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辦門號被拒絕? 為何會被列入電信業者的黑名單呢?

電腦王阿達
發布於 2018年11月28日13:19 • 小丰子

日前有網友向蘋果日報申訴,疑似遭台灣之星列入黑名單,導致雙11當天雖成功登入,卻被系統阻擋沒法辦新方案,痛批台灣之星:「根本是詐騙!」。

由於台灣電信服務是先享受(購機補貼)後付費的機制,長期以來,電信業者都有所謂【黑名單】的機制,確保債信安全並防堵奧客。什麼情況會被電信業者列入【黑名單】呢? 以下作一說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片來源: 蘋果日報

 

1.電信業者的黑名單機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確保債信安全並防堵奧客,申辦人與受委託人各家電信名下均欠費、超過門號上限數、違反規章契約或是債信/客訴高風險客戶 ,都可能被列入拒絕攜碼移入或新辦的黑名單內。

電信業者在拒絕攜入或是申辦網頁通常會顯示該申辦證號「欠費狀況」、 「限直營門市申辦」、「風控名單」、「超過申辦上限」、「xx天內有攜出紀錄」…,其中被列入”限直營門市申辦”的狀況較為複雜,通常門市人員與客服人員往往無法確實回覆,容易引起申辦者不滿。

圖片來源: 網路

 

2.被列入電信業者黑名單或拒絕申辦原因:

A.欠費:

申辦人名下(身分證號)或是因是法定代理人/委託代辦人有其他門號發生欠費未繳記錄,就會自動被列入黑名單,無法申辦或辦理門號攜入。用戶須繳清欠費或違約金,才”有機會”可以重新獲准申辦。

各家對申辦者與受委託人名下欠費停話規定是不一的,台灣大哥大只會針對該欠費號碼停話,中華電信門號若在同一轄區營業處申辦就會遭連帶停話且可能無法在該營業處申辦任何中華電信服務(如市話固網/MOD…),其他業者大都會針對該證號名下電話號碼都停用且無法再申辦。

要解決列入欠費黑名單只有乖乖繳清欠費及違約金一途,若是門號被盜辦或是該欠費已經外包給債權公司,若要恢復申辦資格必須與電信業者協商。

 

B.限直營門市申辦(風控名單):

電信業者基於風險考量,有些高風險風控客戶無法在電信業者網路門市或是實體通訊門市申辦,該申辦者申辦時,電信業者的申辦系統會出現”限直營門市申辦”、 ”風控名單”等等註記。

申請人、法定代理人/委託代辦人被電信業者列為”限直營門市申辦”、 ”風控名單”等等註記的原因通常有四:

a.攜出跟停用率太高:

b.帳單之前有遲繳太多次(通常是半年內)

c.網路用量異常

d.常進線主管機關或客服客訴

 

因各業者風控標準不一,是否被列入高風險名單,端視業者自由心證。因這四項拒絕問題相當敏感,電信業者往往不會明說。帳信高風險用戶可能會被直營門市人員要求改辦必須高預繳的方案;常進線主管機關或客服客訴者若是客訴訴求常是收訊問題則會被要求先試辦七天免費試用及簽訂收訊切結書,方可被受理申辦:若是網路用量異常大用戶,目前各電信業者營業規章本來就對於網路用量異常者就有封殺條款,請神容易送神難,所以電信業者針對有網路用量異常有前科紀錄用戶擋在門外且拒絕回應的做法,只能盡在不言中。

 

C.申辦人申辦資格被限制:

為防堵門號換現金或是假攜碼/拆舊辦新,若申辦者名下超過該業者規章的門號上限數、近期有門號攜出紀錄或是違反規章契約問題(有盜辦紀錄、被警政系統註記…),都可能被電信業者申辦系統直接限制,無法受理申辦。其中,近期有攜碼移出紀錄部分,台灣之星申辦系統針對名下門號60天內有攜出紀錄會直接拒辦,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申辦系統則針對30天與90天內有攜出紀錄客戶會出現警示,雖然仍可以申辦,但受理店家將會被業者罰款,所以有些店家會因此拒辦。

另外,若申辦人的戶籍是登記在戶政事務所(遊民)或申辦者疑似是心智障礙者,通常也會被拒辦。

 

【事出必有因】。台灣電信業者競爭激烈,電信業者通常不會平白無故拒絕用戶申辦或攜入。只是想要享受台灣電信業者「先享受、後付費」的用戶,要愛惜羽毛,不要產生欠費、門號經常過戶/攜出、愛無端客訴,否則被電信業者列入「拒辦黑名單」也是適得其所的下場。

圖片來源: 網路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8
  • 蔣凱全
    原來是奧客啊⋯⋯
    2018年11月28日14:23
  • Ben
    有時候電信服務的確非把問題點說明。 導致客訴案件,大部分也是電信本身的問題⋯ 以目前費率金額差不多的情況下, 當然選擇收訊服務比較好的電信⋯ 台灣電信那麼多家,其實電信本身不改進遲早被淘汰。 只打價格戰只是短期勢利而已⋯
    2018年11月28日21:29
  • steven
    這樣的方案,有如此容易申請到嗎~傻孩子
    2018年11月28日23:04
  • 牽線人
    不一定,有的是系統太爛,第四名的電信,尤其是網路門市出包率更大
    2018年11月28日17:16
  • ERIC-Chen
    88是打廣告的 188才是真推案
    2018年11月29日04:1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