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第三屆「108課綱觀察報告」:學習歷程檔案缺乏「意義感」、雙語課程較難提高學習動機

翻轉教育
更新於 06月14日06:14 • 發布於 06月14日06:14 • 趙宥寧
第三屆「108課綱觀察報告」:學習歷程檔案缺乏「意義感」、雙語課程較難提高學習動機

108課綱在國、高中階段已迎來「兩輪」畢業生。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EdYouth)今天與產官學代表,在親子天下 Club 舉辦第三屆「108課綱觀察報告」,有別於往年探討學習歷程檔案、自主學習、技職教育議題,今年更將觸角延伸至「雙語本土語教育亂象」、「心理假」、「哲學及情緒教育」,也將眼光放至「118課綱」,為下一個十年課綱許下新的願望。

EdYouth 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系二年級學生李瑞霖表示,所有的教育政策,都需要由多方互動、溝通來形成共識,才能了解彼此的意見,以及政策的窒礙難行之處,並尋求最大共識。而要達成這項目標,學生應該跟家長、老師、政府、產業代表互為主體,才能找到彼此有共識的平衡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EdYouth 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系二年級學生李瑞霖。楊煥世攝

EdYouth 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系二年級學生李瑞霖。楊煥世攝

第三屆「108課綱觀察報告」透過社群媒體、電子報、行文至各校等方式,共搜集1,624份來自高一至大二生的問卷,並執行約40場學生訪談。最終共採計1,329份有效問卷,其中非雙語班高一至高三1,068份最多、雙語班高一至高三154份次之,其中又以台北市學生填答率最高、達32.73%,台中市19.71%次之。以下為《親子天下》記者所彙整的六大發現: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學習歷程檔案缺乏「意義感」逾五成學生:對生涯探索沒幫助

課綱觀察報告主筆、現就讀澎湖縣馬公高中高二學生鄭雅璟表示,超過五成學生認為,學習歷程檔案對學生生涯探索無顯著幫助。也有五成以上學生認為,學習歷程檔案並非個人選擇生涯探索的最大誘因,也就是說,學生普遍都先事先設定好目標的大學科系,才因應科系製作相關檔案,學習歷程檔案已喪失希望學生多方探索與學習的初衷。

這項調查建議考招制度重整,提高特殊選才等多元升學管道,讓學習歷程檔案不再只是升學工具。而教育部應主動與第一線學生展開對話,共同研擬讓使用者「有感」的支持措施,並加強電子化系統,讓學生可以隨時記錄、加註自己的學習歷程。

二、自主學習要學什麼?怎麼學? 近六成學生「想不到主題」

自主學習是108課綱的重要內涵,鄭雅璟說,近六成學生表示自己想不到主題,超過四成學生反映學校提供的時間不足、不知道如何撰寫計畫書。而在質性訪談學生提到,自主學習的教室無法給予所需的資源,也缺乏計劃執行的諮詢管道,甚至還有區分類組,導致學生在課程中想「做A卻被排了B」,遇到困難時也無法即時解決。

該份調查也詢問學生對自我自主學習的滿意度,多數學生表示「不滿意」。經質性訪談,有學生反映自主學習無法增進對個人生涯目標的理解,也有學生為了目標科系「為做而做」,喪失了設立自主學習計畫的初衷。

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EdYouth)今天與產官學代表,在親子天下 Club 舉辦第三屆「108課綱觀察報告」。楊煥世攝影

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EdYouth)今天與產官學代表,在親子天下 Club 舉辦第三屆「108課綱觀察報告」。楊煥世攝影

三、搶不到理想的多元選修 七成學生享受不到大學合作課程

108課綱明訂,高中生至少要修習6學分的多元選修課程,學校也要開出1.2倍以上的課程數量讓學生選修。鄭雅璟也分析,前教育部長潘文忠曾公開支持校際合作、高中赴大學修課,但經調查,仍有七成學生享受不到與大學的合作課程,偏鄉學校受限師資與地域,多元選修的制度,恐怕會加深城鄉差距對學生的不公平。

因應各高中的各種選修課程,學校也出現一個新職務「課諮教師」,提供學生團體或個別化諮詢,扮演學校課程和學生之間的橋梁。調查指出課諮師的角色效果有限,甚至與校內其他教師資源重疊。

四、雙語、本土語師資短缺 政策落實效果有限

調查也指出近六成普通班的學生,並未參與過全英文課程,就算上了全英文課程,卻有多數具備基礎英文能力的學生表示聽不懂,且雙語課程不會引起英語學習動機,也有四成學生認為雙語課程確實會對其他學科有影響。

鄭雅璟說,有些課程用中文上課無法馬上理解,學生若在英文能力也待加強的前提下,恐怕會導致其他課程學的不好,雙語課程反而會導致學習M型化、拔尖不扶弱。她呼籲,雙語政策應延緩推動,也要落實學生的英文補強課程,並增加教師全英語授課的專業能力,而在制定118課綱時,應將雙語政策也納入考量,也讓英文教材能更貼近母語者的口語習慣。

《國家語言發展法》2019年公布施行後,自111學年度起,中小學必修本土語言包括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馬祖的閩東語和台灣手語。調查卻顯示,近四成學生無法選到有興趣的本土語言,甚至有學校因缺乏師資,曾經明示、暗示學生選擇同一種語言,完全背離政策初衷。

五、技高過度證照導向、學檔適用性存疑 產官學合作存城鄉差距

108課綱原先期待以實作評量,解決高職端證照主導教學的現象,但課綱上路第六年,證照亂象卻未改善。鄭雅璟說,都市高職常與政府、知名企業合作,提供學生實習名額、企業產品,或是業師直接入校教學,但非都市學校卻沒有這些資源,除了造成城鄉差距,也侷限了偏鄉學生的學習面向。

鄭雅璟也提到,「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希望讓強化學生的生涯探索與多元學習,但高職生的興趣探索早在國三定向,學檔僅適用在普通型高中,而非技術型高中。她認為,高職端的學檔制度需要重新溝通與改善,而非直接將普高制度,直接套用在技高。

六、校園晤談空間竟在走廊、教室 近四成學生有意願使用心理假

青少年的情緒議題備受各界關注,學生若心理不適,「請假喘口氣」也成為體制內的新選項。目前台灣已超過18所大專校院,開放學生請不須檢附證明文件的「身心調適假(心理假)」,今(2024)年3月起此制下延到高中,現有42所高中試辦。

但在 EdYouth 調查中,高中校園的晤談空間,多半是在走廊或教室進行,多數學生對晤談空間的滿意度僅是「勉強滿意」。也有學生擔心,在走廊或教是晤談相當缺乏隱私,在走廊與教師晤談,甚至會招致異樣眼光,因此有必要設立具有隱私性且貼近學生需求的空間。調查也顯示,有六成學生同意「相信校內有老師能傾聽、接納自己」。

調查顯示四成學生非常有意願使用心理假,卻也有學生在訪談中提到,請假之後,可能會影響學科進度的學習,也擔心會受到異樣眼光、影響全勤,或是被師長「過度關心」,顯見學生對於求助仍存在疑慮。鄭雅璟建議,應強化發展性輔導措施,與學生協同舉辦具有創意的心為活動,讓學生需求被充分考量。

青少年的情緒議題備受各界關注,學生若心理不適,「請假喘口氣」也成為體制內的新選項。國中生示意圖。楊煥世攝影

青少年的情緒議題備受各界關注,學生若心理不適,「請假喘口氣」也成為體制內的新選項。國中生示意圖。楊煥世攝影

展望一一八課綱 強化哲學教育、情緒教育、校園心輔

鄭雅璟認為應該要強化哲學教育、情緒教育。她說,哲學是許多學科的根本,哲學也是一種對知識的追求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能具備批判能力,「這才是我們真正該學習的素養」,希望哲學教育融入學科,讓學生被動轉為主動接收老師的知識。

另外,情緒教育也有推動的急迫性。鄭雅璟表示,依照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提出五項重點「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關係技能、負責任地做決定」。她說,情緒教育並非學科,但比起設立一堂情緒課,到了高中階段,應該是將情緒教育的概念融入生活。

鄭雅璟也說,校園心輔議題也應納入新課綱,增進學生身心健康,讓學生身心健康獲得重視。她也說,「好的教育,是除了學生好,教師也要好」,她希望118課綱能將老師、學生的意見,一起納入考量,讓利害關係人能溝通找到最適合的方案,有足夠的支持系統,才能讓教育變得更好。

教育部:報告建議相當具體 將持續搜集意見

教育部國教署專門委員黃懷瑩坦言,大學招生委員會發布「三重二不」的審查原則,但「當學檔遇上考試,很多理想就會出現變動」。他強調,會持續向高中宣導,也擔憂「若遇到考招,會怕變成軍備競賽」。

針對多元選修,黃懷瑩表示,目前國教署已有偏鄉專案計畫,可以跨校共聘、聘兼課老師、業師,未來除了偏鄉以外,也將思考是否觸及一般地區的社區高中。至於其他報告建議,後續會放入118課綱研究報告中。

(責任編輯:劉映均)

加入翻轉教育LINE好友看好文

延伸閱讀:

113學測,有讓108課綱變更好了嗎?聽聽第一線學生的聲音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4
  • 啓川 (品睿)
    改的亂七八糟
    06月14日12:50
  • Gine
    到底在探索什麼?書都唸不完了。好,說要探索,是在探索工學院哪個系是嗎?難道會讓小孩探索中文系、哲學系?先問自己,當小孩說他喜歡社會、中文、哲學,你會說什麼?
    06月15日02:02
  • 筱凡<安秦+凱允>
    學習歷程檔案 真的有必要續存?
    06月15日03:29
  • 吳宥潔
    一星期一堂的「本土語」,就是個令人無語的廢課,師資也不夠,找一些阿公阿嬤來上課,學生沒在聽,秩序也管不住
    06月14日23:3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