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廈門對台灣人最友善?搬出60條優惠還有「超國民待遇」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18年10月12日15:45 • 發布於 2018年10月02日02:42 • 邱莉燕

當兩岸還在為「居住證」背後是否隱藏政治意圖而對壘之際,台灣民眾在大陸申報居住證的腳步並未停止,其中廈門更已成為申報最多的城市。截至9月18日,廈門市共有3129名台灣民眾申辦,高居大陸各大城市之首。

為何超越北上廣深,或可歸功於當地政府的決心。廈門與金門遙望,近幾年來一直都是最用力推動惠台政策的城市之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自從大陸國台辦於今年228公佈「惠台31條」,廈門就率所有城市之先,推出「廈門60條」,對台胞台生台商讓利的範圍更廣。最讓當地台胞有感的是,是得到比照大陸居民待遇。

來到當地知名的鼓浪嶼輪渡碼頭,今年4月起,到廈門考察的一位台商就發現持台胞證可走市民通道。「以前台灣人都要走外地遊客的遊客通道。」票價從35元人民幣降到8元,隨行65歲以上的銀髮族則免費,島上很多博物館門票也只要半價。根據廈門市台辦統計,截至9月18日,憑台胞證從市民通道前往鼓浪嶼已超過2萬人次。

提供津貼給台灣人「來真的」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去年從廈門集美大學畢業的台生韓生(化名),受惠津貼更含有不少「真金白銀」。韓生今年3月開始在廈門實習,適逢60條公布,還可領到實習補貼和每月500元人民幣的租房補貼(限1年)。如無意外,韓生預計實習期間可領3500元人民幣,「我打算拿這筆錢作為台灣自駕遊的旅行基金,」他說。

已到廈門工作10年的台灣高科技人才謝一才(化名),因為廈門的「海納百川」人才計畫,可能領到的津貼更驚人。他在一家LED公司任職,2017年申報廈門市人社局「台灣特聘專家」的資格申請表,年底時被告知通過「初試」,旋即進行專家答辯,由一群大學教授、科技專家「口試」,在2018年初獲選,今年6月領到一張證書。

這張證書附帶的「含金量」頗高,他什麼都不必做,就可以每年領20萬元人民幣的補助,一年領一次,最多可領5年、領到最高100萬元人民幣。假使他當時被評為「特別優秀」,還可提高到每年30萬元、總計最高150萬元人民幣(約750萬台幣)的補助。

網羅未曾踏足廈門的「台灣首來族」

圖/有許多台灣人還沒有去過大陸。圖為廈門車站,示意圖。

仔細研究廈門60條,可分為五大類,涵括經濟、社會、就學、就業創業與生活,分別針對台資企業、台灣學生、台灣社會人士給予優惠。主旨有二,一是將台資企業視同內資企業,二是提供台灣人等同廈門市民的待遇,既融入了中共十九大及惠台31條的基本精神,更增添了廈門特色。「廈門60條的意義不僅在於60條的內容本身,」廈門市台辦主任黃河明指出。

大陸國台辦曾做統計,台灣人民還有2/3從沒去過大陸。為此,廈門提出了「首來族」方案。透過代辦單位聚集「首來族」,多為年輕人,往來機票食宿皆由廈門政府補助。廈門市台協會長吳家瑩便發現,4、5月到廈門的台灣年輕人猛然多了數百位,原因便是補助。「若沒有這些補助,你來這邊考察,自己花費要好幾萬塊台幣,」吳家瑩說。

廈門市集美區更提出「萬人計畫」,將「首來族」年齡拉低到小學生。仿照歐美遊學規劃,針對小學生和中學生開辦各式各樣研學營,邊學邊玩,吃住機票由集美區包辦。考慮到學生非寒暑假期間,連續請假五天有困難,研學營安排的是三天兩夜,星期五晚上入住,星期天下午離開,不耽誤上課。

不只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報名,還可以家長與子女一起申請,一家三口(或四口)齊赴研學營,統統不需自費。「力度真的很大!」吳家瑩感嘆,類似的行程,自費的話每人至少3000元人民幣。今年6月8日,兩岸青少年研學營在集美區開營,200名一起學習「中華六藝」的禮、樂、射、御、書、數,代表廈門60條是「來真的」。

公租房的「超國民待遇」

吸引台灣人過去後,下一步是把人留下來。為此,廈門又推出新政策。一是開放台灣人租賃公租房(類似台灣的社會住宅),一是開放台灣人參與大陸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且在需要退保時,可一次性支取帳戶餘額。

長居廈門23年的資深台商吳家瑩指出,廈門居民想住租金比較便宜的公租房,通常要排隊兩、三年,但是台灣朋友只要一到廈門落地就能申請,堪稱「超國民待遇」。

廈門台辦的微信公眾號披露:陸陸續續已有台青入住公租房。一位當地工作台青分享,他以前租單人套房就要千元人民幣,現在,他與另外兩位台青合租一套三房一廳的公租房,每月租金加物業費共1000多人民幣。

另一個廈門首創的惠台開放,是台灣人在廈門買房子可以貸款,載明於第52條。

除了個人,廈門台協會長吳家瑩所創立的公司也是受惠者。因為只要聘僱台灣人的企業就可得到獎勵。以吳家瑩廈門佳好建材為例,每僱用一位台灣人,平均每月可獲得交通費與住房等獎勵金2800元人民幣。同一家公司僱用10位台灣人以上,政府將給予的補助一年約100萬元人民幣。吳家瑩今年便計畫再招聘37位國貿和現場管理人員的台灣籍員工,「沒經驗也沒關係,」他笑說。

圖/許多廈門人想申請公租房都得等2~3年,但台灣人一落地立刻申請就有,堪稱「超國民待遇」。

278位台灣人競當「村主任助理」

廈門60條甚至提供台灣人深入當地鄉村鄰里,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基層職位,近似於台灣的里長伯,已有45位台灣人受僱。「在廈門的這份工作,是我進入職場以來最舒服的狀態,」廈門第一位台灣社區主任助理李真(化名)說。

擁有碩士學位的李真,曾在台大城鄉發展基金會從事規劃師。2014年,廈門展開「美麗廈門鄉村建設」,李真便跟著團隊進駐海滄區的青礁村,負責農村復興。8個月後,合作結束,但李真自願多留3個月,沒想到這一留就此不想離開,便由區政府以「購買服務」的合約,聘為台胞社區顧問。

李真住在鄉下,經常到村民家裡走訪,並對村子的公共建設獻策,還推動了社區書院,服務精神深受認可,2017年新創「村主任助理」的職銜給她。廈門市台辦主任黃河明透露,從李真的貢獻得到啟發,海滄區去年又聘請了7個台灣人擔任社區主任助理,平均每月薪資1萬人民幣。今年又再釋放出37個同樣職務,報名的台灣人竟多達278位。

當大陸各城市如同廈門市般,不斷對台灣人提出各種優惠與惠民誘因時,台灣仍必須不斷壯大自己的競爭力,鋪好產業與人才出路,否則到大陸「找出路」的台灣人,可能還會愈來愈多。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