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火旁)龍6日進行祥龍點睛儀式,13尾祥龍齊聚玉清宮前廣場,開光點眼象徵神龍降臨迎春納福,客委會表示,苗栗(火旁)龍延續客庄舞龍習俗,在各界的支持下,與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並列為臺灣元宵重要節慶之一,希望透過活動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客家文化。
苗栗(火旁)龍祥龍點睛,依循古禮上奏表章、取雞冠血,由點睛官手持硃砂筆,為神龍開光點眼,祈求神龍降臨為民祈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點右眼!」
客委會表示,苗栗(火旁)龍延續客家舞龍習俗,是臺灣元宵重要慶典活動之一,也讓民眾透過不同的方式,體驗客家文化。
客委會副主委 范佐銘:「期待就是說來看到客家文化,接觸客家文化之後,可以來認識我們的客家人的生活,當然來到客家庄,帶點我們的伴手禮回去,帶動地方的發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苗栗(火旁)龍至今邁入第27個年頭,除了社區、地方團體積極參與,也有大專院校自組龍隊參加,市公所希望透過活動,傳承客庄固有年節習俗。
苗栗市長 余文忠:「因為我們產官合作,還沒開始龍,我們就叫小孩來學習這樣的東西,小孩有參加畫龍的活動,來了解什麼叫文化的傳承。」
苗栗市公所指出,今年祥龍點睛共有13尾神龍參加,加上社區自製供民眾體驗的小龍,總數超過30尾神龍、是歷年最多,而6日上午的祥龍點睛,也為今年苗栗(火旁)龍系列活動,正式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