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私校國中擠破頭 議員要求給公校老師多發揮空間

中時新聞網
更新於 2019年04月20日13:22 • 發布於 2019年04月20日11:33 • 甘嘉雯
市議員萬美玲關心私校問題。(甘嘉雯攝)

教改歷經25年,但市議員萬美玲痛批「走回頭路」,因為10歲的小孩要準備考私校,「補習班額滿,私校錄取率不到3成」,教育局長高安邦說,私校可能朝「升學」方向進行,遭萬痛批,公立學校乾脆全改回升學考試,不然「一位難求」。

萬美玲指出,教改是要讓孩子減壓,但教育制度竟走回頭路、開倒車,很多家長哭訴說,他們的孩子現在10歲就開始準備要考國中,「這是什麼情況?這就是私校法57條所衍生出來的亂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教改有減壓嗎?後來的12年國教、9年1貫、一綱多本、建構式數學,多到我想不出來的名稱跟花招,真的成功了嗎?」萬美玲說,高安邦是從學齡前幼兒教育到大學端都有經驗的局長、一個教育界的專家,問他有何看法。

高安邦表示,教改的出發點是在減壓,但是忽略到我們台灣社會的發展趨勢,不但有些地方沒有減壓,反而增加壓力,這是教改人士所始料未及的,也沒有評估到人口成長的趨勢,廣設大學至今發現是一個錯誤,澳洲的2500萬人口只有42所大學,我們人比澳洲少200萬,可是我們大學是他的10倍。

萬美玲說,近3年,復旦中學2017年錄取率只有22.8%,2018年23.7%,今年約莫也只有23.7%;至於新興高中、振聲高中也都沒有超過30%,在今年,率取率恐怕會更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高安邦說「公立學校設施比私校好」,但萬質疑,「擠破頭要去考私立學校,並非設備問題,而是公立跟私立正在不公平競爭基礎上,私立可以考試入學,公立不可以,起跑點明顯不同,經過考試篩選後,就「很有競爭力」。

萬美玲希望除了硬體資源外,師資培訓上再給更大空間與支持,讓老師有發揮空間,讓孩子的童年不要不快樂。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陳小華
    教改就是“誰叫你要改”,苦了小孩跟家長,爽了補習班跟出版社
    2019年04月21日00:36
  • ken
    改來改去 教改後學生並沒有比較快樂~
    2019年04月20日12:0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