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葉克膜和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資訊化 慈院、怡忠與成大簽署MOU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3年03月02日11:31 • 發布於 2023年03月02日11:31
花蓮慈濟醫院、怡忠科技、成大人工智能數位轉型研究中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開發全台首創「葉克膜和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資訊化AI平台」。(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與怡忠科技公司、國立成功大學人工智能數位轉型研究中心,整合臨床醫療、產業與學研單位,日前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開發全台首創「葉克膜和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資訊化AI平台」進行臨床數位轉型與自動化AI建模平台開發,希望能搶救更多寶貴生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合作備忘錄由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吳彬安、外科部部長張睿智醫師與怡忠公司總經理陸鵬舉、成大人工智能數位轉型研究中心主任王振興共同簽署。林欣榮表示,感恩怡忠公司、成大團隊將先進的AI技術帶進花蓮,期待透過三方合作能將這項首創的技術,從花蓮出發,推廣到全台灣、全世界。

葉克膜(ECMO)和體外心肺循環系統(CPB)是維持心臟、肺臟或肝臟等重大器官受損病患性命的精密且複雜的維生醫療設備,也是重症醫學治療非常重要的一環,能在關鍵的生死一線間,讓醫師向上帝借時間,為病人做出更多的醫療努力。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具備ECMO和CPB醫療專業人員的密度仍然很低且熟練的專業人員養成不易,為守護更多生命,由三方攜手開發的葉克膜和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資訊化AI平台,是全台首創的AI平台,可以進行臨床數位轉型與自動化AI建模平台開發。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三方共同投入專業人力,跨域整合物聯網技術、人工智慧與臨床醫療經驗,攜手開發一套智慧化的重症病患臨床醫療管理系統,記錄病人從開刀手術過程至加護病房期間所產生的相關資料,使重症病人在最危險的階段,能即時且動態記錄生命徵象、醫療和護理處置、醫療檢查等數據,並建立在雲端數據資料庫,透過自動化AI平台自動生成預測模型或輔助醫療決策的系統,進行預判或警示提醒,讓醫師或護理人員能提早作醫療處置的預防,降低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改善病人術後恢復狀況,進而提高病人存活率。

此創新研發獲得國科會為期3年的產學計畫補助,期待在導入臨床應用後,不僅能簡化醫護人員繁瑣的工作流程,並降低失誤生成的風險,讓醫護人員能更專注於專業上,同時也可提升病人照護品質,加速術後康復速度。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