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足球可說是僅次於世界盃之外,最受矚目的運動項目之一,和世界盃不同是,奧運足球對參賽球員有年齡上的限制,必須在23歲以下(允許每隊最多三人超齡),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年輕球員得到更多磨練的機會。
早期限制業餘球員參賽 各國足協自創應對策略
早期,奧運足球限制參賽球員必須是業餘選手,但是當時職業球員和業餘球員的區分並不夠明確,有些選手在奧運參賽期間,會收到國家足協的工資補助,違反了「團結、交流和志在參與」的奧運精神;也因為職業球員和業餘球員之間,存在球技上的差異,使得很多比賽出現大比分的勝負,像是丹麥球員尼爾森、德國球員福克斯都曾在奧運足球比賽中,創下個人獨進10球的瘋狂紀錄,也使得比賽的公正性受到質疑。
職業選手參賽爭議 國足聯辦「世界盃」較勁
而且限制職業球員參賽的規定,也埋下國際足聯和國際奧會的心結,國際足聯在多次爭取開放職業球員參加奧運未果的情況下,索性自辦規模媲美奧運的國際大型賽事,也成為全球足壇四年一次盛會「世界盃」的源起。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開打,為職業球員提供等同於奧運賽事的舞台。這也讓國際奧會徹底和國際足聯撕破臉,讓1932年舉行的洛杉磯奧運,成為1900年以來,唯一一屆沒有足球項目的奧運會,由「美式足球」取而代之。
放寬球員年齡限制 梅西 內馬爾奧運場上顯身手
職業球員能否參加奧運的爭議,一直持續到1988年,國際足聯宣布23歲以下的球員可以參加奧運,隔年,國際奧會也同意這項決議。因此,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就明訂足球項目只要是23歲以下球員即可參賽,得益於這項規定的球員,包括當年義大利傳奇阿爾貝蒂尼,就連梅西也在2008年以21歲的年齡,參加北京奧運。隨著愈來愈多天賦異稟的年輕球員愈來愈多,像是巴西的內馬爾、法國的姆巴佩等明星球員,不斷嶄露頭角,未來職業足球員會不會像職業籃球員一樣,全面開放參加奧運,也讓球迷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