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精神復健機構好鄰居,搭起精神病人回歸社區的橋樑。

勁報
更新於 2019年06月24日08:06 • 發布於 2019年06月24日08:06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 「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引起極大迴響,也突顯精神病人在社區中的弱勢,劇中民眾誓死反對精神復健機構設立,過程中不乏暴力阻抗更透過媒體渲染讓民眾甚覺精神病人為暴力攻擊的表徵,而主流社會一般大眾對精神病人抱有歧視,是主要的不利因素,即使少數民眾願意接納,但多數仍因對精神病人不了解而排斥。

今年44歲的阿卉 (代名),專科畢業後出現幻聽、幻覺及攻擊行為,工作時一直受症狀干擾無法久任,經過家屬協助就醫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阿卉沒有病識感,因不規則服藥病情不穩反覆出入院不下10次,這8-9年間家屬乏力照料、手足對阿卉更是排斥,故由醫院安排至復健病房,在病房中因為幾次職訓就業使阿卉有了工作動機,再輾轉媒合至康復之家進行工作訓練。初入機構阿卉人際互動差,沉浸在自己的症狀中,常常自言自語,工作人員不厭其煩的跟阿卉討論用藥、設定工作目標、增強工作動機,並媒合參加醫院清潔團隊,三年餘阿卉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重新定位自己,目前已可穩定從事外院事務員工作,並在家屬期待下成功返家生活;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附設樂禾康復之家負責人柯錦雀表示:「每個康復者我們都視如己出,看著他們從混亂到穩定甚至可以回歸社區,我更確定精神復健機構有存在的價值及必要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精神復健機構服務對象為經專科醫師診斷需精神復健之病人,機構相關專業人員應評估服務對象個別需要及功能後提供適合服務,並協助定期接受就醫治療。臺南市共15家精神復健機構,其中2家為社區復健中心(日間型)、13家康復之家(住宿型),總服務量為581人。機構不僅提供模擬〝家〞的舒適環境及多元專業的服務,透過生活、人際互動、社區融合活動、工作訓練…等提升康復者自我價值,更可以讓康復者在限制最少的半保護性環境中接受就醫、就業等復健訓練,使康復者成功並穩定回歸社區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心理衛生白皮書中指出,對罹患精神疾病者而言,最理想的治療場所為病人最熟悉且最少束縛的環境。而精神康復者的精神醫療與復健必須以回歸社區生活為最終目標,協助精神康復者在有自信、有尊嚴、有選擇的精神醫療環境下,學習了解精神疾病症狀,與症狀和平共存。社會上普遍對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仍舊與不定時炸彈或暴力、攻擊作連結,使得精神病人始終被歸類於社會上較弱勢的族群,還得承受汙名的沉重壓力,也因此精神病人及其照顧者常因社會輿論而遭歧視,顯見他們精神在社區中生活之不易。研究指出精神病人可透過穩定治療有效控制病情,更有多數病人可回歸社區穩定就業、就學,文明時代的我們更應運用『五心級』照護來接納、包容精神病人(用心、關心、愛心、耐心、安心),扭轉對精神病人之刻板印象,建構友善及愛的環境,讓病人回歸正常生活。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