖然身為男兒身,有陰莖、睪丸的性徵,可是卻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應該”要是女生,進而有想成為女性的強烈慾望,長大後可能穿女裝或想存錢做變性。
(3)性別角色:指個人表現出來的性別特質。譬如有些男性的氣質或舉止看起來較女性化,但他其實喜歡女生,也認同自己是男生,僅代表其性別角色較偏向陰柔。
(4)性傾向:即指對於哪類性別的人會產生性衝動,若喜歡同性別的人(如:男生愛男生、女生愛女生),即為「同性戀者」;反之,則屬異性戀。值得注意的是,同性戀者並不一定「性別認同」上有障礙,譬如雖身為男同性戀、喜歡男生,但不覺得自己身為男兒身有什麼不妥,也不會有想變成女生的慾望。
性別屬性圖
*是什麼影響性別發展? *
由上可知,性別的發展牽涉很多錯綜複雜的因素(先天基因、腦部構造中的激素、後天環境、年齡、教養方式、個人氣質…等),擁有臨床心理實務工作經驗16年的台南仁愛之家附設精神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葉金源指出,影響性別發展的因素主要可從3個觀點來看:
A生物學觀點—基因決定
精子和卵子結合後,其產生的性別荷爾蒙、性腺和染色體,就會決定胎兒未來是男生還是女生。不過,人類胚胎在一開始形成時都是陰性,一直要成長到第6周才會出現關鍵性變化,原本為男性的胚胎此時才會開始分泌男性荷爾蒙、發展性器官;若原本為女性,則不會轉向,會以女性的性別繼續生長。
B心理學觀點─性心理發展
心理學領域中最著名的相關理論即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期」,其將人格發展分成5階段(如下)。葉金源心理師指出,一般在「性器期」階段較會出現性別認同的問題,但這階段有不代表以後都會有,因此心理師在接觸有性別認同障礙的病人時,多半會回溯其小時候的相關經驗。
Stage1口腔期
出生到1歲半,此階段嬰兒藉由吸吮、咀嚼來獲得口腔和心理上的滿足。
Stage2肛門期
1歲半~2歲,嬰幼兒初期無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藉由屯積糞便或排泄來達到刺激肛門的快樂。
Stage3性器期
3~6歲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興趣與好奇,會接觸、撫摸自己的性器官。男寶寶基於閹割恐懼,會依戀女性出現戀母情結,女寶寶則會羨慕爸爸的性器官,產生戀父情結。
Stage4潛伏期
6~12歲對性感到好奇,與同性的同輩朋友發展親密的友誼,能了解男女性的概念。
Stage5生殖期
12歲以後生理特徵逐漸發展以臻成熟,男女皆會學習與異性發展親密關係,由友誼演變成愛情。
C社會學習論-後天塑造
「性別角色可經由後天塑造而成」的觀點最被接受,社會學習論認為整個社會結構面受文化、環境影響,會形成當代當地特殊的社會文化模式,進一步形塑家庭教養孩子的方式。譬如父系社會中由於男性是家庭主要支柱與經濟來源,因此父母往往從小就教養男生要勇敢、有擔當;反之,則要求女孩要溫柔、賢淑。
大陸西南摩梭族是最具代表性的母系社會例子,當地因保有走婚風俗、沒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社會中沒有爸爸、叔叔的角色,只有兒子、舅舅(因摩梭族的男性全部跟母親或姐妹住,直到老死),女性為家庭的主要掌權者,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摩梭族的女性從小就被教導要強悍,即使是粗重工作,她們也都能勝任。
由此可知,成人的示範、鼓勵與教導,皆會影響孩子性別角色的發展;或是孩子藉由觀察整個社會文化對男女性的期望、框架,進而在自身性別角色的發展上受到程度不等的制約或增強。
Part2‧實務篇
一般人對於有關「性」方面的問題往往覺得難以啟齒,也因此當孩子發現自己在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屬於比較特殊的一群時,不是選擇隱藏秘密一輩子就是掀起一場家庭革命。
性傾向&性別認同,如何察覺?
究竟要如何察覺孩子可能是同性戀呢?林欣儀心理師直言:「很難」。她解釋,在以異性戀為主流的社會中,同性戀者的處境是很困難的,當事人礙於社會主流價值觀與家人眼光,往往不願意承認,也壓抑外顯行為。可能要一直等到孩子邁入青春期,開始結交同性朋友,家長才發現孩子的不對勁;或是當30、40歲時仍沒結婚、沒交異性朋友,但有親密的同性友人,才旁敲側擊其性向;甚至有些人因背負強烈道德觀及傳宗接代的使命,選擇結交/嫁娶異性,但仍偷偷地結交同性朋友,其家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知道。
葉金源心理師表示曾碰過一有性別認同障礙的諮商個案,一名35歲男性沒有結婚也沒有女朋友,其實他一直以來都想成為女生,但是不敢讓家人、朋友知道,只好每天晚上睡覺時偷穿女性的蕾絲睡衣睡覺,直到有次他把睡衣拿出來曬時被同住的大嫂發現:「咦?家裡只有我一個女性,這件睡衣不是我的會是誰的?」這時才露出馬腳,被家人逼著去看心理科。
有這類困擾的人心裡往往面臨天人交戰,包括來自家人的不諒解、人際關係的阻礙和歧視、自我認同產生困擾等3大類問題;因此,許多寧願壓抑自己,像這個案例直到35歲才被家人發現有性別認同問題,但可能早在他國小或國中階段就已萌發想當女生的想法了,葉金源心理師說:「因此,若當事人有心要隱瞞、隱瞞技巧很好,家人往往很難察覺到。」他也表示,家長在面對孩子有性別認同問題或同性戀傾向時,只能從細微的異樣去猜測,即使證實通常一般家庭也沒有能力和技巧來好好處理這類問題,而需要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
有趣研究 金賽的性傾向等級
林欣儀心理師指出,著名的金賽性學報告中用「相對」的觀點來解釋性傾向,因此,使用「同性戀」或「異性戀」的名詞來界定個體並不恰當,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雙性戀的傾向。她解釋,譬如唸女校可能受同儕影響,而暗戀外型、舉行皆男性化的學姊,甚至展開交往;但畢業後可能又轉而喜歡異性。
金賽報告認為「性行為」包括性接觸和心理現象(慾望、性吸引力、性幻想)兩層次,並將性傾向分為 0~ 6個等級, 0代表完全異性戀,而6代表完全同性戀, X 則代表未經歷性欲望。很少人是純粹的同性戀或異性戀,性取向為相對而非絕對。
4大狀況題,糾正or順其自然?
如上所述,性別特質跟性傾向、性別認同不能畫上等號。林欣儀心理師表示,根據研究發現,女兒表現比較man,相較於兒子表現娘娘腔,後者被家長接受的程度較低,推測可能跟父系社會中男性必須傳宗接代、養家糊口的傳統觀念有關。
當家長面對心目中的小王子、小公主出現不符其性別期望的行為,該糾正或是順其自然?以下列出4種常見可能狀況,由兩位受訪專家教你實戰技巧!
狀況1:小男生喜歡粉紅色、玩洋娃娃
林欣儀心理師表示,曾碰過家長帶4歲兒子做心智檢查,檢查結果發現孩子很聰明也很正常,於是就問父母是基於擔心什麼帶孩子來做檢查,此時父母才支支吾吾地回答:「他喜歡粉紅色…」想不到這時小朋友立刻反應很大地說:「不要講!不要講!不要講!」林欣儀心理師指出,在這個案例中父母擔心兒子喜歡粉紅色是否不正常,其實對於小朋友來說,所有的顏色都是“中性”的,是成人賦予顏色意義。但也由於孩子察覺到父母不認同他喜歡粉紅色,在發現父母跟陌生人講時感覺到羞恥進而出現強烈的情緒及行為反應,但這不代表孩子的性傾向是不正常的!此後孩子可能會在父母及環境引導的成長經驗中,慢慢修正自己的喜好去符合自身的性別角色。
葉金源心理師表示,台灣家長因擔心孩子有同性戀傾向,導致未來無法結婚、傳宗接代,因此在遇到孩子出現不符性別期望的行為時,往往會以情緒化的言語或行為加以嚴厲制止;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家長過於責備,反可能使孩子更加隱藏自己的內心。
葉金源心理師建議,當碰到男孩子玩洋娃娃時,家長不妨陪他一起玩、互動,並不著痕跡地把性別角色帶進去,讓孩子了解女性、男性的特質。就像遠流出版的繪本《威廉的洋娃娃》,主角威廉希望擁有一個美麗可愛的洋娃娃,可是週遭的人卻覺得他反常,認為:「男孩子不應該玩洋娃娃!」只有奶奶願意送他一個洋娃娃,奶奶說:「男孩子也要學做爸爸。」
「其實,男生喜歡女性化的東西或從事女性化的職業,並沒有什麼不對,只要適性發展就是好的。」林欣儀心理師舉例像是華人的Jason Wu,從小就喜歡為洋娃娃縫紉衣服,長大後成為知名服裝設計師,甚至美國夫人也指定他裁縫時裝,成為華人之光。家長在面對此種狀況時,應該拋開對男女性別的成見,用更開闊的心去包容、尊重孩子的喜好。
有趣研究:顏色的主觀意識
林欣儀心理師指出,孩子的性別認同打從娘胎就開始培養,譬如孕媽咪在得知肚中是男孩時,就會開始依據性別選購衣服、佈置嬰兒房…,且成人對待男、女寶寶的方式也大不相同!
有項研究讓寶寶們穿藍色、粉紅色的衣服,參與實驗的成人完全不知道這些寶寶的性別,結果發現成人會依寶寶穿著的顏色主觀地認定其性別,並且產生截然不同的對待方式 ─譬如成人對穿藍色衣服的寶寶(不管她事實上是女生)會以較誇張的方式逗弄,如上下高舉、搖晃,對於穿粉紅色衣服的寶寶(不管他事實上是男生)則會輕柔地對待,如哼兒歌、輕輕撫觸等。
狀況2:小男生愛打扮、愛漂亮,舉止陰柔
兩位受訪者皆異口同聲地表示,男生愛漂亮、愛打扮沒有什麼大不了!此為很正常的行為。「不過,倘若男孩子偏好女性化的打扮(若是小孩在玩反串遊戲則不算),日常生活中就喜歡、嚮往像女生一樣穿裙子、踩高跟鞋等,可能就要小心是否有性別認同的問題。」葉金源心理師提醒。
至於男生個性比較溫柔、講話溫吞,絕大部分是跟天生氣質有關,此時父母不要急著罵孩子沒有男子氣概,進而傷害他的自尊心,不妨示範說話方式給他看(包括語調、語氣、速度),讓孩子有一個性別角色的學習範本。不過,在「肉食女、草食男」流行的當代,男生個性溫柔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狀況3:小女生超好動、個性像男人婆
當父母碰到女兒個性洽北北、動作粗魯,愛爬上爬下四處跑,可能會為此頭痛不已,甚至擔心:「她長大後會不會嫁不出去啊?」林欣儀心理師表示,針對比較男性化的女生,父母可樹立一個典範給她看,這些典範必須是她崇拜的女性或認同的卡通角色,以讓孩子跟著模仿、遵循。
譬如女兒很喜歡白雪公主,則家長在女兒出現男人婆的行徑時,就可以對她說:「記得嗎?小公主說話都是很有禮貌、小小聲的喔!」或是由父母示範互動及講話的方式,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也可以(如:孩子假裝是媽媽,媽媽變成小孩),讓她明瞭這樣的行為是很粗魯、不好看的。
繪本《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米奇巴克出版,2002年)則是從另個有趣的角度來看待女孩子不像女生的問題,故事中的主人翁馬克斯認為女生就是只會玩洋娃娃、畫畫的族群,但當薩琪出現後,馬克斯對女生的刻板印象也被顛覆,因為薩琪不但會畫畫還會爬樹,還每次打架都贏!馬克思覺得很奇怪,難道…她是「有小雞雞」的「女生」嗎?也因此展開一連串的有趣故事,透過這樣的性別教育繪本,不僅可開啟孩子對兩性的了解,引導尊重兩性的差異,對成人何嘗又不是一種再教育、重新省視的機會呢?
狀況4:小女生說:「我喜歡女生,討厭男生。」
家長不難發現:「幼稚園、國小的兒童好像都較喜歡跟同性別的同儕玩在一塊耶!」其實,此屬正常的發展歷程。林欣儀心理師解釋,這年齡的孩子本來就比較認同跟自己同性別的人,從嬰幼兒期喜歡自己玩,進展到在團體中跟大家玩一樣的玩具,但是還是各玩各的(平行遊戲階段),再進展到團體遊戲階段(如:大家一起用積木蓋一個城堡),此時仍是男生喜歡找男生玩、女生喜歡找女生玩,純屬氣味相投的喜歡。
葉金源心理師建議,父母在聽到孩子這樣說時,先不要驚慌失措或是急著責罵糾正,而是應該先釐清孩子對於性別的認同問題,詢問:「為什麼會喜歡這個人?他(她)有什麼特質?為什麼?」基本上,國小之前的女生喜歡跟女生玩,討厭男生屬正常現象,因為這階段孩子的喜歡是很單純的,往往是談的來、常玩在一塊的情誼成份,屬於純純的友誼,而不算愛慕之情。
教改害台灣,捅婚又害一次,不知廉恥??私下亂搞你家的...
2019年05月21日23: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