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立陶宛總統:台灣代表處應改「台北」稱之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05月08日11:43 • 發布於 05月08日06:32 •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近日表示,他認為代表處應遵照國際標準,使用「台北」稱之,因而引發熱議。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立陶宛在2021年11月時,同意以「台灣」而非「台北」的名義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導致北京和立陶宛關係緊張,甚至對立陶宛實施貿易封鎖。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7日表示,他認為代表處應遵照國際標準,使用「台北」稱之,希望能藉此改善與中國關係。

根據《彭博社》報導,瑙塞達表示,雖然他認為立陶宛在台灣設立代表處一事上「原則上是積極態度」,但代表處應遵照國際標準,採用「台北」而不是「台灣」,以化解與中國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瑙塞達稱,「這項調整是立陶宛與中國外交關係正常化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瑙塞達這番言論恰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歐之際,但他過去以來立場反覆。在2022年時,他曾稱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但他也曾力抗北京施壓,甚至表示支持台灣自決權,也因為中國與俄羅斯是盟友,而稱中國為「威脅」。

報導指出,立陶宛本月12日將進行總統大選,7日開始提前投票。瑙塞達正在爭取連任,不過與之立場相反的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則呼籲,各國應該結成聯盟,來對抗中國的「經濟脅迫」。

而瑙塞達的建議也受到,競選對手、現任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痛批,指出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的名稱,是台灣人自己選擇的,他們依循國際法,在道義上有正當的權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立陶宛總統選舉,由贏得過半數選票的候選人勝出;但如果第一輪投票,沒有候選人贏得過半選票,就要再舉行第二輪投票。現任的瑙塞達雖然支持度最高,但沒有過半數,而席莫尼特急起直追,進入第二輪投票的機率非常大。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5
  • Dizzy
    民主紅酒真好喝… 這耳光真是來得又快又準
    05月08日07:17
  • frank chen
    立陶宛在台館名不用改了直接的取消撤館打包回家,就好了啦,哈哈哈哈哈
    05月08日10:50
  • 成哥
    立陶宛送蔡英文下台而Lie總統上台前的大耳光! 詐騙之國被鼻屎大的國家.....給錢給人後被一腳揣開!🙄
    05月08日07:31
  • 王亞生
    綠畜狗崩潰嘍
    05月08日06:54
  • 佛頂心陀羅彌
    這是不尊重中華民國憲法的稱呼
    05月08日06: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