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書摘】泡麵為什麼總是彎的?料理 vs. 科學:在廚房裡發現 136 個有趣又好玩的謎題!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10月13日13:29 • 發布於 10月13日03:15 • 上下游News&Market

烹飪即化學,料理的藝術便是無窮無盡的有趣化學變化。這本趣味橫生的著作解釋了食物及烹飪工具背後的科學原理,破解我們對食物的迷思。從荷蘭巧克力到邂逅香檳,從不沾鍋噴劑到光感應烤箱,除了廚房裡的科學解答,書中還提供許多獨特又充滿想像力的食譜,幫助讀者理解生活中的趣味問題。

(以下內容摘自《泡麵為什麼總是彎的?:136 個廚房裡的科學謎題》,由臉譜文化授權,更多精彩文字請詳見該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無糖巧克力+糖=甜巧克力?

除了含糖量不同, 無糖巧克力、半糖巧克力與甜巧克力有什麼不同?

有的。我們先來看看巧克力的製造過程。在熱帶可可樹的主幹和粗枝上,甜瓜型豆莢裡的種子就是可可豆。人們首先把可可豆從豆莢裡取出,堆成數堆,用葉子覆蓋,讓它們發酵。微生物與酵素進入果肉,殺死胚芽,消除一部分苦味,把灰白色的種子變成淡褐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接著將乾燥的可可豆運到巧克力工廠,進一步烘焙來改進豆子的味道與顏色,將外殼與果肉分離,研磨成粉。研磨的摩擦熱力會溶化可可豆的主要成分──大約 55% 是植物脂肪──通常稱作可可油。研磨的結果就是黏稠褐色的苦味液體,叫作巧克力液;磨碎的固形物浮懸在溶化的脂肪裡。所有巧克力產品都是從這個原料開始的。

巧克力液冷卻凝固之後,就是店裡賣的烘焙用無糖──或稱黑巧克力──巧克力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要求這種無糖巧克力含有 50% 到 58% 的脂肪。

脂肪與固形物可以分離,用不同的比例混合糖及其他成分,來製作數百種不同風味與特性的巧克力。巧克力奇妙之處在於,它的脂肪會在 86°F 至 97°F(30°C 至 36°C)溶化,恰好比人的體溫低一些;所以巧克力在室溫時比較硬而爽脆,但是入口即化,釋出獨特風味,產生柔滑口感。

半糖或苦甜巧克力是加工過的巧克力液、可可油、糖、乳化劑,有時添加香草風味。這種巧克力溶化時比無糖巧克力更像液體,具有絲緞般的光澤,很適合用於蘸浸。店裡銷售塊狀或條狀的半糖巧克力供烹飪用,但因為它可能只含有 35% 的脂肪(糖降低了脂肪的百分比),烹飪特性與含有更多脂肪的無糖巧克力不同。因此,無糖巧克力加糖並不能用來代替食譜裡提到的半糖或苦甜巧克力。更複雜的是,不同品牌之間的差異很大,某些苦甜巧克力比半糖巧克力含有更高的巧克力液對糖的比例。

往更甜的方向移動,有好幾百種至少含有巧克力液 15% 以上的半糖巧克力與甜巧克力。添加牛奶會降低巧克力液的百分比,所以牛奶巧克力含的巧克力液(10% 至 35%),通常少於黑巧克力(30% 至 80%)。牛奶巧克力的味道也沒有黑巧克力那麼苦。美國製造的甜巧克力、半糖巧克力、苦甜巧克力與牛奶巧克力,都必須符合食品藥物管理局設定的成分標準。

混合不同比例的糖及其他成分,便可製作數百種不同風味與特性的巧克力。(攝影/Lisa Fotios;出處/Pexesl)

泡麵的麵條為什麼總是那麼彎呢?

我很喜歡吃泡麵,但我注意到它含有很多鈉和脂肪。脂肪是來自麵條,還是調味包?麵條裡的成分與調味包裡的成分是分別列出的,所以你不難找出答案。鹽(通常很多)是在調味包裡。你可能沒料到麵條含有許多脂肪,令人意外的是,大部分的脂肪都躲在麵條裡。我知道你一向納悶他們是怎麼製造出緊密而完美交織的長方形麵條,我也一樣;以下就是答案。

麵糰首先從一排小孔擠出來,形成並排波浪狀的長條。然後,依照規定長度切割,並且摺疊起來;隨後放在模子裡油炸。這樣可以除去水分,永保彎曲形狀。油炸當然會給麵條添加脂肪,雖然調味包裡可能含有少量的油,但所有脂肪含量幾乎都來自麵條。少數的幾個廠牌是用風乾,而不是油炸;但除非包裝上有清楚標示,否則唯一的分辨方法就是看麵條有沒有包含許多脂肪。稍微計算各大品牌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可以知道,除了熱水之外,一碗麵湯含有17% 至 24% 的脂肪。所以,如果你認為泡麵麵條「只是麵粉」,就該要三思了。

泡麵的麵糰從一開始成形時便是波浪狀的長條。(攝影/Christian Kadluba;出處:flickr)

魚一定有腥味嗎?

人們忍受有腥味的魚,或許是認為魚還能有別的氣味嗎?雖然似乎非常奇怪,但魚不見得一定要聞起來有腥味。剛從水裡撈出來幾個小時,完全新鮮的魚類與貝類幾乎沒有氣味。或許有一點新鮮的「大海氣息」,但是毫無腥味。

海產開始腐敗後,才會出現那種魚腥味。而且魚肉比其他肉類更快開始分解,那種腥味就是來自分解的產物,主要是胺、硫的化合物,以及蛋白質裡面的胺基酸分解放出的化學物碳氫基胺。

在魚肉還沒有變成不可食用之前很久,那些化學物的氣味就相當明顯,所以輕微的魚腥味表示你的鼻子很靈敏,而且魚肉不盡然新鮮,但是不見得就已經腐壞了。胺與碳氫基酸可以被酸抵消(行話:中和),所以魚上桌的時候通常附帶檸檬片。如果你的干貝聞起來有點腥,趕快在下鍋之前用檸檬汁或者醋清洗。魚肉迅速腐壞還有一個原因。大部分魚類都有吞噬其他魚類的不友善惡習,因此魚類具有消化魚肉的酵素。

如果魚類被撈捕之後,因為處理不慎而讓那些酵素從內臟跑出來,酵素就會迅速開始消化魚肉。所以撈捕魚類之後,必須盡快去除內臟。因為天生適應在低溫的海水與溪水中活動,魚身體內部與表面的分解細菌比陸地動物的分解細菌更有效率。為了阻止那些細菌做壞事,我們必須比冷藏溫血動物的肉更迅速、而且用更低溫冷藏魚肉。所以溫度永不高於 32°F(0°C)的冰是漁人最好的朋友。家用冰箱冷藏室的溫度大約是 40°F(4°C)。

魚肉比陸地動物的肉更快分解的第三個原因是,魚肉含有更多的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會比像牛肉之類的飽和脂肪更快變酸發臭(氧化)。脂肪氧化變成氣味難聞的脂肪酸,更加強了魚腥味。

我們聞到的魚腥味其實是水產品分解後的產物。(攝影/Mali Maeder;出處/Pexels)

為什麼白色的肉比紅色的肉更快煮熟?

就像葡萄酒一樣,肉類有白色也有紅色。牛肉是紅肉,魚貝類通常是白肉。鮭魚是紅肉──也可以說是玫瑰色──因為鮭魚會吃粉紅外殼的甲殼類。

在廚房裡面,我們很快就會曉得白色的魚肉遠比紅肉更快煮熟。其中原因當然不只因為顏色,魚肉的天然結構與大部分的飛禽走獸都不同。首先,在水中巡游實在不算是鍛鍊肌肉的運動,至少和疾馳通過原野,或在空氣裡高速飛行相比是如此。因此,魚類的肌肉不如其他動物肌肉那麼阿諾。例如:鮪魚這種比較活躍的魚類擁有比較多的紅色肌肉,含有較多的肌紅蛋白,所以肉的顏色比較深。

更重要的是,魚類肌肉組織基本上與大部分的陸地動物不同。為了高速遠離敵人,魚類需要迅捷、多次短促的高爆發力,而不是陸地動物奔跑所需要的長距離耐力──或者說是某些動物在被人類馴養之前需要的那種耐力。肌肉通常是由纖維構成,魚類肌肉絕大多數是快速收縮纖維。那種纖維比大部分陸地動物的慢速收縮肌肉纖維更短更薄,因此比較容易被咀嚼撕開,也比較容易被烹飪的熱力化學分解。所以我們可以吃生魚片,但生牛肉卻必須剁成韃靼式生牛肉末,人類的臼齒才能夠對付它。

水產品的肌肉組織基本上與大部分的陸地動物不同,前者比較容易被烹飪時的熱力分解。(攝影/Hubert Yu;出處/Flickr)

魚肉比其他動物的肉更嫩的另一個重大原因是,魚生活在基本上無重力的環境裡,所以牠們不需要結締組織──其他動物用來支撐身體各部分對抗重力,附著在骨架上所需要的軟骨、肌腱、韌帶等。所以魚類大部分都是肌肉,很少有軟骨類或很難咀嚼的東西,骨骼則只比簡單的脊椎多一點點。魚類相對缺少結締組織,這意味著相對缺少遇熱會變成可口多汁的骨膠膠質。那是魚類烹煮之後比其他許多肉類乾燥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是,冷血動物不需要很多可以造成多汁感的保溫脂肪。因為那些緣故,烹飪魚肉主要的問題是避免過度加熱。魚肉應該加熱到蛋白質失去半透明性,開始呈不透明;就像蛋白裡面的蛋白質一樣。如果魚肉加熱太久,肌肉纖維收縮會使得魚肉變短變硬;同時,因為失去太多水分,組織變得乾燥──魚肉變得又乾又硬。簡單的規則是:魚的每英寸厚度要加熱八到十分鐘。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