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高達 9 成台灣民眾有頭皮問題,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王綺嫻提醒,應定期頭皮健檢了解自身頭皮類型。如發現異常發炎、脫屑、落髮,應及早就醫檢查,由皮膚專科醫師開立處方治療。
台灣夏季炎熱高溫,問題頭皮患者在流汗後更是難受萬分,根據統計 1,高達 9 成台灣民眾,反映生活在濕熱氣候下,頭皮問題跟著找上門,其中以「頭皮出油」為最大宗,另外還有 4 成民眾指出自身有落髮困擾。
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王綺嫻提醒,頭皮跟身體一樣需要定期健檢,唯有掌握自己的頭皮類型,搭配正確日常護理方式,甚至是察覺毛囊落髮前兆、及時治療,才能擺脫濕熱天氣引發的頭皮危機。
有落髮才就醫 毛囊恐停止生髮
王綺嫻指出,針對頭皮問題,民眾病識感普遍低落,往往等到出現落髮、發炎等明顯症狀後,才前來門診求助,並說明正常毛囊都會在歷經生長期(佔 85%)、退化期(佔 1%)及休止期(佔 14%)的生命週期後,可重新進入生髮循環,其中落髮患者有較多毛囊處於休止期。
髮肌養護人專家高景晨也提醒,日常生活中若對頭皮沒有正確清潔,皮膚表面油脂結合老廢角質和髒污,形成「固態皮脂」堆積在頭皮表層與髮根,僅使用一般洗髮精無法徹底清除,長期下來輕則造成髮型油塌、異味橫生,重則導致搔癢、毛囊發炎等,建議定期檢視頭皮狀況,使用合適的洗髮、護髮產品。
肉眼難檢視 「皮膚鏡」檢視脫屑、紅腫症狀
王綺嫻表示,因頭皮問題來到診間求助的病患,平均每 10 人就有 4 人主訴自己有落髮困擾,且臨床上觀察到出現落髮困擾的病患呈現年輕化趨勢,這時可使用「皮膚鏡」讓病患初步了解自己的頭皮,除了檢視有無異常脫屑、發炎、紅腫症狀,也會分析頭頂的落髮區和枕部髮區,確認頭髮粗細落差以及單一毛囊中的毛髮數量,如頭頂落髮區細髮比例明顯較高,或是個別毛囊僅一根毛髮的比例顯著,即使現階段沒有明顯髮量降低或是頭皮外露,也要小心未來禿頭會找上門。
王綺嫻分享臨床案例,過去就有一名 25 歲男性患者,覺得自己額頭髮際線後移,經過皮膚鏡檢查,確認前額及頭頂部位細髮比例增加,確診為型態禿(俗稱雄性禿)第 3 期,搭配口服藥物及外用生髮藥水治療後,髮量明顯增加。建議民眾主動安排定期頭皮檢測,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否則拖到雄性禿第 5 期之後,出現明顯地中海型落髮,即使搭配藥物治療,恐也難力挽狂瀾。
健康頭皮 3 步驟 把握頭皮問題黃金治療期
夏季是頭皮問題警報期,頭皮出油、搔癢、產生頭氣味,除了造成生理上不適,更可能因為頭皮問題影響社交,造成自信降低甚至產生心理壓力,建議民眾應掌握「看一下、問一下、顧一下」之頭皮照護 3 步驟:
- 「看一下」每年固定頭皮健檢。
- 「問一下」向皮膚專科醫師或頭皮養護師進行諮詢。
- 「顧一下」搭配正確日常保養習慣與適合髮品,改善頭皮問題,重迎自信生活。
因日常保養習慣不當造成的頭皮不適,可透過保養產品替換、清潔頻次調整、頭皮理療服務等進行改善。如檢測後發現異常發炎、脫屑、落髮,頭皮養護師亦會建議民眾及早就醫檢查,由皮膚專科醫師開立處方治療。
另外,良好的日常飲食作息亦不可少,應依個人頭皮狀況攝取充足的對於毛髮生長必要的營養素,如:蛋白質(肉類及豆類)、維生素 C 和維生素 B 群的食物,如芭樂、奇異果、木瓜、彩椒等,另針對造血必需的營養素包括鐵、維生素 B6、B9、B12,則可以選擇豬肝、紫菜、黑芝麻、紅莧菜等食材。搭配日常充足睡眠與正確清潔,以及每年定期為頭皮健檢,讓頭皮與髮絲時刻保持健康,揮別擾人頭皮困擾。
文 / 賴以玲 圖 / 楊紹楚
諮詢專家: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王綺嫻
資料來源:1. juliArt 委託 ETtoday 東森新聞雲執行《頭皮洗護品量化調查研究報告》市調,針對全台 1,080 位民眾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其中在可複選的頭皮困擾問題中,前三名結果分別為頭皮出油 60.3%、髮型扁塌 51.1%、落髮/髮量稀疏 41.3%。
延伸閱讀: