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布林肯前腳剛走,耶倫後腳就到,幾周內,兩名美國高官連續訪問中國,拜登政府的目的是什麼?有人將耶倫此行比喻成“經濟外交”,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劉亞偉:我覺得,這個是整個拜登政府希望在中美關系急劇下滑的情況下鋪下一個地板,為了關系不要再下滑,為了不要再發展成沖突加上護欄。布林肯和耶倫出訪到中國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不同,都是事先都安排好的,一步一步來的。布林肯來主要是討論中美關系總體的問題,耶倫來主要是討論投資、商務、貿易的問題,就像你說的“經濟外交”,她有許多事需要跟中國談,包括中國持有的美國債券,包括雙方可以做什麼,可以讓整個全球的經濟發展不要萎縮,這些都是需要兩國政府,即使沒有很好地協調,也不能雙方天天搞這種零合競爭,兩邊沒好處,給全球的也帶來很大打擊。
德國之聲:拜登上台後,外界一度猜測兩國關系是否會走出上一屆政府期間陷入的低谷,但他執政以來雙方關系並未走出困境,這幾年,兩國關系一直跌宕起伏,風波不斷,那美國為什麼選擇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主動與中國互動?
劉亞偉:美國可能覺得關系或許要失控了,中美在南中國還擦槍走火,臨近失控。拜登從一開始就說他不希望跟中國搞冷戰,不希望現在的競爭轉化成沖突。俄烏戰爭還沒有結束,拜登會考慮,把中國逼得太急了,是不是就會向俄羅斯靠近。
我覺得,過去幾年都沒有緩和的關系,隨著這兩個美國高官的到來,能讓兩邊的關系能夠穩定下來,至少現在打好了一點基礎。但我們現在還不能夠百分之百的說兩邊的關系就是雲開霧散,但是我希望雙方都意識到,這麼下去的話是不行的,不但不利於自己,也給全球的安全繁榮,和平都帶來弊處。
德國之聲:耶倫訪問中國這幾天,中美之間其實並不平靜,中國宣布管制鎵鍺出口,美國也計劃出台禁令,限制中國公司使用美國雲計算機服務。不過, 耶倫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時強調,美方尋求與中國的良性競爭,她希望此行能促進雙方更加常態化溝通。李強則表示,中美關系風雨過定見彩虹。這是不是表明,盡管存在巨大的分歧,雙方都有心合好,把“不穩定”變成“穩定”的意願呢?
劉亞偉:實際上中國更多的是對美國的reactive(回應) ,是對美國打壓的一種報復吧,如果美國這邊比如說關稅可以減免的就減免,不要把更多的中國公司放到黑名單,或者是中國的企業可以在美國被善待,所有這些方面,如果美國有那麼一兩件事兒,做得讓中方覺得美國是有誠意,雙邊關系就有希望穩定。如果中國還是認為美國人說一套做一套的話,那關系還是改善不了,如果中國覺得美國後邊會有具體的行動上的跟進的話,那雙方的關系應該是可以得到改善。現在是一個時機,我覺得從實際上來講,美國這邊就要進入到大選階段了,一進入大選以後要改善關系或者是穩定關系的話就更難了。
德國之聲:你的意思是說,讓兩國僵局擺脫困境中的關鍵因素是美國方面的行動,是這樣的嗎? 劉亞偉:是的,我覺得能不能有最後的改善,可能還是取決於美國,耶倫回去以後,不要又是各種各樣的新的政策,比如說雲服務限制出台了,如果這樣,我估計覺得雙方的關系可能還會變得更加不穩定。
德國之聲:你覺得美國這次會做到嗎?
劉亞偉:我沒有這麼樂觀,就算現在就是雙方真的有翻篇的意願,但是兩家似乎都有不讓這種關系能夠穩定和改善的體質。特別是在美國這邊經常有高官見面之後,馬上就會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兒發生,讓剛剛解凍的關系冰凍起來。所以後邊我覺得還要看整個事態的發展。
德國之聲:過幾天,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裡(John Kerry)也將前往中國,你覺得經過了這幾位美國高官的鋪墊後,習近平和拜登會在今年見面嗎?
劉亞偉:應該有兩次可能見面的機會,一次是9月在印度的G20會,一次是11月在美國舊金山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我覺得,對中方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能不能在舊金山見面,如果在印度開會也見一下預熱,11月份有個半天或者一天的雙方會晤的話,我覺得中美的關系就終於可以看到一點點的雲開霧散。
德國之聲: 你預計中美關系今年有希望出現轉機嗎?
劉亞偉:我覺得這次訪問加上之前的布林肯的訪問,再加上之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也到中國的話,那到今年夏天和秋季,希望能看到中美關系這種嚴重的不確定和嚴重的下滑能夠翻篇。 德國之聲:中美這幾次互動之後,兩國關系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走向? 劉亞偉:剛才你說的“經濟外交”嘍,在貿易經濟債務問題上,雙方如果能達成一定的協議,不要天天的,美國給中國增加更多關卡,中國再去報復。如果能把這種你來我往停止一下,在關稅問題上美國可以取消哪些可以取消的關稅,中方就會回應,那麼雙方關系改善的話,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 德國之聲:你覺得美國會在關稅上面做出讓步嗎? 劉亞偉:我覺得美國應該會做出一些讓步吧,我覺得任何讓步對中國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中國方面需要美國人所謂的言行一致,他才能做出自己的讓步。中國也可以表達善意,比如在芬太尼問題上,之前中美合作這方面很密切的,後來中國因為美國的各種打壓也就不與美國合作了,我覺得中國在這方面跟美國有多一點的配合的話,雙方都釋放一些善意,關系得到改善應該還是可以的。 德國之聲:如果說中美之間有一個新常態,您覺得這個新常態會是怎樣的?
劉亞偉:新常態的話,我覺得雙方可能都要對對方的政治體制有一個務實客觀的的認識,對自己的底線有一個准確的描述。美國要把自己的擔心說清楚:我的哪些技術是不可能跟你共享,在其他方面我們不會有更多的限制,我覺得雙方要多談,都要把紅線畫出來,把底牌亮出來,藏著掖掖,給對方搞突然襲擊的話,這個對雙邊的關系非常不利,所以現在能夠開談,我覺得這個是穩定關系和最後是否改善關系邁出的第一步。
德國之聲:明年,中美建交將迎來一個整數45年。你覺得,這麼多年,中美這兩個大國關系走到如今的困境,問題的主要症結在哪裡?
劉亞偉:在過去的五年,中美關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現在問題多如牛毛,我覺得最關鍵可能是美國對中國的國內政策和對中國的一些對外政策的不滿意。這些不滿意是需要中國政府去面對的,你不能說因為是我們的內政,所以你管不著,我行我素,如果是這樣的話,關系很難改善;從美國方面來講,要對中國的這種制度有一個認知,不能說這個制度就是邪惡的制度,像特朗普那時候說的,我就是要改變,用中國的話來說,特朗普要改變中國的顏色。這肯定是不行的,也是行不通的,我覺得這是一個重大的課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不要誤判,不管是因為台海關系,或者東海還是南中國海發生沖突,我覺得這對兩國都將是巨大的災難,所以現在為什麼雙方都要緊鑼密鼓的把關系要穩定下來?因為大家可能都意識到發生戰事已經不是不可能了。
德國之聲:若是雙方在這幾次互動之後關系並未解凍,而是繼續交惡下去,競爭和對抗愈來愈烈,你覺得會不會最終會走向沖突? 劉亞偉:我覺得,大家都覺得有這種可能,才會下定決心(互動)。我覺得所有的領導人,都應把可能發生的沖突當作一種可能,然後認真的去對待自己的任何決策,為永久的和平創造機會和打下基礎。我覺得全世界的人,不管是德國的人,美國的人中國的人,都是希望和平,都是希望繁榮,都是希望我自己能好好的賺錢,政府能夠保護我合法賺錢的這種生活方式。你們不要因為所謂的戰略或者其他安全的考量,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定,一要走向沖突。走向戰爭,有時候,也就是個別的領導人一時頭腦沖動,就可能把整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帶向災難,我覺得這種事,這樣的悲劇最好不要再演了。 德國之聲:最後一個問題,你覺得在明年的大選中,拜登連任的勝算大嗎? 劉亞偉:從現在到到選舉還有一年半的時間,美國的政治上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但現在綜合各種各樣的因素,如果最後是拜登和特朗普一決勝負的話,我覺得拜登連任的可能性更大,雖然美國很多選民包括民主黨自己的選民對拜登的年齡啊,對他的身體狀況對頭腦的反應都有很多擔心,但是最後只剩這兩個人的話,拜登應該勝算更大一點。 劉亞偉,美國智庫卡特爾中心中國項目主任 (The Carter Center)。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阿文 很明顯美國右手跟你握手, 左手拿刀插你
2023年07月07日23:32
Robert Lai 擺明想搞倒對方,全世界都看的出來,但不要把我們當犧牲的棋子
2023年07月08日00:12
ALEX遠揚 美國還真以為自己是世界老大,靠著暴力鎮壓制裁威嚇就能令中共服從的奉上金錢、自主科技經濟力、人權、....!過氣霸權的悲哀!
2023年07月07日23:58
劉帝麟 美國希望與中國「良性競爭」?「競爭」與「良性」根本就是互相矛盾的兩個詞;競爭只會帶來對立與衝突。
2023年07月08日00:08
敗類之聲~
美國敗家子~買了別人賣的藥品,當毒品使用。
美國敗家子~都是別人的錯~他害我的…。
敗類邏輯思維…害人害己。
美國敗類。
2023年07月08日00:0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