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在我國40~69歲的人當中,約7成有「脂肪肝」問題!脂肪肝若放任不管,有可能會漸漸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就推估,15到20年後,台灣造成肝癌的原因將不再是B、C型肝炎,而是肥胖與飲酒造成的脂肪肝與酒精性肝炎。
基因營養學博士劉博仁醫師教你,只要日常生活做出一些改變,就可以預防或逆轉脂肪肝,大幅降低肝癌風險!
脂肪肝人口愈來愈多!飲食精緻化惹禍
除了因飲酒引發的「酒精性脂肪肝」,現在也有一類非喝酒造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對此,劉博仁醫師表示,最大的問題出在現代人飲食過度精緻化,生活中充斥著高糖食品,例如手搖飲料,這些過多的糖就是導致脂肪肝的原因。
只是,糖與脂肪有什麼關係?劉博仁醫師回應,糖經過腸胃吸收後,肝臟會將其轉換為「肝醣」儲存,但若是攝取過多的糖分,超出肝醣儲存量就會變成「脂肪」。
水果吃太多也會脂肪肝?
有些人會疑惑,自己平時不喝含糖飲料,也很少吃甜點等,為什麼還是招惹脂肪肝上身?原來魔鬼藏在細節裡,有著健康印象的「水果」也是甜蜜的陷阱。
「有時候我會開玩笑,跟患者說你是澱粉肝、你則是水果肝。」劉博仁醫師表示,澱粉吃太多或水果吃太多,都是可能導致脂肪肝的原因。
他分享,曾有一位患者不吃甜食、不喝飲料,但每天固定吃兩大盤水果,且種類多達4~5種,沒想到短短一年內體重就胖了5公斤,健檢超音波掃描發現脂肪肝變成中度,同時三酸甘油酯偏高,因此,水果或果汁也都不能攝取太多。
現代人脂肪肝的原因
- 攝取高熱量食物
- 食物過於精緻化
- 澱粉類攝取過多
- 含糖飲料
- 水果、果汁攝取過多
脂肪肝沒有明顯症狀,4情形要注意
肝臟沒有神經,因此被稱作沉默的器官,劉博仁醫師就說,所以就算脂肪累積也不太會有感覺,「不會痛也不會悶。」輕微的脂肪肝基本上不會有明顯症狀,但劉博仁醫師提醒,如果出現下列情形,就要警覺可能有脂肪性肝炎:
- 平時容易打哈欠
- 有睡飽但精神還是不好
- 口臭
- 皮膚暗沉
脂肪肝也可能變肝癌
以往認為肝癌與B型肝炎、C型肝炎比較有關係,但隨著政府全力推動疫苗接種政策之下,B型肝炎造成的影響漸漸降低,而C型肝炎也有藥物能治療,漸漸地,脂肪肝取代B型肝炎成為肝病三部曲的新禍首。
劉博仁醫師說明,當肝臟過多脂肪形成脂肪肝,當脂肪存在於肝臟的每一個角落時,就會干擾肝臟的解毒功能,導致解毒不完全進而「發炎」,久了就會導致肝硬化、纖維化,一不小心細胞突變就可能變成肝癌。
- 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纖維化→肝癌
脂肪肝能靠「顧肝藥」直接一勞永逸嗎?當然不行!改善脂肪肝,跟著劉博仁醫師做到下一頁這6招更有效!
脂肪肝無法靠藥物改善
有些脂肪肝患者會希望醫師直接開「顧肝藥」一勞永逸,但劉博仁醫師強調,一般所謂的顧肝藥當中多半會添加像是乳劑草等成分,有助於增加肝臟代謝沒錯,但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
「你光靠吃保肝藥是沒辦法救活的。」劉博仁醫師說,並不是吃藥促進肝臟代謝,就能夠讓體內發炎下降,必須要將造成脂肪肝的因素拿掉,才是真正治本的方法。
改善脂肪肝,跟著 劉博仁醫師做到這6招
想要改善脂肪肝,劉博仁醫師表示,首先應該先找出「禍首」,也就是引發脂肪肝的食物要戒掉或開始減量。接著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對於改善脂肪肝很有幫助,可以一起進行。
多喝溫開水
一天至少2000c.c.
停止(或減少)喝酒
劉博仁醫師提醒,酒精有「液體麵包」之稱,除了會讓脂肪在肝臟累積得非常快之外,同時還會干擾脂肪分解。
多蔬少果
飲食蔬菜多,水果少為原則。
以白肉代替紅肉
以禽類、魚類等白肉替代牛、豬等紅肉。劉博仁醫師提醒,像是牛肉吃太多會讓鐵蛋白過高,對脂肪肝是雪上加霜。
間歇性斷食
劉博仁醫師說明,斷食期間有助於脂肪及肝醣的分解,能減輕肝臟負擔。他推薦可以先從最簡單的12小時微斷食開始執行,三餐在12個小時之內食用完畢,例如早上七點吃早餐,晚餐就要在晚上七點之前完成,剩下的時間則可以喝水但不再進食。
持之以恆的運動
運動有助減少體脂肪、增加肌肉。肌肉增加能促進胰島素的敏感度,就能將身體中多餘的糖送至肌肉或脂肪等身體應該需要的地方,而非儲存在肝臟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