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動復興「醣」經濟的大旗,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再提出「斯土為本」的概念,從「醣」出發來助攻 2050 達成淨零排放,因為「醣」來自孕育生命的農林土地,當農業剩餘物回到土壤轉化成有機質,內含的腐植質可固存碳,造就陸地生態系的農地、森林、竹林藏有龐大碳匯,可用來中和全球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蘊含將近百年知識力量的中央書局,由永豐餘學院與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循環台灣基金會聯合舉辦的「農業的醣經濟」科技論壇中,何壽川以「農業的醣經濟」為題,重新介紹「醣」的無可取代性,以及「醣」如何成為淨零碳排的關鍵所在,因為政府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但現在能做的就是從農地、森林、竹林來中和。
「醣」經濟助攻 2050 淨零排放
何壽川分享,「醣」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可再生資源,來自孕育生命的農林土地,並以各種形式作為「材料」或「能源」使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當光合作用產生了土壤表面上的樹木、食物、燃料或纖維時,人們卻往往忽略所有的有機碳匯都在土壤當中。在有機質佔 1% 的情況下,每公頃土地裡二氧化碳存量是 47 噸,而表土測量到的有機質在存量的 1% 以下,若有 1% 以上代表很不錯。
▲ 表土的有機值比例越高,通常代表著更大量的土壤有機質埋藏,台灣目前耕地能測到的平均水平為每公頃土地有 47 公噸的二氧化碳存量。(Source:取自《農業的醣經濟》主題演講簡報)
唯一讓全世界醒過來的就是高爾夫球場,測量出的有機質竟然有 2%,代表每公頃有將近百噸的二氧化碳匯聚在土地中,因為若沒有匯聚有機質,土壤長不出好東西,所以看不見的東西比看得見的重要百倍,若土地都使用化學物質,那就會變得很貧瘠,只要有機質低於 1%,那想要做碳匯就是緣木求魚,聯合國 COP26 更將 Wood for Good 列為結論之一。
▲ 何壽川在演講中分享道,有機質的匯聚直接影響土壤的肥沃與貧瘠。(Source:科技新報)
土壤對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具有關鍵影響,何壽川接著說明,聯合國 2015 在 COP21 《巴黎氣候協定》中啟動「4 per 1000」,目標是每年將全球土壤有機質儲量增加 0.4%,作為對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但經過造林和海洋碳匯中和後,目前仍有 43 億的碳缺口待補償,而提升土壤有機質的三大策略,包括增加土壤中儲存的碳量、開發保護土壤有機碳的技術、改善退化的農業土壤。
農地、森林、竹林藏有龐大碳匯
回到 1961 年的諾貝爾獎,當年的化學獎得主卡爾文(Melvin Calvin),已經有能計算碳匯的公式,根據光合作用固碳化學式計算,台灣的農地、森林與竹林的碳匯條件豐厚,總計有 80 萬公頃的農田土壤有機質、220 萬公頃林相復育、18 萬公頃的竹林活化,預估一年有 6,300 萬噸碳匯潛力,而這就相當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規畫的碳匯目標數值,何壽川這麼說道。
▲ 台灣農地、竹林、森林擁有一年6,300萬噸的碳匯潛能。(Source:取自《農業的醣經濟》主題演講簡報)
至於實際的作法,何壽川則表示,農業剩餘資材循環運用,可以讓台灣 2050 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不再是夢,有鑑於台灣每年農業、食品加工業、家戶剩食、民生污泥高達 3,000 萬噸,若轉換成沼氣綠電,以 20MW 沼氣發電規模來看,推估 3,000 萬噸農業剩餘資材,每年可發電量達 55 億度電,占全台總發電 2,801 億度電的 2%,並可減少近 1,400 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何壽川更認為,農業過去是窮產業,因為真正拿到市場販賣的僅剩 5 成,其他都變成農業剩餘資材,甚至出現果蠅肆虐都無法處理,但若是加以轉化成綠電,或是液態可以做有機質、固態可以做再生燃料,真正做到循環再利用,所以台灣 2050 淨零排放一定要靠農地、森林、竹林的龐大碳匯來中和,而這些土地將成為下一代的「護國神山」。
綠碳、藍碳、黃碳潛力
論壇中邀請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以「循環經濟+新農業:新土地文化的展現」為題,談到循環經濟的兩大危機就是線性經濟和慣性農業,只要線性經濟無法改變模式,那就無法達到淨零碳排,並要打破慣性農業的模式,跳脫舒適圈,從你我開始擔任大海魚群 15% 引領改變的人。
▲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提出淨零碳排的願景必須跳脫線性經濟與慣性農業。(Source:科技新報)
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柳婉郁,以「邁向淨零之自然為本解方」為題,談到邁向淨零排放需要以自然碳匯來解決,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森林的綠碳,再來是海洋的藍碳,最後則是農地的黃碳,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並強調有限的土地中,種樹的成本和效益遠遠大於種電。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雷鵬魁,以「國內農業副產物資源化之原料處理與供應研析」介紹農業副產物該以何種策略加以利用與發展,以及今年度國家未來科技獎得主,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副教授陳奕君分享「醣材料發展與智慧應用」,介紹纖維素及其衍生物的前瞻發展。
▲ 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左一)、林業試驗所所長曾彥學(左二)、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徐麗分(左三)、中興大學化工系教授李思禹(右二)及中興大學副校長黃振文(右一)針對台灣農業經濟進行研討。(Source:科技新報)
最後由中興大學副校長黃振文、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中興大學化工系教授李思禹、林業試驗所所長曾彥學、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徐麗芬,進行的綜合研討,更是談到林業的碳匯,還有竹林的碳匯潛力,並為真正翻轉農業,何壽川更是喊出要將所有建言作成白皮書,提供給相關單位深化農業資源。
永豐餘五大實踐路徑
永豐餘各事業單位在「醣」經濟發展,已有五大實踐路徑,首先是再生循環材料,中華紙漿已建構出製漿造紙業的全循環藍圖,從土壤出發,有機質改良土回補地表,增加土壤生物多樣性;無重金屬的除草覆蓋紙蓆,可在作物收成後將有機質回歸大地,兩者搭配建構自然高儲碳的永續農業。
再來是 nPulp 農業秸稈全利用,永豐餘以糧食副產物的稻麥稈作為原料,利用無化學添加的生物製程產出秸稈生物漿 nPulp,再經加工製成如育苗盆、雞蛋盒、緩衝包材等產品,為農業在醣材料應用創新又可行的運用實例,其中來自 EarthShift 的正面肯定,nPulp 於溫室氣體排放盤查結果,將作為未來碳權取得評估依據。
▲ 無化學添加生物製程製造出的 nPulp 稻稈漿,經過加工後可以成為日常用的育苗盆、雞蛋盒及緩衝包材等產品。(Source:科技新報)
第三是蔬果包裝用紙,新川創新開發的「蔬果保鮮紙」經內部實驗證實,可延長芒果的保鮮期達 2.5 倍,增加消費者賞味時間,並減少銷售通路因過期造成的經濟損失,至於第四則是綠色能源,永豐餘在造紙過程中,運用三階段菌相把關,把製程排放水中的有機物有效率地轉化為高濃度沼氣。
▲ 現場人員示範由 E Ink 元太科技盒永豐紙業共同打造的智能電子物流紙箱,可重複使用及追蹤運送資訊的特性,兼具物流優化及環保永續的特性。(Source:科技新報)
第五是由 E Ink 元太科技和永豐紙業共同打造的智能電子紙物流箱,可重複使用、追蹤運送資訊,當中配備 2.9 吋電子紙顯示裝置和藍牙電子鎖,讓收件人在第一時間不用打開物流箱,就可以直接了解貨物運送中的歷程,並結合重力加速度記錄運送碰撞狀況,資訊及動態顯示在電子紙,同時回傳到雲端資料庫,至於溫度感測器,主要是當溫度超過運輸規格就會動態顯示到電子紙,特別適合冷凍物流、精緻農產品運送。
何壽川強調,面對戰備糧食安全和氣候變遷的挑戰,農業是根本,也是人類最富饒的資產,重新定義和建構新農業,讓其副產品能全循環利用,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就不會是這代人的夢想,而農業沒有廢棄物,全看現在怎麼引導新的一代人走向永續循環,期望「醣」經濟建立起新農業文化,成為未來發展重要奠基的一百種可能性。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