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陳倩雯/台北報導
中研院研究團隊近日表示,北部大屯火山有類似動物「心跳」現象,由於大屯火山群前年被確認是活火山,加上台灣地震頻繁,陽明山、士林、北投地區居住安全引發疑慮。大屯火山觀測站研究員表示,其實岩漿庫離地表很遠,且岩漿移動速度緩慢,加上台灣震央大多發生在外海,無需過度解讀。
大屯火山觀測站研究員賴雅娟接受《好房NEWS》採訪表示,團隊前年發現在新北市金山、萬里地底下超過20公里深處有岩漿庫,面積大約是台北市四分之一,確認大屯山是活火山。當時消息發布後就有引發民眾憂慮「岩漿庫會不會噴發?一旦噴發會影響哪個區域?」
賴雅娟表示,目前大屯火山群活動最活躍區域在七星山,岩漿一旦噴發會往低勢走,士林、北投地區確實比較危險,但即使大屯火山被證實是活火山,但監測站一直運作,但火山噴發之前有非常大的機會被預測,因為岩漿庫在活動之前,就有很多徵兆可以發現,包括地震變多、溫度升高、二氧化碳濃度提高。
賴雅娟認為,火山若是單純是岩漿庫活動造成噴發,是可以被監控的,團隊一直對大屯火山的活動有很多監測方式,一旦有任何異常,就會立刻通報政府單位,包括中央氣象局、中央地質調查所、防災中心,大家都會立即得到資訊,火山噴發不像地震一樣無法監測,「雖然大屯火山是活火山,大家無須恐慌。」
賴雅娟補充,大屯火山群地底下「20公里」處有岩漿庫,代表有一定深度,所以岩漿要移動到地表需要「時間」跟「距離」,當然岩漿移動速度跟岩漿性質有關,在全世界案例來看,岩漿噴發後移動到地表都是需要「時間」的。
但因台灣地震頻繁,外界仍疑慮這對岩漿庫活動有無影響?賴雅娟回應,在國外確實有這樣的案例,但是是在岩漿庫離地表較淺的地區,例如去年5月夏威夷大島Kilauea火山噴發,噴發前確實有發生地震,火山跟地震的互相影響的案例是有,但以台灣來說,多數大地震震央都在外海,震波能量傳到大屯山時比較小,雙方互相影響因素較小,所以因為大地震引發火山爆發機率算是小。
賴雅娟總呼籲民眾,目前團隊一直針對大屯火山火動做監測,民眾可以了解觀測站怎麼做監測,但不需要恐慌,觀測站採用監測方法跟國外的方式都一樣,且方法還非常多,很大機會成功預警火山爆發。
更多好房網News→
阿哲 還是有機率的喔!只是預警有辦法預防嗎?
怕房價大跌嗎?
2019年06月04日06:3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