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有雷影評心得│《楢山節考》楢山之下,生存之重

yamMovie電影特區
發布於 2018年05月23日05:01 • 喬慕

《楢山節考》的故事源自日本古代的棄老傳說,1958年由木下惠介拍摄成電影。1983年,今村昌平執導此故事,並獲得了1983年的坎城金棕櫚獎。故事背景發生在日本古代的鄉村,人們為基本的生存苦苦掙扎,老人到了七十歲,就會被背上楢山,自生自滅。被譽為導演中的人類學者的今村昌平,在《楢山節考》中以細膩、寫實的特質展現出前現代的鄉村生存狀態。

今村昌平是日本新浪潮的重要導演,也是唯一兩次獲得坎城金棕櫚獎的日本導演(另一部獲獎作品是《鰻魚》)。今村昌平從小在黑市長大,家境並不寬裕,受到黑澤明的啟發才決定要拍電影。進入電影行業之初,陰差陽錯成為了小津安二郎的副導演。但是今村昌平並不欣賞小津安二郎的創作,兩人的觀念相差甚遠。小津鏡頭下中產階級安詳潔淨的生活,在今村看來就像是日本的「官方」電影,是與他自己的生活毫不相關的。今村要的是拍那些污穢的、下半身的、卻又有著動物般頑強生命力的下流生活,正如他所說,「我將書寫蛆蟲,至死方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電影中表現的一個重要議題是關於生存。當社會的最小集體——家庭的生存狀況堪憂,勞作收穫的糧食難以支撐過冬季,棄老的傳統因應而生。今村昌平不拍人性之美,他只力求真實。處於極度貧困中,求生成為了人們日復一日的勞作的唯一目的。人與動物並沒有太大差異,沒有辦法養活多餘人口,出於求生之無奈,丟棄老人、丟棄剛出生的男嬰,在這種背景之下其實都算不上什麼人性之惡了。但可以見到,極度貧困的生活中依然存有一些溫情與殘酷相交織,不是絕對的殘酷、不是純粹的自然法則、弱肉強食,還是有一些時刻,可能只是某些細節,能感覺得到溫馨和生機的展露。比如,做好棺材之後,人們驚訝地發現垂死的鄰家阿嫲吃過草藥又活力十足了。

今村昌平很喜歡表現性愛場景,這部《楢山節考》也不例外。不同於這個時代我們常常見到的浪漫愛的脈絡之中的性愛,或是以色情為目的的性愛,今村昌平拍攝出的性愛是生殖性的,是貼著土地的、在叢林中的,是與動物性相類似的。這或許也與電影所表現的生存之重相關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片出處:豆瓣电影 

日本重男輕女的社會規範,在這部電影中並沒有以我們想象中的方式出現。家庭會更期待出生的是女兒,因為女嬰可以賣錢,男嬰養不活只能丟棄。另一方面,鄉下的女人們確實沒有展現出日本主流傳統對中產階級女性要求的羞澀、柔弱的那種道德約束——婆婆與兒媳可以拿性開玩笑。電影的主角阿玲雖然年邁,但是比起同齡的鄰家阿公,身體健壯、有決斷力,對於即將面臨的死亡,始終不懼,冷靜而堅持。從這位堅強有力的老年母親角色身上,我們看到了何謂生生不息。

圖片出處:豆瓣电影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推薦指數:8分(滿分10分)

加入「yamMovie電影特區」LINE好友,隨時掌握熱門電影動態!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我是人,我反萊肉狂肉核食護食安
    台灣再低薪下去,就是真的是整個社會都會仿傚楢山節考的情節了
    2018年05月24日04:3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