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他持續右側鼻塞竟是罕見癌症!從鼻孔進行手術成功切除 不影響外觀還保留嗅覺

健康2.0
更新於 12月13日10:27 • 發布於 12月15日16:00

45歲陳先生曾切除過鼻腔腫瘤,但因病理報告不明所以不以為意,後來持續出現右側鼻塞、流膿鼻涕,檢查發現竟是罕見「顱底嗅覺母神經細胞瘤」。台北榮總內視鏡顱底手術團隊以「經鼻內視鏡顱底手術」,成功切淨腫瘤,並保留單側嗅覺功能,達到根除腫瘤、嗅覺不喪失的目標,讓他再次品味人生香甜。

右側持續鼻塞竟是罕見「顱底嗅覺母神經細胞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收治病例的北榮鼻頭頸科主任趙勻廷表示,陳先生之前在桃園接受鼻腔腫瘤切除術,但病理報告不明,所以失去警覺,但後來持續有症狀,包括右側鼻塞、鼻膿、額竇跟鼻竇都發炎而在北榮桃園分院就醫,內視鏡下明顯看到鼻腔腫瘤,診斷為「顱底嗅覺母神經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因此轉至北榮接受後續治療。

要保留嗅覺成手術大挑戰

趙勻廷表示,患者術前右側鼻腔腫瘤約3*2公分,影響到顱底範圍和嗅覺神經,因患者希望術後能保留嗅覺,不過嗅覺神經在前顱底處,要設法保留嗅覺且不影響治療是一大挑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兩人四手從單側鼻孔施行「經鼻內視鏡顱底手術」

趙勻廷與神經外科王緯歆醫師合作,為陳先生施行「經鼻內視鏡顱底手術」。兩人四手從單側鼻孔進入,清除鼻腔及顱底腫瘤。手術中,為了確保完全根治,進一步切開腦膜並移除嗅神經,徹底清除可能蔓延的腫瘤細胞;同時利用自體脂肪、大腿筋膜與鼻中膈黏膜瓣,在單側鼻腔內重建顱底缺損,以多層次修補的方式達到腦脊髓液滴水不漏。術後陳先生再接受放射治療,追蹤至今長達4年腫瘤無復發且未完全損傷嗅覺功能,仍有部分保留,得以恢復正常生活,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患者術前腫瘤(左)在術後完全消失(右)。(圖/北榮提供)

多層次修補可避免腦脊髓液滲漏 這些情況才需要

趙勻廷強調,顱底修補通常會取患者自己的大腿筋膜和脂肪,比較堅韌。而是否需要多層次修補,則是看缺損位置、高風險滲漏或是大範圍缺損而定。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蕭正英表示,因患者顱底病理報告仍有風險,術後放射治療為了保護兩側神經,放射線的劑量分布在可疑區域加到最高,同側其餘區域次高,對側風險較低所以採低劑量。

嗅覺功能保留並不容易

王緯歆醫師表示,北榮10年來顱底手術的技術跟數量都達到國際水準,不是只有求生存,也重視患者生活品質,尤其嗅覺保留不容易,不只牽涉到神經保留,還有嗅絲與鼻腔黏膜的保留,同時要兼顧清除腫瘤組織。趙勻廷主任在嗅覺研究領域具有豐富經驗,曾至德國進修嗅覺科學,並在團隊中致力於術後嗅覺功能的保留。

嗅覺母神經細胞瘤發生率僅250萬分之一

嗅覺母神經細胞瘤是長在鼻腔當中的惡性腫瘤,相對罕見,約占所有鼻腔腫瘤的3%,每年總體發生率約250萬分之一。腫瘤源於鼻腔頂端的嗅覺神經上皮,特別容易沿嗅絲穿過顱底到達顱內,侵犯鄰近的腦與眼睛。

40~60歲較好發嗅覺母神經細胞瘤

而嗅覺母神經細胞瘤任何年齡皆可能發生,尤其好發40~60歲成年人,常見症狀包含流鼻血、嗅覺喪失、鼻塞與鼻部疼痛、膿鼻涕等。且因嗅覺母神經細胞瘤常侵犯雙側嗅神經,通常採用雙鼻路徑進行前顱底廣泛切除,但往往需犧牲嗅覺功能。因陳先生腫瘤僅涉及單側顱底,才可以進行嗅覺功能保留,最大程度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趙勻廷也提醒,如果是鼻竇炎,通常會雙側鼻塞,如果只有單側持續鼻塞,就要提高警覺。

王緯歆也表示,北榮從2015年以來,顱底手術超過900例,是國內數量最多、技術最成熟的團隊。其中一半是腦下垂體良性腫瘤,另外一半是顱底惡性腫瘤、修補腦脊髓液滲漏或鼻腔眼窩相關病灶。

◎ 圖片來源/北榮提供
◎ 諮詢專家/趙勻廷醫師.王緯歆醫師.蕭正英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73歲老台商抗癌成功!忍8年不回診惡化成攝護腺癌 接受這治療腫瘤全消失

柯文哲最擔心的事發生了!陳佩琪曝92歲柯爸惡疾轉移「肺積水」醫:第四期了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