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你對食魚教育知多少?「從洄瀾到黑潮」2024花蓮食農博覽會從永續海洋出發、展現花蓮震後韌性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10月23日16:00 • 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郝致琪

食農教育在全球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也已於2022年立法通過《食農教育法》。花蓮縣作為蟬聯3屆「食育力五星城市」得主的食農資優生,在食農教育上一直不遺餘力,2024年延續前兩屆的成功經驗,於10月24日至27日在花蓮文創園區舉辦第3屆「2024花蓮食農博覽會」,為台灣的食農教育的實踐樹立典範,並提供大眾更多食農資源和接觸管道。在開幕典禮中,花蓮縣縣長徐榛蔚和與會嘉賓攜手進行注水儀式,象徵為農漁產業注入活力、讓食農教育湧流不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以「永續漁業」、「食魚教育」為主軸 匯聚逾40單位共推永續海洋教育

花蓮縣自2022年開始辦理食農博覽會以來已邁入第三屆,第一屆時率全台22縣市成為首個舉辦食農博覽會的地區,展現了花蓮對食農議題的重視和推廣的企圖心;第二屆時與國際接軌,師日本與歐洲作法並交流經驗;第三屆從國際拉回在地,將議題鎖定於食魚教育和永續漁業,除花蓮地方組織之外,也邀請到了全台關注海洋保育及友善漁業的組織與產業代表,攜手推動永續漁業的發展。現場匯聚了來自全台超過40個推動食農、食魚教育及永續漁業的單位,如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康善基金會、家樂福文教基金會、花蓮縣海洋生態保育協會、海湧工作室有限公司及中華鯨豚協會等,共同展示各界在食魚教育的投入與成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花蓮食農博覽會現場攤位以多元形式推廣食魚教育,不僅有桌遊、知識撲克牌能在玩中學習食魚知識,還有以鰹魚骨燻製成的琴酒,大人小孩都能滿足。(郝致琪攝)

定置漁網、保種復育、全國最大有機雜糧種植面積!永續農業強化花蓮災後韌性

花蓮坐擁好山好水、自然資源豐富,在食農教育上一直以前瞻縣市自我期許。徐榛蔚表示,永續是花蓮的日常,農業更是花蓮發展的最大引擎。博覽會現場展示了定置漁網模型,讓大眾認識到「抓大放小」、以使海洋生態資源生生不息的重要性。此外,在永續農業方面,近年來花蓮的有機雜糧耕種面積已達到全國最大,其中有機黃豆產量足以供應花蓮學童每個月喝3次豆漿,期望能讓學童和土地一同成長茁壯。

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表示,永續是花蓮的日常,農業更是花蓮發展的最大引擎,本屆食農博覽會以食魚教育為主題,希望提升大眾對永續海洋的認識。(童伯祥攝)

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楊大吉指出,早在《食農教育法》上路之前,花蓮就已開始推動食農教育,而花蓮農改場也與部落合作進行作物的保種復育,即便歷經不測之災,也不斷透過各項工作強化花蓮在地震後的韌性,表示「花蓮依舊美好」。花蓮縣農會理事長俞國基也說道,花蓮在0403地震後對交通造成了不小影響,而沒有交通就沒有產業,花蓮的3大產業核心——觀光、農產食材、水泥砂石等原料皆相當倚賴北部市場,當交通中斷後就會影響到人和貨物的進出,因此期待能透過食農博覽會帶動花蓮產業的復甦。

有吃、有玩、有收穫!寓教於樂的食農體驗拉近人與農的距離

花蓮食農博覽會合辦單位《食力》媒體總編輯童儀展表示,《食力》作為飲食媒體長期關注台灣飲食教育發展,其感嘆,隨著都市化發展和時代更迭,現代學童由從前的「沒吃過豬、也看過豬走路」反過來變為「沒看過豬走路、也吃過豬」。當農業離一般民眾越來越遠,食農教育也越趨刻不容緩,因此本屆食農博覽會策劃以食魚教育為主題,企盼能讓民眾除了平時在餐桌上吃到魚之外,也能更認識食物生產的前端。

在4天博覽會期間,除了能收穫食農教育知識、認識花蓮在地農產品,現場還安排了豐富的免費體驗活動,包括桌遊體驗、傳統敲魚乾體驗、米食體驗、浮球彩繪、海玻璃彩繪、香草拓印,大人小孩皆能盡情享受並滿載而歸,歡迎民眾把握機會蒞臨參與。

花蓮食農博覽會設計了多種互動展區和攤位,讓學童能在趣味中學習豐富的海洋教育知識。(童伯祥攝)

2024第3屆「從洄瀾到黑潮」花蓮食農博覽會
時間:2024年10月24日(四)~10月27日(日)
地點:花蓮文創園區第十一棟 戶外F區(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44號,靠近民國路一側)
入場:免費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從田間到餐桌 花蓮食農博覽會邀集破30個攤位 推動永續食育與實踐環境保護
食農教育也包含海洋生態保育與鯨豚守護? 花蓮食農博覽會力邀全台知名單位 打造更深刻的海洋教育體驗
2024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盛大頒獎!4大五星城市宜蘭、台東、嘉義、花蓮從各地特色出發、盼食育種子遍地開花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