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連續6年,農業產值居位全國之冠,去年產值更突破936億元,為提升農業生產技術並且節省人力,雲林縣政府推出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符合條件者最高補助100萬元。
桌面上展示許多智慧農業種植出來的農產品,有葉菜類、根莖類、瓜果類,利用AIOT田間管理系統,讓農民在家也能精準掌控,田間各項農業資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有機蔬菜農 陳彥助:「就是結合氣象站然後跟我的AI系統,它可以做資訊的分析,看這個排程我可以知道說,它的採收量跟採收日,然後再配合我的通路去做銷售,我做一個計畫性生產。」
古坑茶農 賴永興:「那我住家離茶園的部分要開車40分鐘,我有這套系統之後,我可以做遠端的觀看、乾濕度、日照,那溫度的部分也都可以做參考,那我就可以從我的手機操作噴水。」
為了讓科技導入農業生產,雲林縣政府推出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個人最高補助30萬元,農民團體最高補助100萬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雲林縣農業處長 魏勝德:「現在我們補助的項目在這裡,有我們的智慧生產的機器,還有感測儀器,還有我們產銷的系統,還有我們環控的系統,還有我們希望說我們農業協助的,不管是人工、省工省時間。」
農村缺工問題日益嚴重,希望藉由智慧耕作及大數據分析,讓農民達到省工、省時及省水,藉此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