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子業斜槓進入E-bike產業,佳世達明基集團中的一員、達方,靠兩大模式殺出新的一條路。
「人家都說自行車產業容易創業,但活下來,才是最難的。同業也要看你活到第三年,才相信你是『可能』玩真的!」談起這段六、七年前從電子業斜槓進入到E-bike產業的過往,達方董事長蘇開建依舊眉飛色舞。
龜山工業區裡與欣興、台達這些零件大廠比鄰的達方,走出一條直面消費者的自行車品牌BESV。敞亮的大廳裡,BESV的E-bike一字排開,從折疊車、淑女車、公路車到登山車,外觀流線俐落,不輸任何一家成車大廠。
達方做為佳世達明基集團的一員,只比1996年成立的面板廠友達晚一年,資本市場對這個名字卻陌生不少。其實,它在資通訊產業高速發展的時代,就已是鍵盤、背光等零組件的霸主,卻無奈營收在2010年達峰後,隨著個人電腦市場停滯,慢了下來。
直到愛運動的蘇開建,一回帶著員工騎腳踏車,發現上坡時大家都看著地上騎,不只體力透支,更無暇顧及沿路的美景,讓他想到「如果有電動助力,那該有多好!」經過市場調查,他更相信,這個百年產業巨變的時間已經到了。
從經營的角度看,達方在包含E-bike在內的綠能營收占比,已從三年前8%,翻倍成長到32%,為集團貢獻近百億元營收。
【達方小檔案】
.成立:1997年
.董事長:蘇開建
.資本額:28億元
.員工數:約10000人
.E-bike事業版圖:達瑞(BESV)、世同(組車)、統達(電池)、太宇(車架)從零組件、三電系統到整車組裝、品牌全方位的E-bike產品
.營收:2021年280億元(綠能事業32%)
蘇開建預估,今年(2022)綠能事業占比將上看四成,與自行車雙雄捷安特、美利達的E-bike相比,也已是市場排名第三的關鍵玩家。
模式一:大艦隊模式,傳產、科技跨業垂直整合
蘇開建自評,達方切入E-bike的優勢,在於過去腳踏車屬於機械製造業,對「帶電」的技術未必熟悉,有些機械工程師甚至一碰到電就怕,相比之下,達方出身科技製造業,電子化、智能化從Day 1就是達方DNA。
此外,台灣是自行車王國,成車品牌已發展40年,達方有機成長可能太慢,不如截長補短,與腳踏車供應鏈「強強聯手」。
因此達方不只從本業的電源、電池零組件切入,也積極在自行車產業尋找合作夥伴,以2019年入主組車廠世同為濫觴,次年收購電池廠統達六成股份,2021年再收購車架大廠太宇,逐步擴大在自行車產業的影響力。
從電子業角度來看,達方此舉儼然有母集團佳世達「大艦隊」模式的影子,對自行車產業而言,則像當年自行車雙雄放下歧見共組的A-team。
蘇開建強調:「不是科技業一進來,就要把他們(腳踏車業者)淘汰掉,重要的是合則兩利,一起找出路。」
蘇開建以2018年收購的天線廠詠業為例,相互協力之下,今年詠業一上市,股價就翻3、4倍,被外界譽為集團「小金雞」。
探究原因,達方在科技業有財務、管理的經驗,就幫了不少忙,詠業先例一開,不只母公司達方獲益,也讓更多的合作對象心服口服。
模式二:開放平台,爭取出海口最大化
在蘇開建「對內精實,對外策略聯盟」的架構下,不只在國內供應鏈結盟,面對讓不少零件業者如鯁在喉的Shimano等大廠,達方則選擇與巨人共舞,靠著認證與差異化,成為Shimano販售E-bike套件時,少數指定的電池供應商。
電池、電控,甚至是智能控制軟體,是蘇開建口中的「最大公因數」,在與腳踏車品牌廠、系統廠都合作的前提下,達方艦隊的E-bike零組件,得以最大化市場出海口。
「Shimano把我們當做個『咖』(有份量的業者),動力套件一起design-in,讓我們生意大有斬獲,」蘇開建直言。
從零件到系統整合,再往品牌端前進,達方雖然近年以自有品牌BESV,在台、日開出直面消費者的概念店,但其實所追求的,卻不是真要與既有成車品牌競合。
蘇開建解釋,BESV真正重要的是透過跟消費者互動,得知使用需求,更好的服務2B客戶,另一方面也透過成車產品,展示達方系統,在供應鏈中,打開知名度。
「最早我們就把E-bike的電池、電控都塞進車架裡,讓腳踏車業界直呼我們是異類,卻又不得不感到驚奇!」蘇開建坦言,一路走來,無論是自行車業者,還是電子同業,大家都一度看不懂,貌似什麼都沾一點的達方,到底要做什麼。
單憑電源供應器,達方大概很難做贏台達、光寶;單憑電池,以達方的規模,大概也很難挑戰新普。蘇開建一句「我們懂得割捨」,是無奈,但也是達方得以立足的策略。
鎖定獨特的應用市場,孤獨的路走到現在,達方模式已成為眾多電子業者切入E-bike市場時取經的對象。不論是,服務成車品牌也好,為Shimano的套件作嫁也罷,達方在E-bike領域靠ODM、OEM做大市場,「有捨才有得」的路線已經愈來愈清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